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原先百年一遇防洪标准将相应降至20年一遇,必须提前应对这种变化
本报讯(记者 解悦)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长江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在近日举办的2009年市科协年会金陵水论坛上,专家指出,长江水位正以平均每年1厘米速度抬升,原先百年一遇的洪水水位将相应降至20年一遇,城区排涝也将遭受影响,必须提前应对这种变化。
全球变暖使长江水位每年升高1厘米
南京下关水位观测资料显示,1912年至1999年发生年最高水位超过9米的洪水共15次,其中1950年以前只发生了2次,而1990年到1999年的10年中,就发生了7次。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副院长王腊春教授介绍,全球变暖导致气候异常,降水过于集中,洪涝发生频率大大增加。
与洪涝发生频率增加相对应,长江水位正在不断提高。
王腊春介绍,长江水位上升主要受海平面上升影响。假定温室气体继续按目前情况排放,中科院据此推算的研究表明,2050年,长江口海平面可能上升50—70厘米,长江南京段受此影响,水位将会提高,估计在30—40厘米之间。“这样,原先100年一遇的洪水水位,将相应降至20年一遇,加大了发生洪灾的风险。”王腊春说,在制定防洪标准时,应该充分考虑这个影响,确保防洪工程未来真正能抵御设防洪水。
长江水位抬升使城区排水受到顶托
长江水位的抬升,导致南京地区河湖及地下水出水受到顶托,将对城区排涝造成影响。
王腊春分析,河湖水位及地下水位会随着长江水位的上升而上升,特别是南京河湖的洪水位,在同一频率的暴雨下,会随着长江潮高水位而上升,正是洪水位的不断上升,导致南京城区屡屡受涝。据悉,我市目前排涝模数在每平方公里每秒4—6立方米,“考虑到江水抬升的顶托,排涝能力要不断提高,特别是易淹地区,现在就应该适当提高排涝能力。”
排涝规划要以“24小时降雨量”为计量单位
据介绍,目前我市的排涝标准,是以日降雨量来规划的。专家说,鉴于目前排涝标准下几乎年年淹水,可适当提高市区的排涝标准,把“日降雨量”改为“24小时降雨量”。
专家解释,“日降雨量”是以当日早晨8点到次日早晨8点来计量的。如果降雨从当日晚上5点持续到次日晚上,“日降雨量”只能计算晚上5点到次日早晨8点的雨量,并没有反映实际的降雨量。专家建议,以“24小时”这个动态概念来规划排涝标准:10年一遇最大24小时暴雨不受淹,20年一遇最大24小时暴雨淹水1小时排出,50年一遇最大24小时暴雨4小时排出,这样才能确保城区不会屡屡受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