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希望工程20年:将“希望”播撒进大山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9年11月13日12:36
  大山深处的希望

  本刊记者

  大山深处的教育困境,其实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政府、社会组织及许多个人,都加入到帮助贫困儿童的队伍中。无数双手,正在努力托举起大山深处的希望。

  希望工程20年:将“希望”播撒进大山

  “如果没有希望工程,我很可能连高中都上不了。我和数百万贫困家庭的孩子一样,因希望工程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当年有名的大眼睛女孩、如今的中国希望工程形象代言人苏明娟这样说。

  由中国青基会发起于1989年的希望工程,如今已经走过了20年的历程。20年来,希望工程募集捐款53亿多元人民币,资助过300多万名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包括小学、中学、大学生),唤起了社会各界包括各级政府对教育的重视,促进了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

  希望工程,对于山区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

  在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诞生地——安徽省金寨县,团县委副书记乐绪芹告诉记者,希望工程实施20年来,全县通过各种途径筹集资金3500余万元,援建希望学校106所,希望网校5所,改善危旧校舍80余处,累计救助各类贫困学生23000余人,筹集下发图书60余万册、文具40余万件、电脑等折款160余万元。

  在贵州省,据贵州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杨震介绍,除了一些本地企业,北京、上海、浙江、江苏、深圳等发达地区的企业,也一直关注并帮助贵州的农村教育事业。此外,众多香港慈善机构也给予了贵州山区教育莫大的支持。希望工程实施20年间,贵州省共接收各界捐款5.5亿元,修建了1530所希望小学,占全国希望小学总数的1/10,共有近17万学生受益。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云南省会泽县大海乡武警春蕾希望学校的综合楼上,贴着这样几个镏金大字。校长肖开祥解释说,这句话包含这样一层意思:如果没有社会各界的帮助,就没有这所学校。

  大海乡武警春蕾希望学校(乡中心小学)地处滇东北乌蒙山区深处,校址海拔3150米,是云南省曲靖市海拔最高的学校。从学校的老照片上看,1978年以前,学校只有一栋教学楼和一块泥土操场,办学条件十分简陋。后来,全国妇联、武警部队等单位筹集了90余万元资金,帮助学校兴建了综合楼和学生宿舍等,使学校的硬件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图书室、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也在社会各界捐助下建立起来。

  大学生支教:

  “山再高,水再长,也阻隔不了爱的传递”

  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桃江乡掌雷村,几十户苗家吊脚楼依山而建,簇拥着一座四层楼的淡黄色新式建筑,那就是著名的掌雷小学。

  掌雷小学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大学生任丽萍曾在这里支教,并获得了众多媒体的关注,她用自己的行动改变着大山中的苗岭,感动了许多人。

  4年前,正在贵州大学读大二的任丽萍,从报纸上了解到掌雷小学的艰难境况后,毅然申请休学一年,去那里支教。当时的掌雷村完全不通车,车行至桃江乡后,还要走四五个小时的山路。由于缺老师,任丽萍每个星期要上近30节课,嗓子疼得厉害,有时晚上作业还没改完,就累得趴在桌上睡着了。

  任丽萍和掌雷小学的故事引起了不少媒体的关注,并获得了许多爱心人士的帮助。2005年4月,雷山县政协引入香港慈善机构捐助的230万元资金,用于改造翻新包括掌雷小学在内的多所农村学校。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北京新世纪学校也送来了电脑、彩电、DVD和教学用具,并和掌雷小学开展了“手拉手”活动,架起了大山与城市的桥梁。

   近20年来,有许多和任丽萍一样怀抱理想、怀揣爱心的年轻人前往山区支教,将山里与山外连接起来。

  中国海洋大学自2001年开始资助贵州农村教育,每年向贵州派遣研究生支教团,至今已向铜仁地区德江县民族中学、煎茶中学派出了48名支教志愿者。当地百姓为了感谢他们,将其捐资修建的小学、公路、大桥,分别命名为望海小学、“海大路”、“海大桥”。

  “山再高,水再长,也阻隔不了爱的传递。”重返掌雷小学探望的任丽萍,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

  助教者:“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在大山深处,有一些普通人的名字被人们口口相传。比如在安徽省金寨县,周火生这个名字就家喻户晓。

  1995年以来的14年里,周火生,这名江苏省昆山市的退休教师,为了资助大山里的贫困学生,78次走进金寨县。他动员昆山市50多个单位、500多名爱心人士,捐助320余万元,资助4所小学改造危房、新建教学楼。周火生个人捐资达20余万元。受资助的贫困学生达700人,其中51名考入大学,200名进入高中学习。

  从事教学工作40余年的周火生老师退休后不久,就从电视上了解到大别山深处的教育状况,心里非常不平静。开始,他用退休工资帮助贫困儿童,但很快就发现,自己微薄的工资实在难以帮助那么多的孩子。于是,他就想到了募捐。

  为了募捐,他自己制作了一面小红旗,上面写着“为了希望工程”,插在三轮车上,然后带上宣传金寨的小展板,在昆山市广泛宣传。慢慢地,被周火生感动的人越来越多,也就有越来越多的人与他站到了一起。

  在贵州省荔波县佳荣镇大土村,乡亲们都会尊敬地提起一个外地人的名字——吴磊。

  深山里的大土村,是一个拥有80户人家的苗寨,大土小学临河而建。1999年,在香港热心人士的捐助下,大土小学告别了已成危房的老木房,盖起了两层的水泥教学楼,拥有了宽敞的水泥操场。然而,没想到,2009年6月的一个深夜,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冲毁了大土小学的三面围墙,整个学校陷入一片汪洋。洪水退后,学校一直没有能力重砌围墙。

  9月26日,贵州省委的一名公务员吴磊在听说大土小学的境况后,立即捐出5000元钱,用于学校修葺围墙,购买国旗和升旗杆。9月30日清晨8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岁生日前夕,大土小学的28名苗族小学生,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次升国旗仪式。

  吴磊今年38岁,1998年便开始资助贫困失学儿童。2008年,他创办了公益网站——“贵州新农村摄影网”,会员把自己的摄影作品上传后,贵州本地媒体会从中选择使用,所得稿费全部捐给贵州各地的贫困儿童。

  吴磊说:“我坚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采写记者:王橙澄 欧东衢 王圣志 伍晓阳 (来源:半月谈)
责任编辑:李孟漪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