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日报:建立东亚共同体须满足三大条件

来源:人民网
2009年10月30日16:42
  日本《产经新闻》10月27日发表文章,题目是“没有美国的共同体无法发挥机能”,作者是学习院大学教授井上寿一。作者认为,历史经验表明,要建立东亚共同体,首先中日应建立伙伴关系,协调一致发挥领导力;第二,应持开放的地区主义观点;第三,应坚持政治主导。东亚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直依赖美国经济,所以没有美国是不行的。要保持地区主义与对美协调之间的平衡,东亚共同体不应是单一的共同体,而应是由多个共同体组成的能够发挥多重机能的共同体。文章摘要如下。

  近来围绕东亚共同体的讨论日趋活跃。其实有关东亚共同体的热议并不是第一次出现。近的在2005年,远的在上世纪30年代,都曾出现过类似讨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此前的两次讨论都处在日中关系恶化时期。但此次讨论却是首次伴随着日中关系的修复展开的。由此看来,东亚共同体构想的确朝着实现的方向迈出了第一步。

  但问题仍然很多。正如预想的那样,东亚共同体理论招致了美国的警惕。日本政府内部意见也不统一。究竟要不要美国参加?鸠山首相说“不能(把美国)排除在外”,冈田外相却表示“不会(让美国)加入”。此外二人在“亚洲共同货币”问题上也存在分歧。对于鸠山提出的将创建“亚洲共同货币”作为实现东亚共同体的第一步,冈田持否定态度。

  东亚共同体究竟能否变为现实?需要哪些必要条件呢?下面我们将从上世纪30年代的历史中抽丝剥茧,寻找建立东亚共同体的条件。

  我们把1930年代的东亚协同体与今天的东亚共同体进行比较的理由主要有两个。一是国际政治的类似性。东亚协同体是因为美国主导的世界经济引发恐慌而萌生的地区主义构想。同样,今天的东亚共同体是相对于美国主导的全球主义的地区主义对外构想。二是国内政治的类似性。东亚协同体理论是与当时近卫文麿首相治下的国内新体制联动产生的,而东亚共同体理论也是与鸠山首相领导的后55年体制相辅相成的。

  日中战争期间,推动东亚协同体理论的重要人物名叫蜡山政道。身为东京帝国大学教授的蜡山政道是近卫文麿昭和研究会的重要成员。蜡山强调,东亚协同体并非自给自足或是集体经济体制,而是基于开放的地区主义建立的国际秩序。蜡山倡导的开放的地区主义是以依赖东亚以外的经济(也就是美国经济)为出发点的。

  蜡山的构想最终受挫。这是与中国的战争久拖不决造成的。蜡山为了推翻蒋介石政权、建立“亲日”政府而支持战争。但日中战争的持续造成了日美关系恶化。东亚协同体与对美协调之间的平衡就此打破,从而导致了最终的失败。

  由此看来,东亚共同体成立的条件首先就是要建立日中伙伴关系。不是围绕东亚地区的主导权之争,而是协调一致发挥领导力。为此日中两国都必须建立自己身为亚洲一员的认识。

  第二,东亚共同体必须是从开放的地区主义观点出发的构想。东亚地区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就一直依赖美国经济。既然如此,东亚共同体也就不能把美国排除在外。那么,该如何保持地区主义与对美协调之间的平衡呢?东亚共同体不应该是单一的共同体,而是由多个共同体组成的能够发挥多重机能的共同体。

  第三,政治主导。东亚共同体并非基于经济合理性而自发形成的组织,日本当年对于东亚协同体的追求则是出于近卫个人的意思。同样,东亚共同体没有政治的主导也是实现不了的。

  目前要满足这三个条件并不容易。但在国际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的背景下,要想提高日本的国际影响力就绕不开地区主义问题。如何把作为长期目标的东亚共同体变为现实,如何分阶段实施政策,都将考验鸠山外交的真本事。(刘瑞常)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赵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