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获救孩子讲述传销噩梦:软硬兼施忽悠年轻人入网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9年11月06日13:14
  传销分子软硬兼施、心理控制,用虚拟经济创造财富等新概念“忽悠”年轻人入网

  本报(南方日报)自10月23日推出《13孩子疑陷传销窝茂名失踪》后,持续推出的动态和专题报道业已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引发全社会关注。失儿事件经过本报报道,成为当地执法部门加大力度打击传销的契机。然而,“这次打击了,孩子有救了,以后还会有更多孩子陷入不幸吗?”连日来,网友在关注事件进展的同时,也不禁追问。

  昨日,本报邀请家长、获救的孩子和专家做客南方报网,回顾经历,分享体验,交流看法,探讨应如何建立防止传销蔓延的长效机制。

  受害学生回忆

  “他们逼着我,让我感觉好像不受控制了”

  黑幕总让陌生者好奇。在昨日的报网互动中,网友们急切提出了连串追问,“你在里面有没有受到威胁?里面可怕吗?他们怎么对你的?”他们想通过亲历者了解传销华丽面纱下的险恶真相。

  被救出的漆娟娟等孩子的遭遇,网友最为关切。漆娟娟说,她抵茂名后,就来到一个简陋的出租屋。上线就以帮忙充电为由把她手机收起,把漆娟娟关在房子里。“天天上课洗脑,吃的东西只有菜叶,一片肉都没有。”

  漆娟娟每天被迫回忆同学等同龄人的性格,发展潜力,给朋友打电话的时候是拿稿子念,有人在旁监听。“我不想做,就被骂没志气,没理想。让我打电话向家里要钱,我拒绝,他们又说家人都劝不到,怎么成才。”漆娟娟很抗拒,甚至一度哭着跪着求他们“放过家人”,“但他们逼着我,后来我感觉好像不受控制了,有点迷糊了。”

  “每次通话,我只能尝试用异常的方式暗示我身处险境。———说话特别大声;跟明知我爸不买保险的同学说,打电话给我爸买保险;跟老师说自己不停地发抖……”但听电话者都没有觉察,这让漆娟娟一度产生插翅难飞的绝望之感。

  “十几年前,茂名的传销就颇猖獗,现在有所好转了”,原本受邀前来座谈的央视经济半小时记者,因工作繁忙未能来到。他6年前曾在茂名卧底揭露传销黑幕,这次也与本报记者随行采访。他事后告诉记者,“茂名的传销模式跟6年前并没有多大区别”,“禁锢洗脑,集中讲课,销售的都是一套西装等简单产品,娱乐就是聚在一起唱歌,过了一段时间就向你要钱”,只不过“以前一个窝点人数比现在还多,动辄两三百人”。

  网友追问

  孩子为什么会深陷其中?

  似乎矛盾的现实却是,尽管媒体、宣传资料披露的传销都触目惊心,仍然有人前赴后继加入到传销队伍的行列。“传销为什么能蛊惑人心?如果已经身陷传销组织,针对这些控制行为,可以采取什么样的办法摆脱?”也引起了网友们的好奇。

  -对话节选

  漆娟娟:

  传销组织是抓住人的心理,刚开始你进来的时候,把你的资料都填好,然后带你出去玩,真正了解你这个人,从而攻破你的心理防线。如果要逃出的话,就要像一个傻子一样,不理不睬,哪怕不吃不喝,坚持要走,坚决一点。

  李伯侨:

  传销分子很懂国家政策,说的天花乱坠,如果稍微不清醒,很容易就被迷惑了。

  现在传销的手法越来越更新。他会给你灌输一些新的概念。比如这个虚拟经济怎么创造财富,听起来又合法又合理,这样很多年轻人又陷进去了。

  -花絮帅哥寻女友最感动网友

  长久的反传销之策或许仍要持续探讨,情感的熏陶感召或许也不失为好方法。令网友、家长们感到欣慰的是,随着舆论监督的介入,当地迅速行动及时反应,孩子一个个被救出,人间真情在互动中感染。

  在昨日的报网互动中,帅哥郑飞成为网友和主持人的聚光点。不仅是因为外形,更因为他与其他家长不同,他寻找的是自己的女朋友。

  网友“同样遭遇的人”“问一下郑飞,其他都是父母来找孩子,为什么你来找女朋友?你没有放弃过吗?祝福你们!”

