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要求央企备案各项对外捐赠
提醒央企在海外并购要学会用“巧实力”
汪时锋
昨天上午,国资委首次召集旗下的135家中央企业在北京召开了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工作会议。在海外如何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成为了会议最为热门的话题。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对中央企业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在中国中央企业海外并购逐渐出航之际,国务院国资委希望旗下的央企尽快装备好企业社会责任的“战略武器”。
提高社会责任能力
学会运用“巧实力”
“走出去”的中央企业越来越多。截至2008年底,已有117家中央企业对外开展了直接投资活动。在全球127个国家(地区)共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1791家。特别在今年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处于深度危机后,由中央企业带队完成的海外并购案例层出不穷。上半年,几乎是平均每月一则央企海外并购的案例。
但也因为海外并购的增加,投资所在国、国际组织对中国中央企业的海外并购行为越来越关注。国外对央企海外并购的质疑和评论的增加,形成了强大压力,使得部分收购活动在进行中往往一波三折。
对此,主抓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的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还提示中央企业在海外要运用“巧实力”,这是国资委第一次提出上述看法。在国资委看来,央企在海外业务中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不仅要继续提高,而且要广为传播。“要妥善回应各类国际组织、媒体和学术机构的关注,做好沟通工作,掌握主动权,发挥巧实力,增强影响力。”
黄淑和还要求,“要积极研究和参与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制定,力争取得一定的话语权。”
黄淑和在会上建议:“尤其是建筑施工、资源开发、劳动密集型等行业‘走出去’的中央企业,要加强与所在国利益相关方和社会各方面的沟通,具备条件的企业要发布本企业在业务所在国家和地区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报告。”
社会责任要规范
对外捐赠严格备案
对中央企业已经在国内实施的企业社会责任工作,如何正确规范企业实施也是国资委当前需要解决的重大命题。
当前,金融危机给全球带来的冲击尚未结束,世界经济复苏仍不稳固,全球气候变暖和低碳经济发展对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挑战,给企业可持续战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各界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呼声越来越高。但黄淑和直言,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工作发展还不平衡,还存在不少差距。
中央企业都将起草社会责任报告作为工作的主要抓手,但国资委希望企业能突破报告发布而能真正形成内外统一的沟通平台,增加社会责任的指标统计体系和工作评价体系,真正将企业社会责任建立成管理体系。
黄淑和对报告编制提出了两点要求,即客观性和实效性,不能一味地谈成绩。“要把履行社会责任的成绩说透,也要披露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既要报喜,也要报忧,实事求是,为以后的持续改进增加压力和动力。”黄淑和说。
对于企业社会责任工作中还存在的其他问题,国资委还准备一一规范。
未来,企业捐赠和社会公益活动支出要纳入公司预算,和其他预算一起,由董事会讨论决定。任何一笔捐赠,都要做好可行性论证,使公益活动真正起到效果。要制定和完善决策程序和规则,坚持公开透明。黄淑和表示,今后中央企业的各项对外捐赠都要在国资委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