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侗族女孩张颖的“环保生活”
来源:
新华网
2009年11月15日10:03
新华网贵阳11月15日电(记者王橙澄)时令已是初冬,张颖清晨起床洗漱后,像往日一样用洗脸水冲了厕所,然后步行20分钟去上学。她每天的环保生活从起床就开始了。“能走路尽量不坐车,能坐公交车尽量不打出租车,这样能节约能源。”她说。
这个15岁的侗族女孩,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一中高二(五)班的学生。今年7月,她和另外3名少年一起,代表中国参加了在罗马召开的“青少年八国峰会”(J8)。她的出现让J8峰会第一次有了中国少数民族的身影。
在J8峰会的讨论会上,她用流利的英语,就“气候变化对儿童的影响与环境保护”这一议题陈述了自己的观点。“青少年应该成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环境保护机构,为保护世界环境尽自己的力量。”这一提议,被写入了最后的《罗马宣言》。
张颖认为,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程度较高,对环境的影响较大,有能力也有义务承担起更多的环境保护责任;各国应该携起手来,共同应对环境挑战。
在目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发达国家对环保的投入不应该减少,除了资金,还应投入人力资源、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各类丰富的经验等,并给予发展中国家技术支持。这些观点获得了许多外国代表的赞同。
在平常的生活中,张颖也是一个名符其实的“环保小卫士”。
“有很多细微的生活习惯,都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存环境。比如,多爬楼、不乘电梯,使用手帕、不用纸巾,水龙头开小水洗碗,不让水一边流一边洗,用废旧报纸代替塑料袋装垃圾等。”张颖说。
她和同学出去吃饭,从不使用一次性餐具;陪妈妈去超市购物,都会带上布口袋;随身听等电器都使用充电电池……
她不仅自己在生活中尽力践行这些倡议,还积极向身边的人宣传。在她的带动下,爸妈开始用淘米水洗菜,再用洗菜水拖地或是冲厕所;许多同学在学校吃午饭,都开始使用自己的饭盒,而不是图一时方便使用一次性餐具。
“录音笔最好也用充电电池,可以反复使用,一节废电池的污染,地球要用100年才能消化。”她抓住机会也向记者宣传起了环保。
如此关注环保,缘于生活中的感同身受。小时候,张颖常跟爸爸去凯里市附近的镰刀湾玩,“那时候河水好清澈啊,有好多鱼虾,还能抓到螃蟹。”
但当她2007年再去时,那里已被开发成了旅游景点。“河面上漂浮着垃圾,汽油船往水里排放着废料,看着很心痛。”张颖说。
在2008年的冰雪凝冻灾害中,贵州又成为重灾区,凯里市连续多日停电停水,基本生活也成了问题,“过去以为气候变化的极端例子离自己很远,可它就这样来到我们身边。”
“气候变迁与我们每个人的行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可以采取积极的行动,从自己做起。”张颖一边说,一边捡起脚边被人随意丢弃的矿泉水瓶,并丢入标明“可回收垃圾”的垃圾桶中。
“环保从我做起,其实就这么简单。”张颖说。
上网从搜狗开始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