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专家解读“钱学森之问”:应试教育教不出大师

来源:中安在线
2009年11月13日09:55

  回答问题需共同努力

  “‘钱学森之问’这个话题提得很及时,但要回答问题,只能大家共同努力。 ”

  ——韩长印(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博士生导师,民商法研究所所长)

  教育对个体缺乏尊重

  韩长印教授说,他曾问过一名学生“你最佩服的老师是谁? ”学生回答:“是一名教授,他亲自给我们上课。 ”

  大学之大,在于大师之大。而如今,本科生的课堂上却难见教授们的身影。

  “这其实不能完全责怪教授们。”韩长印教授认为,主要还是大环境、体制的原因,教授不做课题,就没有科研经费,就不能发表论文,就不能晋升。这使得大家心态变了,不能守住清贫,不能执着于教育事业。

  在韩长印教授的眼中,目前我们的教育还缺乏对个体的尊重。孩子从小就被限制个体思想的萌发。他说,当一个人和他人没有区别时,才是最大悲哀。

  要回归育人育才本位

  “钱学森之问”的症结何在?韩长印教授认为,最根本的还是我们的教育在改革中出现了偏差。现在的大学,师资一流的压缩招生人数,师资一般的反而在扩招。同时,对大学的评价指标也存在问题,促使有些学校不顾自身实际而盲目攀比。单科型大学向综合型扩展,教学型大学向研究型靠拢,致使所有高校都往同一方向发展,最终丧失办学特色。

  他说,要改变这些,就要建立一种有序有效的竞争机制。要让教育回归育人育才的本位,让教授们回归讲台,只能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大学之大,体会大师之大。

  “前不久,朱清时就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提出‘办大学首先要去官化、去行政化’,提得非常好。 ”韩长印教授说,他很期待有这样一所真正的大学出现。

  “要找出‘钱学森之问’的答案其实不难,可这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回答圆满。”韩长印教授说。(陈哲、宫礼、袁星红、李阔)

  应试教育教不出大师

  “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根源是因为,我们的大师在中小学时就遭到扼杀。 ”

  ——王雄(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文学博士)

  针对安徽11位教授联合《新安晚报》就“钱学森之问”发表公开信的举动,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王雄认为,这一举动是国内很多学者和知识分子的共同想法。在这个时候,作出这样的举动勇气可嘉,对中国教育未来改革将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王雄教授指出,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教育在规模、数量上得到迅速发展,教育更具有全民教育的价值,大学扩招,教育产业化成蔚然之势,中国人受高等教育机会大大增加。

  然而,中国教育的弊端并没有改变。大学的魂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并没有得到完全回归,学校行政化日趋严重,学术竞争与利益挂钩,教师和学生人心浮躁,考核指标以论文数量而不是质量考量,高校对剽窃、学术腐败处罚不力,教育乱收费,炽烈的应试教育和择校热,教育公平问题,新的“上学难、上学贵”,使得教育成为问题多发领域。

  “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根源是因为,我们的大师在中小学时就遭到扼杀。”王雄说,当前中国基础教育主要以制式教育为主,统一教材、统一大纲、统一考试,统一标准答案,让孩子们从小就失去想象,失去创新的兴趣。

  王雄感叹:“现在小学生厌学很严重,一个小孩从小就被考试压倒,丧失了好奇心和想象力,怎么指望他成为创新人才,成为像钱老这样的大师呢? ”(陈哲、宫礼、袁星红、李阔)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健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