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忆编纂《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集:好作品太多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9年11月17日17:42
  能够参加编纂《中国新文学大系》是件幸运的事。二十五年前,参加大系第二辑的编纂,至今印象深刻。

  记得丁景唐社长召集编辑开会,用一口浓重的宁波话说,我与赵家璧先生商量了,《大系》要一辑辑续编下去,先编1927年到1937年的第二辑,用二十卷的篇幅。我向胡乔木汇报了,他很支持。周扬、夏衍、艾青、吴组缃、聂绀弩答应为大系作序,还有上海的巴金、于伶、芦焚也应诺为大系作序。这些领导和名家年龄大了,都表示,写序可以,但希望出版社提供具体选目。社里研究了,由年轻编辑负责选目,这是很好的学习机会。

  话音刚落,我们一批年轻编辑便嚷开了,我们要先学习学习赵家璧主编的《大系》。好的!丁景堂社长当即宣布,参加编纂的编辑每人发一套影印本《大系》。

  编纂工作一开始,我便傻眼了。我的任务是编选大系的散文集,两卷,一百万字篇幅。我到哪里去找这么多好散文?当年周作人编选的散文一集,收入十七个作家,七十一篇散文;郁达夫编选的散文二集,收入十六个作家,一百三十一篇散文。尤其是郁达夫的散文二集,收入鲁迅和周作人的作品占了一半以上的篇幅。周、郁两人的选本都是经典选本,但那是五四新文学头一个十年的实际情况决定的。第二个十年文学园地增多,作家队伍扩大了,显然,不能那样编选了,方针要改变。更要命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能够参考的散文选本不多,唯一的办法就是直接到原始报刊和书籍中去寻觅。

  二三十年代新文学的主要阵地在上海。好在我们出版社有一个很好的资料室,藏有大量二三十年代的文学刊物和作家的作品集。一头扎进资料室,苦读了差不多三个月,做了大量笔记,越读越觉得编选没有了方向:原先以为好作品难寻,现在相反,好作品太多,选择成了问题。怎么办?

  于是,改换方法,先梳理可以入选的作家名单。大作家好办,当然入选,其余从文学社团、文学杂志撰稿人、上海图书馆文学图书编目中查找,最后整理出一份两百多人的作家名单。然后,为每个作家建立散文作品档案。大半年下来,终于有了眉目,初选的作品达六百余篇。

  篇幅大大超过一百万字了。接下来就是仔细阅读作品,反复比较,慎重筛选。最后拿出了一个“初选目录”和“备选目录”,印发给研究现代文学的朋友们征求意见。从开始编选差不多一年以后,我才把选目正式提供给散文集写序的文学前辈吴组缃先生。

  1985年春天,我到北京出差,去北大朗润园拜访吴组缃先生。吴先生高兴地说,你的选目我看了,很好。新文学头一个十年,作家不多,可选的作品也不多,所以把杂文、素描、通讯都归在散文集里。第二个十年文学有了大发展,是文学的黄金年代,阵地多了,作家也多了,你选了一百三十多个作家的作品,是符合文学实际的。我的助手起草了一篇一万多字的序言,太拘泥于作家作品的分析和评价了,没有大系序言的气势。我想自己重新写。你放心回上海吧,我写好后,会寄给你的。果然,这年夏天我收到了吴组缃先生寄来的序言,四千余字,文字工整,笔力遒劲,宛如书法作品。我不舍得拿原稿去排字,而是誊抄一份发稿,原件被我珍藏起来了。(赵南荣) (来源:新民晚报)
责任编辑:杨笑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