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工作人员为天桥上的流浪者送上御寒衣物。 |
宁露宿街头 不接受救助
流浪者:待够一定时间就要离站 工作人员总劝说我们返回原籍
救助电话
37246415 37280416
广州昨发布寒冷黄色预警信号
1300多个庇护中心全天开放
街头流浪者随时可求助避寒
本报讯 (记者周祚 通讯员穗民宣)15日下午,广州市气象台发布寒冷黄色预警信号,广州市民政局立即启动《广州市低温寒冷天气应急救助预案》。市民政局有关部门连夜出动,前往越秀、海珠、荔湾等流浪人员较为集中的地区进行流动救助服务。因为气温突降,为防止老人因降温发生意外,广州市部分社区街道正在使用的“平安通”已开始联系义工组织,加大频率上门探访老人。全市1300多个庇护中心24小时开放为人们提供避寒场所。
气温低于10摄氏度,防寒救助体系就会启动
根据规定,只要广州气温低于10摄氏度,广州市内的各大救助站都会启动防寒救助体系。救助站在今明两晚将加大巡街派发衣物力度,位于水荫路的广州市区庇护站也已预留了两间房间给流浪老人,可同时容纳28名老人留宿。
广州市流浪救助服务站市区分站分站长、市流动救助服务队队长侯雪军介绍,救助站会提供一些就业岗位信息,但不会直接提供就业岗位。根据相关政策,救助站也只是属于临时性的救助,最多救助10天,一般会安排愿意返乡的人回家,并提供车票。
据了解,大多数被救助的流浪汉都表示不愿进救助站里接受接助,“在里面呆到一定时间就要离站,而且工作人员总劝说我们返回原籍。”一位来自清远的流浪者王大爷也表示不愿进救助服务站。
3元衫9元被
流浪汉怎捱冬
本报记者昨日追访一天
探询寒冬里流浪汉生活
记者任朝亮
夜幕降临,流浪者又要席地而睡。以前天热时,他们还可以铺张席随地而眠,如今天气冷了,他们要怎么御寒呢?昨日,记者跟随一位来自山东的45岁男子,记录下他在广州的寒冬一日天。
07:30
立交桥下蜷缩而眠
清晨的广州,气温只有十二摄氏度,淅淅沥沥的小雨散发出冰冷寒意。在人民路高架桥下的桥墩旁,45岁的老魏刚从被窝里伸出头,就被外面寒冷的空气激了一下,赶快缩了回来。“天气这么冷,早上出来的人应该少些,不如多睡一会儿。”
再次醒来时已是8时多。老魏用手搓了两把脸,掀开被子便站了起来。他不需要穿衣服,因为从来都是穿着衣服睡觉的;作为一个流浪汉,他也不需要刷牙、洗脸、刮胡子。老魏唯一要做的,就是把被子和垫子卷起来,拿到路边一处花池里藏好。然后啃了两个馒头。
“半夜里脚指头伸出被子,被冻醒了一次。”老魏的被子是前天降温时刚从废品收购站买来的,红色的被面已经发黑。这么一床被子,花了老魏9元。衣服是淘来的,只要两三元。
09:00
垃圾箱里扒矿泉水瓶
“早晨垃圾箱还是空的,没东西可捡。”老魏的职业是捡垃圾,以矿泉水瓶为主。他每天背着两个蛇皮袋子,从人民路出发,或者往南,或者往北,一条街一条街地走,一个垃圾箱一个垃圾箱地看。小巷子是不敢去的,怕被居民当作小偷赶出来。老魏的活动范围以越秀、荔湾区为主。
13:00
冰凉石椅上睡个午觉
下午1时多,老魏来到人民公园。如果天气好的话,这里一般是他睡午觉的地方,不过今天睡不好了,公园里的石椅冰凉。虽然把垃圾袋盖到身上,还是感觉冷。已经有点流鼻涕了,是睡午觉的时候冻到了。
对流浪汉来说,生病基本不买药。刚出来捡垃圾的时候,老魏也会捡一些别人没用完的药片,留在身边备用,后来就懒得捡了。“大病吃药也没用,小病不吃也能好。”
21:30
回到人民路清点收获
老魏又回到了人民路。昨天一天,他捡了87个瓶子,赚了8元7角。“现在不行了,天一冷,街上的人少了,买水喝的也少了。”
老魏记得,广州捡垃圾的黄金时期是上世纪90年代。那时候“竞争少”,最多一天捡到510个瓶子,晚上回来买了块肉,买了瓶酒,好好吃了一顿。据老魏自己说,他的酒量有一斤。
老魏没有急着去取被褥,他蹲在路边已经关门的档口边,点了一支烟,慢慢吸着。“我抽椰树烟,椰树烟以前两块五一包,现在涨到三元一包了,这让他耿耿于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