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激情的大学生
铁 铮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课题组刚刚在校内公布了《本科教育学情调查报告2009》,以美国顶尖研究型大学为参照,自查本科教育学情。这份由史静寰、罗燕、涂东波执笔完成的调查报告中,披露了一系列数据,力求告诉我们,清华大学与美国高水平大学的本科教育之间的差别。
总体上伯仲相当 优势在学生特质 据了解,调查采用完全随机抽样的方式,在清华本科生总体数据库中抽取1200名被试,回收问卷1111份,实际参与数据分析的被试数为1072份。
所使用的调查工具为“全美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问卷的汉化版。原问卷包含五个可进行跨院校比较的指标,即学业挑战度、主动合作学习水平、生师互动、教育经验的丰富度以及校园环境的支持度。
调查报告中所说的美国顶尖研究型大学,是指美国大学组织中拥有最突出研究职能特征的大学(参与比较的美国大学名单参见:nsse.iub.edu)。
课题组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清华的本科教育从总体上和美国同类大学伯仲相当,各有优势。清华的优势是非课程的,很多可归因于学生的特质(如刻苦学习、对自我的高期待等)以及学习班集体等教学组织制度形式。美国大学的优势主要是课程的,基本可归因于其在学科上的优势。
课题组诊断出清华本科教育存在两个问题。其一,课堂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所提供的课程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从课程目标来看,缺乏认知发展目标的梯度设计,对高级思维技能目标的覆盖不够;其二,学生学习的志趣和意义感不强。
低年级表现较好 高年级差距明显 调查结果显示,清华低年级学生的表现好于美国顶尖研究型大学以及美国大学总体水平。在学业挑战度和主动合作学习水平上无差异,在教育经验的丰富度以及校园环境的支持度上,清华要好于对方。尤其是教育经验的丰富度,优于对方的表现相当突出。不如美国大学的指标是生师互动。
相比较而言,清华高年级学生的表现与美国学生的差距明显。清华高年级学生在学业挑战度、主动合作学习的水平、生师互动的水平等3个指标上,都低于美国同类院校和总体水平,尤其是在主动合作学习和生师互动水平上的差异更为显著。教育经验的丰富度没有差异。校园环境的支持度上,清华略高。
研究者指出,清华无论低年级还是高年级学生,在生师互动指标上都与美国大学生有明显差异。分析双方生师互动行为模式后,他们指出,有两个指标的差异值得关注。一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及时反馈;二是教师对学生未来职业计划的指导。27.1%的清华学生自我报告说,自己的学习表现从未得到过任何老师的及时反馈,而美国同类院校有此看法的学生为7.1%;44.3%的清华学生说没有和任何一位老师讨论过自己未来的职业想法,而美国同类院校这样的学生占20%左右。
调查发现,清华的课程与美国同类大学的课程相比,在记忆、分析、综合、判断和运用等五个等级目标的达成方面,均存在水平差异,而且思维的等级越高,差异越显著。
课上参与互动少 课下学习很勤奋 调查结果显示,清华在课程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程度与美国大学相比存在差异。清华课程所要求的学术阅读量明显高于美国大学,低年级尤甚。在写作量上,清华课程所要求的大作业(论文和研究报告)数目比美国大学多,中短篇作业没有差异。但在“考试能否促进学生学习”这个指标上,清华明显低于美国大学。
清华学生与美国大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差异非常大。清华学生自己报告从未在课程上发言或参与讨论者为33.6%,美国大学生仅为5%。近60%的美国大学生自我报告“经常”甚至“非常经常”提问或参与讨论,而这个比例在清华仅为12.3%。这种差异在高年级表现更为突出。
在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学生课堂学习行为“作口头报告”方面,低年级的学生并无差异,但在高年级差距骤然拉开。调查报告认为,美国大学生在该指标上存在低、高年级的区别,体现的是课程教育目标等级的差异。而清华无区分,说明课程设计较为单一,在目标上没有体现认知水平的梯度差异。
学生课下的课程学习行为,不存在根本差异。惟一也是最重要的差异是,清华学生课下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比美国学生多一倍。清华学生自我报告,每周平均学习时间超过30小时比例的达30.7%。差不多3个清华学生中,就有一个每周学习7天。除上课外,自己学习时间每天超过4小时。而这样学习的美国大学生只占6%。
海外学习机会多 知识技能无差异 调查报告认为,清华学生课外拓展性学习行为表现好于美国大学生,尤其是参加课题和学术竞赛的经验较为突出。清华学生参加海外学习的机会和美校学生没有差异,说明清华近年来在教育国际化方面的努力,已经体现在学生的在学经验中。
调查发现,清华学生在“广博的知识”方面收获显著低于美国大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领域没有差异,在能力(表达、合作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我概念的发展方面,也不存在差异。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立上,清华高年级学生的水平略高于美国学生。东方IC供图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