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政府被指强制捐款建大学最高要捐半月工资
来源:
人民网
2009年11月14日06:09
为按期完成评估验收获得办学资格,贵州省铜仁向辖区发出捐款建设铜仁学院的倡议。但当地个别地方和部门,强制当地干部职工捐款,并制定了各个级别捐款的标准。昨晚,当地宣传部表示,政府已发文紧急叫停个别强制捐款的行为。
最高要求捐半月工资
10月28日,贵州市铜仁地委办公室联合地区行署办公室发出了一份捐款倡议。
11月13日,记者在铜仁地区行署官网上找到了这份倡议。倡议称,铜仁学院是2006年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的一所本科学院,在2011年前必须通过贵州省教育厅和教育部的评估验收。评估成功与否,关系到铜仁学院的办学资格。
倡议称,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地区财力有限,资金缺口较大。铜仁地委、行署决定举全区之力,多方筹集资金加快铜仁学院建设,因此倡议全区广大干部职工、社会各界人士捐款。
13日,铜仁一公务员称,其10月30日从单位拿到倡议书。倡议书正面是上述倡议内容,背面是捐款建议。
倡议书背面写有如下内容:1、地(厅)级干部(含正高职称人员)捐一个月工资总额的50%;2、县(处)级干部(含副高职称人员)捐一个月工资总额的40%;3、其余干部职工捐一个月工资总额的30%;4、其他社会各界人士自愿捐款。
昨晚,铜仁地委一官员称,铜仁是贵州最贫穷的地区,财力有限,不得不采取这种方式激发大家捐资办学的热情。基层官员称“被自愿”捐款
“第四条才说自愿,就意味着前面三条都必须捐。这不是强制摊派是什么?”上述人士说,此事在铜仁地区闹得沸沸扬扬,就是因为这个捐款建议的强制性太明显。
“我一个月只有1500元的工资,交房贷、养孩子、养老人,如果要我捐出月工资的30%,这个月我肯定会出现赤字。”13日上午,当地一名基层官员称。
铜仁地委宣传部一官员解释,这些只是领导的一个提法,是怕有些人捐多了。铜仁行署办公室常务科一官员则称,这只是一种建议,不是强制要求。
11月7日,针对社会各界的质疑,铜仁地委书记廖国勋、行署专员李再勇要求全区按照“宣传到位,自愿捐款,严禁强求”的原则,向广大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及时说明。
11月8日,铜仁地委办和行署办发布说明称,地委办、行署办发出的捐资倡议不是强制摊派,只是一种倡导,由在职干部职工本人自愿捐款,捐不捐,捐多少亦由干部职工个人自愿决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强求干部职工捐款。
知情者称捐款可达8000万
“我们单位让我们按规定的比例交钱,还必须签字称自己是自愿的。”13日,一知情人士称,该说明发布后强制捐款变得更加隐蔽,该单位最近流行“被自愿”一词。
上述人士称,整个铜仁地区干部职工近10万人,如果都按照制定的标准捐,捐款额将高达8000万元。(记者褚朝新)政府再发文纠正强捐
昨日下午,记者获悉,铜仁地区政府又出台了最新通知,要求强捐的单位纠正强捐行为,并给记者提供了该通知的文号。
昨晚,铜仁地委宣传部给记者传真了这份文号为“铜党办发2009168”的通知。
该通知承认,“个别地方和部门在执行过程中没有按倡议做细致的宣传工作,出现了强制和变相强制捐款的现象。”
据介绍,这份通知是11月11日针对出现强捐现象下发的,再次强调捐款自愿原则,任何地方、任何部门不得强制和变相强制干部职工捐款,不得对捐款下任务、定指标,捐不捐、捐多少、怎么捐由干部职工自行决定,对捐款数额不统计不公布,实行无记名自愿捐赠。
该通知还要求,通知下发前凡存在通过行文等方式强制和变相强制进行捐赠活动的或对捐款下任务、定指标的地方和部门,要立即自行纠正、全额退款。通知下发后若还有强捐的,将追究责任人责任。
上述铜仁地委官员介绍,个别地方出现强捐行为,是对地委、行署倡议的误解。在实际操作中方法不当、前期宣传不够导致信息不对称,才引发了个别民众的不满。(记者褚朝新) (来源:《新京报》)
上网从搜狗开始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