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加维奥塔斯: 绿色生活实验室

来源:新华网
2009年11月14日08:52
  在哥伦比亚东部一处村庄,那里没有电脑、手机和电视,也没有网络。为了寻找绿色生活新方式,那里的村民做了40年身体力行的实验。

  起点

  1965年,哥伦比亚社会发展专家保罗卢加里第一次来到哥伦比亚东部的拉诺斯草原。这里土壤坚硬,酸性大,不合适植物生长。

  此时的卢加里一直在考虑人类文明未来的发展方式。他认为,一味消耗地球能源的发展不可持续,文明的兴起不应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为此,他一直希望寻找一个合适的地方来实践自己的想法。

  卢加里坐在广阔的草原上,看着眼前的一切。他突然想到,如果人类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那还有什么地方不能生存呢?

  “与其在土地肥沃的地方去实践能源自给、农业创新的可行性,”卢加里说,“我们为什么不选择条件最差的地方?”

  1966年,卢加里带着一批科学家、艺术家和工程师再次来到拉诺斯草原,开始建设心中的家园。

  卢加里以一种当地水鸟的名字“加维奥塔斯”命名这片村庄。这种水鸟经常于傍晚时在水边嬉戏。卢加里希望他所创建的村庄能够为这片草原带来勃勃生机。

  创造

  按照卢加里的设想,这座村庄中无论是能源还是粮食都应该自给自足。加维奥塔斯将是一座“绿色村庄”,村庄的发展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

  “加维奥塔斯为我们提供了独立创造热带文明的机会,”卢加里说,“我们不依靠以气候为代价换来的科学技术。一旦我们引入了欧美的发展方案,欧美发展进程中遇到的问题也会随之而来。”

  要想建造一个村庄,能源是首要要素。卢加里并不希望利用化石燃料,因为这与他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矛盾。

  卢加里和科学家发现,拉诺斯草原上的风力资源相当丰富。因此,工程师们设计出大约58种风车,提供电力。

  试验发现,清洁、可再生是风力发电的突出优点。此后数年内,来自加维奥塔斯的工程师在哥伦比亚全国建造了数千座风力发电装置。在一些地方,加维奥塔斯甚至成为了风车的代名词。

  “在这里(加维奥塔斯)不存在专利。大家一起分享劳动成果,”卢加里说,“这里诞生的技术在中美洲和南美洲都获得运用。”

  按照卢加里的说法,加维奥塔斯最精妙的发明是一种抽水泵。利用这种抽水泵,抽水深度可增加5倍,而且孩子也能轻易操作。

  在加维奥塔斯露天的学校里,经常可以看到孩子玩一种类似跷跷板的游戏。这种跷跷板实际上就是抽水泵。通过孩子一上一下的运动,可以将洁净的地下水从蓄水层中通过一根垂直的管子抽上来。

  “对习惯在满是泥浆的河水中打水的哥伦比亚人来说,这无疑是一项革命性的发明,”卢加里说。

  当然,在这座村中诞生的发明还远远不止这些。太阳能高压锅、自我降温的屋顶和特制草原自行车都是村民智慧的结晶。

  造林

  上世纪80年代,风力发电装置以及后来开发出的太阳能设备为加维奥塔斯赢得不错的经济效益。但由于哥伦比亚政府一再扩张国有石油、天然气工业规模,加维奥塔斯在新能源投入的资金回报越来越少;由于政府放宽外贸政策,大量廉价粮食涌入哥伦比亚,特殊水泵所带来的灌溉优势也就无从谈起。

  卢加里随即决定减小生产规模,但是他不希望任何人失去工作。

  “加维奥塔斯不是一家公司,”卢加里说,“我们是一个社区,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既能刺激经济又能增加就业的方法。”

  这个方法就是造林。由于当地土壤条件差,任何当地树木都无法生存。卢加里从加勒比海地区引入了生命力更强的加勒比松。从1983年至1995年,加维奥塔斯村民共种种植了160万棵加勒比松。

  那时的加维奥塔斯已经实现了70%的食物和能源自给,有时在无风的季节或者旱季,还需要利用柴油发电机解决燃眉之急。

  不过,现在的加维奥塔斯已经完全实现能源自给,再也不需要用柴油。

  风力发电无利润可图后,卢加里将村庄内的工厂改为生产松树脂,以树脂提炼燃料替代柴油。

  种植松树不仅仅为加维奥塔斯带来了能源,还带来新生命。

  在松树的庇护下,其他植物也获得了生长机会。角豆树、蕨类植物、月桂树都在松树的树荫下茁壮成长。一些农学家认为,这是世界上最令人惊讶的造林奇迹。

  艾伦韦斯曼在《加维奥塔斯:改变世界的村庄》一书中写道:“加维奥塔斯让我们看到,人类可以在几乎不可战胜的险恶环境下获得成功。”

  现阶段,加维奥塔斯村民新造森林大约80平方公里。

  “我们的村庄也会排放温室气体,但我们新种的树木补偿了我们排放温室气体对气候的危害,”卢加里说,“想想看,如果世界其他地方都是这样该多好。”

  净土

  眼下加维奥塔斯共居住着200名村民。他们没有枪,没有警察,没有村长。在颇受战争之苦的哥伦比亚,加维奥塔斯算是一方 净土。

  哥伦比亚武装冲突已经持续40年,是南美洲规模最大和时间最长的军事对抗。近几年来,虽然哥政府与包括“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在内的游击队组织举行了多次谈判,但始终未能就停止武装冲突、实现和平达成任何实质性协议,双方至今仍处于交战状态。

  但是在加维奥塔斯,战争双方似乎都遵守着某种规则。

  30年前搬到村里的特雷莎瓦伦西亚说:“我们只想依靠自己的劳动和智慧过安静的生活。”

  “我们不参与战争,”瓦伦西亚说,“我们也要求进入我们村庄的人放下他们的武器。”

  在加维奥塔斯的医院里,经常会有来自政府军和游击队的士兵同时出现。

  “他们在这里战斗,我们的原则就是什么都不问,”瓦伦西亚说,“我们就像红十字会一样,他们都尊敬我们。

  的确,作为哥伦比亚的一部分,想要完全独立于战争之外不可能。一般情况下,加维奥塔斯距离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有16小时车程,但是具体的行车时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军或者游击队所设关卡的数量。

  每当卢加里带世界各地的专家来加维奥塔斯参观时,参观者总是希望可以在天黑前离开。因为他们认为,夜里有可能遭绑架。

  不过,村民们却很乐观。安德烈娅贝尔特兰说:“我们活下来了。”

  “也许在这里,在这个时候,能够活着就足够了,”贝尔特兰说。(蒋骢骁)

  :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

  “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创立于1966年,是哥伦比亚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支游击队组织。该组织以分田地和夺取政权为纲领,主要在哥伦比亚的安第斯东部山区森林地带开展活动;后来发展到国家北部,开始从事香蕉生意;然后又发展到西南部和东部等农牧业和石油地区。八十年代该组织又发展到哥伦比亚东南部种植古柯和生产、贩卖可卡因的亚马孙地区,曾在那里重创政府军。九十年代以来,该游击队主要是针对国家重要的权力部门、重要的现代化农业中心和其他经济领域,采取绑架、谋杀、炸弹爆炸和抢劫等方式展开活动。

  这个组织在2000年5月约有成员8000人至1万人,分为7个集团、63个阵线,每个阵线大约有40至150名游击队员。据统计,此组织现有大约1.6万至1.7万名成员。它在因特网上设有自己的网站,网页用7种语言写成。该组织年收入估计超过5亿美元。
责任编辑:黄珊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