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校友会筹委会已联系上在本地生活的80多名校友。
中新网11月10日电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作为“孙逸仙的学子们”,刘逸与中国任何名校毕业生一样,或多或少都在乎着自己的背景。这名1999年毕业自广州中山大学的年轻人,在2007年来新加坡攻读地理学博士。去年,他在本地遇到念哲学系的师姐,此后,又遇到更多中山大学校友。随着越来越多校友的聚集,他们正筹备成立中大在海外的第41个校友会,把失去联系的校友们,重新建立起来。
1999年毕业自广州中山大学的刘逸(29岁)在2007年来到新加坡,攻读地理学博士。那时,他曾搜寻中山大学校友在新加坡的信息,不过结果让他很失望,新加坡没有中大校友会。
但是,这名曾经的校园风云人物——辩论队主力、校际歌唱大赛冠军、社团领导、“校草”——依旧改不了活跃的本性。2008年,他担当了“新加坡中国留学生春节联欢晚会”的主持,邂逅了1974年入学的哲学系师姐,此后,又遇到了更多的中山大学校友,从淡马锡生命科学研究院的主任研究员,到星展银行的高级副总裁;他们聚会的规模,从20人、40人直至50人,甚至更多。
“十字校训”谨记在心 作为“孙逸仙的学子们”,刘逸他们与中国任何名校毕业生一样,或多或少都在乎着自己的背景。刘逸说:“你知道的,中山先生在海外享有盛誉,我们作为他的学子,自然也沾光了。新加坡有一个孙中山纪念馆——晚晴园,每年都有很多知名人士去拜访。”
他说:“我们总能脱口而出中山先生的"十字校训"。”这是他们共有的身份印记和历史认同。“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中大的十字校训语出儒家经典《礼记·中庸》,引领了80多年来浓厚的学术氛围。
自2000年后,中山大学稳居中国大学排行榜前十名的地位,也赢得了新加坡教育部吸引留学生的SM计划的认可,成为每年为新加坡国立大学与南洋理工大学输送20~30名奖学金得主的生源校;而通过各种机会来新学习与工作的校友,更为数不少。
新加坡最年长的中大校友 有80多岁高龄 随着越来越多校友的聚集,几名中大毕业生对校友会的成立,更加胸有成竹。他们已经打听到,在新加坡,最年长的校友有80多岁高龄。所以,他们正琢磨着把失去联系的校友们,重新建立起来。
刘逸说:“我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让已经在这里扎根的校友们,能跟我们一起团聚起来,增加一些归属感和温暖,也让我们和后来人能更好地融进新加坡。当然,我们要自己争气,让新加坡认可我们,而不是等着别人来帮忙。”
看着其他中国高校校友会的兴盛,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等,刘逸与他的同伴们看到了希望,也获取了许多经验。
“硕博军团”探索如何建立社团 经过大半年的摸索,对本地社团、国际校友会网络等更加熟悉,他们已经有了80多人的规模,不过,主要是80后的为主。刘逸坦言,他们非常期待着德高望重的校友的出现,“没有他们,校友会是不完整的。”
这群“硕博军团”一步步探索着社团的建立流程,也善用他们当中的专业人才。由一名法学博士起草的章程,详细规定了财务条例、管理层选举、会费缴纳制度等等;还有属于他们这一代的博客、Facebook、网页等等,也统统在筹划范围内。
不过,仔细研究过新加坡的社团条例后,刘逸感慨道,建立和维护校友会并非易事。“我们正在考虑成立大会不要设晚餐……这样可以节省很多工作量和经费……随便登一个报纸广告,都要大约2000元。”
相比起第一代的留新校友,他们年纪轻轻,已经不局限于象牙塔,有“闲情逸致”组织社团。通过他们的牵头,把那些已在社会有所成就的校友聚集起来。
中山大学在海外有40个校友会 今年正值中大85周年校庆,该校副校长李萍教授于今年8月底来新,协助校友会的成立。李萍说:“中山大学在海外有40个校友会,近万名会员。有相当的海外校友会,不仅成为凝聚广大校友的纽带,而且成为了当地联系华人的重要平台。校友会的成立与每一位学子的个人发展可以相辅相成。中山大学新加坡校友会,成为中大在海外的第41个校友会,是指日可待的。”
中大校友刘小清也非常期盼校友会的成立。“我们共同来自幽雅美丽、学风严谨的康乐园(中山大学主校区),甚至也许曾奋笔疾书于同一张书桌;也许你从图书馆所借得的文献,正是我当年归还的那本;也许我们的旧宿舍到你们用时,已装修一新。”
说到这里,他笑说:“前几年我带妻子和儿子悄悄地回过中大,去住黑石屋(中山大学著名校内景点与公寓),去寻找陈寅恪的房子,还有他散步思考时可能经过的小路。”
孙逸仙先生与南洋,中山大学与新加坡。历史与当下,奇妙地联系在了一起。
水稻博士、金融专家 中大精英在新加坡发挥所长 中山大学校友尹中朝博士(43岁)——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附属机构——淡马锡生命科学研究院分子植物病理学实验室主任研究员,回顾自己在本地十多年的经历,坦承说:“认可并非理所当然。”
尹中朝1997年来新,目前是新加坡公民,研究水稻。“当时,中国的生命科学研究水平与今天不能同日而语,外界对我们也持观望态度。”
尹中朝分别在安徽大学、中山大学和复旦大学,完成了从本科到博士的学术积累。一个偶然的机遇,造就了他与新加坡的渊源,“如果不是新加坡给我机会,我现在也许还在以色列研究小麦。”
本已考虑奔赴以色列的尹中朝,因为中山大学岭南基金会的资助,有了到新加坡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也间接促成了他接受国立大学农业分子生物学研究院访问学者的邀请。“但是,当时访问学者的身份,还不如博士后。”
这名首席研究员还记得,刚来时的月入不过2000多新元。然而,他用实实在在的成果证明了自己,成为当时研究所里第一个成为博士后的来自中国的博士。他说:“现在,很多毕业于中国名校的博士,都能直接在国大与南大谋求博士后职位,这与第一代学术人用努力赢得的口碑是分不开的。”
稳定之后,尹中朝通过自己的人脉,不断把中国相关领域的人才引到新加坡,特别是中山大学的校友,给予科研机会,也帮助他们融入新加坡。
新加坡是家乡外生活最久的地方 另一名已任职金融界,但仍是“半个”学术人的刘小清博士(40岁),目前是星展银行财资与市场部高级副总裁,新加坡永久居民。
入行金融界多年,刘小清却依然保持对学术的兴趣,活跃于学术领域。转战商界的经历,让他观察到,中国人才从学术界到其他行业,均有不少精英,他们在新加坡的不同领域,发挥着自身的优势。
刘小清原籍汕头,毕业于中山大学数学系,是中国科学院与香港城市大学联合培养的数学博士。1999年,经一名新加坡学者引荐,他赴新加坡国立大学研习金融工程,并在该领域取得他的第二个博士学位。
在广州、北京、香港等地居住多年,刘小清说,新加坡是他除了家乡以外,生活最久的地方,有妻儿相伴,有稳定的事业,以及十年在各方面积累下的基础。他乐享这里发达的建设、严明的法制、良好的治安和克己的民风。“新加坡政府的精英,非常清楚在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应该优先发展哪些东西。”(叶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