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评论:校长推荐上北大 自主招生与“叶公好龙”

来源:上海商报
2009年11月17日00:26

  自主招生与“叶公好龙”

  魏英杰

  提要

    以不符合国情极力反对北大“中学校长推荐制”,表明在中国搞教育改革真难,“叶公好龙”的人士真多。

  昨日,北京大学公示了参与“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39所中学名单。这表明,该自主招生政策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北大搞的这个方案,一开始就受到社会强烈关注。大致来说,批评意见始终占上风,不仅高达七成以上的网友反对,教育界、评论界人士也纷纷表示不看好。这不由让人感慨,在中国搞教育改革真难。有些人平时极力反对现行高考制度,一旦动点真格的,却个个成了最激烈的“保守派”。

  北大方案的主要内容为:经由具有推荐资格的中学校长的推荐,合乎条件的学生可以直接进入面试;面试合格者在高考录取时,将享受北大降30分录取的政策。这部分学生将控制在北大计划招生人数的3%以内。说白了,这最多是从高考那里切出3%的地盘来搞招生制度改革。

  这样的改革,对于探索高考制度的出路,当然是很有必要的。再不济,这种公开降分的措施,总比那些形形色色的暗地里加分的政策,要来得公平合理。有些人忧心忡忡、急急忙忙对“中学校长推荐制”投反对票,我看无非是高估了这一自主招生政策的效果,或者说后果。

  质疑“中学校长推荐制”,还低估了这一方案的制度张力。自北大放出风声后,许多人都认为此举很可能出现造假。殊不知,大家都觉得肯定要腐败,有时候它反倒腐败不起来。北大的做法,明摆着是把中学校长放到火炉上烤。推荐谁不推荐谁,大家都看在眼里,而且涉及学校与名牌大学之间的关系,除非这位中学校长是个糊涂蛋,否则谁不手心发汗?

  这也是北大的聪明之处。这并非北大具有什么“娱乐精神”,而是想把重点中学捆绑到自主招生这盘改革的棋局中,让中学校长分担部分改革风险与责任。近些年来,高校自主招生政策招致不少批评,这在某种程度上与大学“自己说了算”有关。现在既然大家利益攸关,那么就形成一个“人人有责、相互牵制”的局面。这对探索自主招生改革的出路,未必不是好事。

  退一步讲,就算出现招生腐败又如何?让腐败赤裸裸地呈现出来,岂不也是推动高考改革的一种办法?何况推荐制乃国外高校普遍实行,并且被公认为有效选拔人才的合理措施。也就是说,从制度设计着眼,这不失为打破“高考独木桥”局面的一条路径。既然制度本身具有合理性,又有国外实践的经验,怎么说也值得探索和尝试。以不符合国情作为理由,客观上也是对教育改革的一种伤害。而这未必就是那些高声反对北大方案者——往往也是教育改革论者的本意。

  我反倒担心,由于顾忌太多,北大方案最终又沦为搞形式、走过场的一场不彻底的改革试验。自主招生的核心理念是弥补应试教育的缺陷,通过非常规手段,不拘一格“降”(降分录取)人才。现在来看,具有推荐资格的重点中学为保险起见,更可能选送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而这些学生往往也是“高考状元”候选人。这样一来,“中学校长推荐制”对推动高考制度改革的意义也就大大打了折扣。

  据悉,获授权中学可推荐学生名额不过三五人,更多学校只有一个推荐名额。这也说明,北大“中学校长推荐制”不仅未对现行高考制度构成实质威胁,也谈不上有损招生公平。在这种情况下,不允许人家推行看看,怎么也说不过去。叶公好龙的典故大家耳熟能详,没想到不少人这回真成了故事里的主角。 (作者系资深评论员)

责任编辑:黄珊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