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 法制日报

健康讲座实为推销保健品 药效被夸大养老钱打水漂 老年人频频掉入保健品陷阱

来源:法制日报
2009年11月09日08:39
  法眼看社会

  本报记者 潘从武 本报通讯员 瞿学江

  现今,随着人们健康保健意识的增强,五花八门的保健品层出不穷,保健品市场鱼龙混杂,各商家的推销手段更是千奇百怪,可谓遍地陷阱。许多邀请“专家”进行的“健康讲座”,实则就是为了推销“包治百病”的保健品。近年来,类似这样的骗局更是纷纷瞄准老年人,让很多老年人口袋里的养老钱打了水漂。

  有关部门统计显示,我国每年保健品的销售额约为2000亿元人民币,其中老年人消费占了50%以上;有70%以上的保健食品存在虚假宣传、夸大功效的现象。尽管老年人高价购买保健品上当受骗的例子屡见不鲜,但这仍然阻止不了他们购买保健品的热情。

  难以抵挡的花言巧语

  近日,家住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的邵大妈给记者讲述了她被拉入“迷魂阵”的经历。

  去年3月,邵大妈居住的小区门口张贴了一个通知:在社区举办免费体检活动。当天,邵大妈和几个邻居来到社区,在经过一系列项目检查后,她被告知患有胃病、气血不足等症状,工作人员留下了她的家庭地址和联系电话。

  10天后,邵大妈接到电话通知,该体检单位将于周末在银川市西夏区火车站附近的一个宾馆举办保健讲座,参加者有小礼品赠送。退休后无事的邵大妈抱着转转的心态,周末起个大早来到宾馆。而在子女的多番提醒下,心存警惕的邵大妈并没有带钱。但是中午回到家,邵大妈却提回来10盒共计1200元的保健药品。

  据邵大妈介绍,讲座开始,工作人员先给每个老人发放了简易扇子、饮料等小礼品,然后从多方面讲述保健常识。最后一小时,工作人员则主要介绍一种可以治疗胃病、心脏病,可补气、补血的保健品。然后,就是很多患者的现场证明和“免费试用一个月、无效退货”的承诺。一直深受失眠困扰的邵大妈被“花言巧语”迷惑了,当即购买了一个大疗程即半年的保健品。

  一个星期后,两名女营销员上门收款,邵大妈随即提出,吃了几天药感觉没有很大疗效。两名营销员轮流解释道:“这个药要按时吃,一个多月后就起作用了。”“我们是全国连锁,有信誉保证。”在两人信誓旦旦的保证下,邵大妈一次性付清1200元。但是坚持服用了3个月后,邵大妈的病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更加严重,此时,意识到受骗的邵大妈将剩下的药全部扔了。

  上当的为何总是老年人

  老年人为何频频被“免费讲座”欺骗,近日记者就此在银川市相关部门进行了采访。

  银川市药监局稽查队王队长说,根据人体生理发展,到了老年,人或多或少都会得一些如糖尿病、风湿、类风湿、高血压等医院短时间内难以治愈的慢性疾病。但从目前的医学角度讲,大部分病症只能控制,还没有根治的好办法。由于老年人长期忍受疾病的困扰,见到免费医疗和知识讲座等活动,就会病急乱投医。而一些心怀不轨的骗子们正是利用老年人求健康心切的心理,夸大疗效,诱惑其花高价钱购买没有任何效果的“药品”、“保健品”。

  王队长分析说,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有几个方面的心理特点。首先,从认知能力来说,老年人接受信息时,往往缺乏批判精神。通常是别人说什么就相信什么,特别是来自“权威专家”的声音。因此,保健食品销售商往往会“拉大旗,作虎皮”,请一些所谓的专家大谈特谈所谓的“国际领先理论”、“高科技产品”。其次,老年人的信息处理能力比较弱,一些保健食品销售商正是抓住了这一弱点,对他们进行信息轰炸。“专家”们往往会讲一些让老年人不大懂也弄不明白的专业知识,片面夸大一些疾病的危害,让老年人觉得不马上买药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第三,老年人自尊心比较强,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许。有的老年人觉得,自己参加了销售商组织的活动,享受了别人提供的服务,不买一些回家,心里过意不去。于是,一些销售商就利用小恩小惠的方式拉拢老年人。