  郑飞与女友相识于技校,当时还是开朗的他主动追求这个文静的女孩。对于自己的执着,郑飞淡然答道,“没有想过放弃,因为我女朋友比较特殊一点,她是单亲家庭。我跟其他的家长在一起,我感觉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我们聚集在一起,没有找到人,我是不会放弃的。”

  寻亲者的情义之举,深深印在网友和读者的脑海中。

  南方日报记者谢庆裕

  实习生柳远高巍

  “第一个是钱,利,这个现实社会,都想自己多赚点钱。”漆娟娟点出了许多传销者入行的原始动机。漆娟娟当时陷入这个传销点是因为同学的原因,他说茂名有一个行政助理的职位,月薪是2000元,转正之后是2500元。“当时我在家里正愁没工作,所以我想都没有想就买票过来了。”

  此观点也得到暨南大学法学教授、中国经济法协会理事李伯侨教授的认同,经济利益的驱动,让很多人被吸引进去,“当初许下的承诺是很大的,作为一个刚刚涉世不深的孩子,这是一种很大的诱惑。”

  根据一些传销笔记的显示,传销组织喜欢向不安于现状,有野心,想发财;怀才不遇,极力寻求机会的人下手,刚毕业的学生、打工仔、亲人……被作为最适合发展的人群。

  这就不难解释,为何漆娟娟所说,她所在的传销窝点里不乏高学历的,因为对工作不满,“一直很自卑,却在传销组织里面找到自信了。”

  但也有人并非为钱和提高自信而误入歧途的。记者在昨日的访谈中提到采访过的一位父母离婚的四川女孩,她没人管,没有亲人,南下打工低薪又辛苦。“在传销窝里有人陪着聊天,三餐能吃饱,也不愿走了。”

  “如果说赚钱、不满工作现状进入传销,凸现了就业、生存压力的话,那么后者,也要引起有关部门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有网友这样认为。

  透视困局

  地域管辖、处罚太轻导致打而不绝

  人手不足,打击惩处时有制度限制,传销定罪取证难,出租屋治理等需要多部门难协调等困局……对本报此前报道已经剖析过的种种现实阻力,不少网友表示认同。

  在昨日的座谈中,令李伯侨教授感触最深的却是打传工作中面临的地域管辖障碍———传销这种组织,隐秘性非常强。因为它隔绝了通信,禁止了人身自由。所以找线索非常难,它的流动性也很强,一旦风吹草动,马上就搬地点了。

  “比如说一个传销组织在茂名,听说公安局已经关注它了,它就马上跑到湛江,茂名的也许就不管了,这里有一个地域管辖的问题。这样就麻烦了,又要重新做侦查。”

  传销者如此狡猾,在网友的留言中,不乏呼吁重罚传销分子特别是传销头目的呼声。

  广西网友表示,“我也认为主要是处罚太轻,查处了对于一般人员只是遣散而已,但很多人已经着魔了,散了以后又会重新聚在一起,如此循环,所以总是打不掉。”

  李伯侨也深表赞同。对于传销组织的头脑惩罚力度不大,传销组织的头脑判刑的不多,判了的也判得轻一些,“跟他的经济利益相比,他愿意被判几年,也去干传销。就是罚的不够,没有把经济根源断绝。”

  “传销分子有是一种心态,今天能活就活,一旦活过来就十年不用干活了。各种原因最主要是因为有经济利益,而且很多人都是年轻人,就算在监狱里面待几年也没有关系。如果在里面待十年,他们就会考虑一下了。”李伯侨总结道。

  编后语

  本报打击传销报道彰显媒体社会责任

  “感恩南方,帮我回家”,从最初彷徨无助时,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致电本报,到大半个月后,家长们翻看着本报报道,挽着儿女的臂膀欣喜回家……这一切都证明,如传销般虚假伪善,终会在真情厚义前灰飞烟灭。

  正如本报副总编辑黄常开接受家长锦旗时所说:“这种事情是我们应该做的,媒体有社会责任,我们会一如既往的关注陷入传销陷井的孩子,我们还会继续不牺版面、篇幅继续报道!” (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黄珊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