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成立 3年培育10龙头企业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09年11月12日10:12
由中关村物联网产业链上下游具有优势的40余家机构共同发起组建的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日前在京成立。记者了解到,联盟未来3年的目标已确定,即推动建设10-12项标志性示范应用工程;培育8-10家行业龙头企业;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和集成应用解决方案、国家或行业标准5项以上,使北京中关村成为中国物联网产业中心。
中关村管委会主任郭洪对此表示,中关村在物联网产业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在核心技术研发、传感器、网络控制、云计算和行业应用以及产业联盟协同创新方面拥有较好基础,并已经在奥运会上成功实现了视频监控、智能交通、RFID食品溯源管理等多项示范应用。
据了解,联盟将在北京市经信委、中关村管委会的指导下开展工作,通过不断吸收行业有影响力的单位加入,完善联盟运行机制,推动资源共享和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北京物联网产业加速发展。
市经信委主任朱炎认为,物联网产业是一个大概念,是融合了现有的信息化技术的一个集大成的综合性应用技术,需要更多的产学研机构投入到这个大产业的发展当中来。同时,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一定是应用为先,以应用为导向,需要发挥政府各个部门的积极性,要结合公共领域的重大项目示范应用推动北京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物联网——信息产业领域的新一轮革命
我国已经将物联网产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物联网的英文名称叫“The Internetofthings”,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严格而言,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在“物联网”这个全新产业中,我国的技术研发水平处于世界前列,具有重大的影响力。中科院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传感网研究,与其他国家相比具有同发优势。该院组成了2000多人的团队,先后投入数亿元,在无线智能传感器网络通信技术、微型传感器、传感器终端机、移动基站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目前已拥有从材料、技术、器件、系统到网络的完整产业链。在世界传感网领域,中国与德国、美国、韩国一起,成为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国之一。
业内专家表示,掌握“物联网”的世界话语权,不仅仅体现在技术领先,更在于我国是世界上少数能实现产业化的国家之一。(记者冯秀英) (来源:北京商报)
上网从搜狗开始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