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大”起来: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巡礼
来源:
新华网
2009年10月31日22:22
新华网南京10月31日电(记者吴晶 凌军辉)在赫兹电子研究所、曲格平能源研究所、哥白尼天文研究所等一系列以中外科学家命名的教室中,小学生们正在老师的帮助下开展小实验,学习物体的导电、不同材料的保温性能、天体的运行规律等自然科学知识。出于浓厚兴趣的激发,孩子们的兴致特别高昂,对老师的提问一个接着一个。
这是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期间,记者在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看到的情景。在素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学校开发了“娃娃科学院”“娃娃合唱团”“娃娃电视台”等校本课程,一系列儿童喜闻乐见的学习内容正在改变孩子对学校的认识。
事实上,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展情况只是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果初见成效的一个细微缩影。自2001年9月率先在全国38个县(区)开展以来,这项改革已在义务教育阶段全线铺开,在高中阶段推广至全国25个省(区、市)。正如新基础研究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所说:这场改革搅动了基础教育长期以来的稳态,广大中小学校正在发生着悄然无声而又积极本质的变化。
课堂改革:打破师生间的“玻璃墙”
“老师,我说!”“老师,我知道!”……在这堂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一年级(1)班的语文课《水果超市》上,教师每在黑板上贴出一个水果的名称,孩子们就争先恐后地举起手,希望能到讲台上教其他人读这个词语。
在前半节课中,通过邀请同学摸、闻、猜等多种形式,教师用布袋包着的柚子始终吸引着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注意力;在后半节课中,教师又让全班48个孩子分成12个小组,用各自提前准备的水果名词卡片进行小组竞猜,并向全班推选领读者。
“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完成预习、讨论、答问等环节,还要学会与人合作、表达不同意见。”北京东路小学校长孙双金说。
教育部基础二司巡视员朱慕菊说,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这三种课程改革要求的学习方式深刻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行为,推动着整个教学文化的变革。
45分钟的课程,对于刚刚脱离幼儿园生活不到2个月的小学新生来说,并未显得漫长或乏味。相反,由于教师采用点名邀请、纪律奖励等多种形式,孩子们始终保持着跃跃欲试的参与状态,对问题的反应敏捷而热烈。
人大附中副校长沈献章说,课堂改革是课程改革的核心,教材改了,课程改革,归根到底是落实到课堂上,是如何在有效的40或45分钟时间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课程改革首要关注的就是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兴趣和热情,这是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前提。”朱慕菊说,“我们要求教师必须告别过去那种话剧独白的授课模式,打破师生间的"玻璃墙",建立互动、合作式的教学模式,努力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激发每个孩子的创造力,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采取的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改革正在丰富着学生的课堂体验。一位来自西部省份的学校代表说,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孩子们从过去的“爱低头、总脸红”变成了现在的“爱提问,想发言”。这表明教学模式的改革不仅改变了教师的角色,也改变了学生的自我认识,学生在学习中变得主动了,教学相长的学习效果也日益明显。
重庆綦江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王前元说,农村教育更需要课程改革。课改前,綦江县高中招生困难,全县8000多名教师每年有200名转岗或流失;如今,不仅高中入读率从6年前的47%增加到现在的90%以上,教师也在新课程的探究中找到工作的激情,流失率大幅降低。
课程改革:放大同学们的知识库
在学校的宣传栏上,严肃的学术讲座通知与时尚的舞会海报并存;在数十个学生社团中,街舞社、社区服务联络协会、倡导哲学思考的“苇思社”等并存;在学生的课表上,多达120个模块的国家选修课程以及生活成长、才艺特长、学科竞赛、国际视野和社团活动等5个系列近百种校本课程和校园活动并存……这就是倡导“人的教育”的广东省深圳中学的课程改革“路线图”。
不少出席会议的代表也坦言,我国地域辽阔、区域发展不平衡、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决定了教育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农村地区经济落后或城镇化加速导致的一些地方教师缺编、素质较低的现象,一些学校固守升学率、不愿或不敢推进课改的情况,以及一些地方政府缺乏远见、不重视教育投入等问题,仍然阻碍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存在流于形式、形大于神的倾向。
陈小娅强调,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只有真正推进改革,素质教育才能取得实质性成果;基础教育必须注重软件建设,鼓励特色发展,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要求,成为人民满意的教育。
深圳中学校长王铮说,多样化的选择是引导学生全方位认识自己、真实勇敢地对自己负责、自主规划和管理自己的绝好教育契机。通过选择,学生可以摆脱原有的依赖性和被动性,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人。
在我国各地中小学,选择性、研究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改革正在逐步推进,灵活多样的学时分配体系正在形成。
朱慕菊说,我们正在改变过于单一、只重学科的课程结构,并在逐步构建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协调统一的课程体系。课改前后,义务教育阶段的总课时减少了380个课时,其中小学的数学课减少了146个课时,而体育课却增加了156课时;高中必修课减少了347个课时,又相应增加了410个选修课时,学生需要参加研究性课程,从中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创新精神,还需要参与社区服务,从中领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005年4月,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毕业生顾雯在赴中国海洋大学参加自主招生考试时,因为向门卫鞠躬道谢的无意之举,在百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正是母校始终坚持的社会实践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她。
帮助老人、列车服务、文化考察、植树造林、爱心捐助、读书征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从单纯的书本世界走进社会“大课堂”,不仅社会适应能力大大提高,社会责任感也逐步增强。
但是,课程改革也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自2001年以来,教育部开展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培训,为近千万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和100多万的高中教师提供了不低于40学时的培训。近日还开展了大规模的网络全员互动式培训。各地也普遍建立了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鼓励教师在自己岗位上针对改革出现的问题开展研究,邀请高校专家给予指导。
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史宁中指出,教师队伍建设必须从职后培训改为职前培训,在师范教育的全过程中贯彻课程改革的要求和目标。
评价改革:打破应试教育的坚冰
在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有一份报纸在全校师生中炙手可热——这是以班级为单位,由同学们自行编写的《综合素质月报》。这份报纸上面,“感动人物”“纪律统计”“班级特色”“批评与自我批评”“七嘴八舌”“学法交流”等栏目,展示着学生们的学习和成长心得,已成为学校和教师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我们希望形成一种重在平时、重在能力、重在自评、重在反思的综合评价机制,着重考察学生的道德品质、公民素质、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6个方面的能力。”十三中校长王军说。
朱慕菊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在考试和评价制度的改革方面取得一些实质性突破:在推进综合素质评价方面进行了重大探索,使评价的焦点从仅仅关注分数转向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学校要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学生的全程发展得到关注,教师和学校管理的职责也进一步被强化。
“我们要改变评价过于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使之成为教育的过程和手段。”她说,“通过评价,学生可以发展对自我的认识,教师可以增加对学生需求的了解,给予学生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从今年起,山东开始尝试将综合素质评价与高校招生录取进行实质性挂钩。山东临沂师范学院12名学生因为综合素质评价档案记载的学习经历和成果不符合相关专业学习要求而被退档,引起了社会对评价制度改革的强烈关注。
对于这项涉及2亿多中小学生和家庭的改革而言,评价制度无疑是最敏感、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在高考仍是现有国情下最公正的人才选拔制度面前,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素质评价改革正如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所说:“尽管刚刚起步,但是在破冰。”
上网从搜狗开始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