  王队长提醒,老年人在医院外购买药品或保健品时,要注意查看上面的批准文号,并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网站核查真伪,谨防上当受骗。

  擦亮眼睛看骗子伎俩

  “其实他们的伎俩翻来覆去就那几套,但还是有很多老年人屡屡上当受骗。”银川市卫生监督所稽查科科长韩晓农颇为无奈地说。

  他介绍了销售商行骗的一般步骤:

  大多数老年人是通过一次讲座或者免费体检开始与保健品结缘的。每次活动之前,销售方先是在早市、公园、小区等老年人聚集场所散发印有“专家讲座”或“免费义诊”的传单,并会强调只要参加活动就有礼品赠送,以此来拉拢人气。很多老年人为了得到赠送的小礼品或试用品,会很情愿地穿梭于各种推销场所。

  活动现场一般都是销售方租用的中低档宾馆或体育馆、文化宫等。在现场,不仅有“专家学者”的讲授,销售方还常常雇用几位当地的老年人当“托儿”,在促销讲座上现身说法,把产品的功效说得神乎其神,这些“托儿”还会带头购买几个疗程的产品,造出机不可失的气氛,使从众心理强的老人上当。

  结束后,销售人员会一对一地与有购买意向的老年人进行沟通,这时有许多老人在心理上就会较容易接受销售人员的“热情推荐”,一些老人会当场掏钱买下保健品。有些老人如果没有带钱,销售人员还会亲自陪老人回家取钱。

  老年人在使用后往往发现所购保健品并未显示销售人员鼓吹的“奇效”,有的甚至适得其反。事后与厂家联系时,事先留下的电话已无人接听,公司地址更是无处可寻。

  韩晓农介绍,近几年,银川市卫生监管部门加大了对保健品虚假宣传的打击力度,每年都查处十几起案件。在这种高压态势下,销售人员改变了原先现推销现销售的方式,现场不准备产品,而是对锁定的目标,在现场记下其联系方式,会后,再上门推销产品。而且他们往往会“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给查处造成很大困难。韩晓农表示,今后,他们将进一步加大对这种行为的打击力度。市民如果发现有通过“义诊”、“开讲座”、“赠药”等方式销售药品或者推销保健品的行为,应及时举报。

  宾馆何时不再成“帮凶”

  为“骗子们”提供销售场所的单位是否应该承担责任?

  “很多时候,承租方不会告知参会人开会的内容,即便去询问,承租方也不愿意透露。我们只要做好服务,等对方结清费用即可。”曾为不法商贩提供过场地的银川市一家饭店的陈经理说。

  记者在对银川市其他酒店和宾馆调查时了解到,除了极少数酒店宾馆要求承租方携带工商、卫生部门审批的相关手续外,很多饭店、宾馆工作人员都表示,只要没有危险物品,看好场地后缴纳订金便可租用。银川市工商局工作人员柴文表示,对于在展览馆、电影院等大型公共场所召开的产品促销会,销售商必须带上营业执照、产品质量报告等相关产品资料,到工商部门备案,只有得到批准许可后才能租用。推销保健品的商贩,都以举行会议的名义租用宾馆会议厅,工商部门又对普通会议无权监管,才使不法商贩躲过了工商部门的监管。

  银川市卫生监督所稽查科负责人说,目前还没有法律规定,提供场所的宾馆酒店是否应该担责,他们能做的也只有向各宾馆酒店发出通知,要求其尽量配合,不要为销售“假药”的不法商家提供场所。

  有业内人士分析说,老年人容易掉入保健品陷阱,相关部门监管不力也是一个原因。为使老人的养老钱不再掉入保健品陷阱,有关部门要肩负起监督、监管职责,对那些靠夸大其词、虚假宣传促销牟利的不法商家依法严惩。唯有如此,才会使这些害人不浅的“保健品推销骗局”最终销声匿迹,才会真正维护广大老年人的健康权益。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