新华网北京10月30日电(记者 贾楠)10月30日是中国希望工程实施20周年纪念日。记者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了解到,20年来,这项以“助农民的后代人人有书读”为宗旨的社会公益事业累计募集捐款逾56.7亿元人民币,被誉为中国规模最大、成效最为显著的社会公益事业。
1989年10月30日,刚成立不久的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宣布:面向海内外募集捐款,设立基金,开展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活动。此项工作被命名为“希望工程”。
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提供的数据,从1980年至1988年,中国未入学的适龄儿童有3700万,仅1989年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儿童就达109万人。
希望工程启动后,通过募集民间捐款,创建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基金,资助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少年儿童重返校园,同时,援建“希望小学”,资助乡村小学改造危旧校舍,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农民的后代有书读、读好书,获得自身发展。
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顾晓今介绍,20年间,希望工程资助了346万余名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继续学业。目前,受到希望工程资助的学生遍及中国国家级贫困县。在已经小学毕业的受助生中,继续中学教育的达75.8%。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涂猛表示,20年来,作为希望工程的发起者和组织者,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始终坚持“助人自助”的核心价值观,始终坚持“助农民的后代人人有书读”的公益理念,动员社会,协助政府,为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提供持续的、多方面的救助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继续学业,提升能力,获得发展。
如今,在希望工程资助下完成学业的孩子中,有的成为企业技术工人,有的回到当地农村担任乡村教师,还有的成为科研人员、高级管理者……希望工程改变了中国许多农村贫困家庭孩子的命运,甚至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
1990年5月19日,中国第一所希望小学在有“将军县”美誉的安徽省金寨县落成。
20年间,在持续的社会捐助下,希望小学以每年760多所的速度递增,上万所贫困地区的农村小学告别危房,希望小学总数达到15940所,其中,80%集中在中国的西部、中部和东北三省。
同时,希望工程还陆续捐建了图书室、数字电影设备、电脑教室、快乐体育园地、快乐音乐教室等教育设施,使农村孩子得以享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希望小学已逐渐成为当地农村社区文化传播的中心。
经过20年的努力,希望工程逐渐获得了这样的社会评价:在中国,希望工程帮助很多农民的后代改变了命运,强化了社会对教育的重视,为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