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家庭教育问题及其对策

来源:人民网
2009年11月07日14:49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日益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中国社会市场取向改革取得突出进展,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道路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提高到3000美元的时期,一般都既是一个国家的黄金发展期,也是一个国家各种社会矛盾的凸显期。这些变革和矛盾无不对整个教育工作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努力实现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统筹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教师、学生、家长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积极探索如何破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家庭教育难题的有效对策始终是每一位教师和家长极为关注的课题。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家庭教育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

  1.对孩子普遍存在过高的期望值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中国特色家庭教育的核心价值理念,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家长们由于历史的原因,常常把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种种“缺憾”,用最美好的“愿望”包装起来寄托甚至强加在自己孩子的身上,许多家长因为自己从小就没有机会读好书、上大学,于是这种补偿心理拼命地要让孩子得到补偿,想让他们“出人头地”,让孩子去达到当年自己没有达到的目标,实现自己所没有实现的愿望。因而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过高。

  许多父母都会讲同样的话:“孩子,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一些家长也在这种影响之下,把家庭教育等同于家庭智力教育,忽视孩子人格品质的养成教育。智力教育固然重要,但这只是教育的一个部分。片面的教育质量观、急功近利的教育价值观严重制约和支配家庭教育的健康发展。具体表现在:

  分数第一,成绩至上。

  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家长最棘手的问题。孩子功课的分数高低是家长最关心的话题。“学”而优则“奖”,已成为许多家长鼓励子女学习的常用手段,“分数第一,成绩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标。为了让孩子能够专心致志地学习;多数家长不愿让孩子干家务活,是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家长包办代替了孩子的家务劳动,一是心疼孩子,不肯过早地把责任加在孩子身上;二是怕“杂活”影响孩子的学习。有很多家长要在孩子身边看着孩子学习,当孩子考出好成绩时,就高兴,家里便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当孩子考不好时,家长会把孩子狠狠的教训一顿,几天不带一点笑容。

  舍得投资,不惜血本。

  不少家长为孩子请家庭教师,参加课外有偿补课,经济条件较宽裕的想方设法让孩子学到更多的东西,买教辅书、或者亲自辅导,有很多家长期望自己的孩子进特长班,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一切为了孩子的分数。除了叮嘱孩子学好,课余时间又陪孩子去参加作文班、书法班、英语班、美术班、音乐班、舞蹈班……在家长的心目中,这完全是一种“责任”。

  重视智育,重视考试学科,忽视全面发展

  怎么考决定着怎么教和怎么学。中考和高考的指挥棒,不仅主导着学校教育,同时还影响和支配家庭教育。在教育实践中,学校一直强调和重视学生在逻辑—数学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为基础的各考试学科发展。家庭教育也围绕考试转,但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更不等于人的全面发展。

  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发展学家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即每个人都至少具备语言智力、数理逻辑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身体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认知智力、自然观察智力、存在智力等9种)。其基本性质是多元的--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其基本结构也是多元的--各种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而现代社会是需要各种人才的时代,这就要求教育必须促进每个人各种智力的全面发展,让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张扬。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上述九种基本智力,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教育的起点不在于一个人有多么聪明,而在于怎样变得更聪明,在哪些方面变得更聪明。根据加德纳的理论,家庭在发展孩子各方面智能的同时,必须留意孩子只会在某一、两方面的智能特别突出;而当孩子未能在其他方面追上进度时,不要让孩子因此而受到责罚。

  2.让孩子生存在过度溺爱和呵护之中

  一个孩子周边很多有6位大人(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来担当“仆人”,提供热情周到、关怀备至全方位的服务,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失去了最起码的生活自理锻炼机会,由于得到过多的关心,反而养成了不会关心别人的人格缺陷。调查显示,有大多数的家长在培育孩子上不惜代价,孩子要什么就给买什么。每月给孩子的零花钱数目也有所增加,有的家长到上档次的宾馆为孩子举行“生日宴会”。为了让孩子吃好穿好,不让他们参加任何家庭劳动,多数学生不会洗衣服,不会做饭,更有甚者,为了孩子能“讲卫生”代孩子洗这洗那,这种爱是对孩子的成长的一种不负责任做法,让孩子失去了获得动手能力的机会。中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教育阶段正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至关重要的时期,家长无微不至的关爱和越俎代庖,不仅造就了任性,懒惰,自我中心的性格,而且会耽误孩子动手能力的发展,形成奢侈浪费的作风。要舍得让孩子吃苦,要以日常生活的实践锻炼为主,严格要求,要相信孩子的能力,要允许孩子出错,要尊重孩子的劳动和实践的成果,注重孩子年龄特点,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特点。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责任编辑:李孟漪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