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产能过剩”说引质疑 新能源真的过剩了?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09年11月19日15:54
  科技部在近期完成的一份内部报告中,对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的说法表示了质疑。

  8月26日,工信部、发改委在其《2009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中指出,太阳能、风能等新兴产业重复建设、无序上马的问题非常严重。

  对此,科技部相关官员和专家经过近一个月的调研,将报告提交到了科技部高层领导面前。知情人士透露,科技部报告得出结论认为,“产能过剩”的判断有失公允。

  新能源是否“过剩”争议不断

  工信部:新能源产能过剩

  以光伏产业基础原材料多晶硅为例,统计显示,至2008年7月,全国16个省仅多晶硅就有33个项目在建或准备动工,进入2009年,自两年前升温的多晶硅投资热中上马的众多项目渐渐完工并进入试产阶段。如果这些项目都按期完工且完全释放产能,中国的多晶硅产量2010年将达到14万吨,接近目前全球市场需求量的两倍。

  另一个典型例子,是风电产业脉冲式的大干快上。截至去年底,国内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已从2004年的6家猛增10倍以上达到70多家,这一数字超过了世界其他国家风电设备厂商的总和;风电的装机容量也从2002年前的46.8万千瓦,迅速发展到1200万千瓦,增长了25倍,是“十一五”规划任务的2倍。

  科技部:官方指的是规划产能

  科技部调研的结果显示,媒体和官方采信的都是规划产能,与实际产能相去甚远。

  在前述50多家多晶硅企业中,实际能够生产多晶硅的仅10余家,实际投入运营的产能更是仅1.5万吨。

  科技部报告得出结论认为,“产能过剩”的判断有失公允,并担心这一论断会误导舆论,影响中国新能源产业的正常发展进程。

  大企业支持过剩论

  科技部专家们发现,支持“产能过剩论”的主要是一些大的企业。这些企业进入行业较早,大都习惯了高利润的生存模式。大量的后来者试图涌入这个行业,势必危及他们既定的利益格局。(广州日报)

  观点:产能过剩风险并非出自市场

  我国新能源产业的产能过剩风险不在于市场,而在于政府和国有部门。政府宏观决策部门需要注意的,是削减政府部门的投资权力,有效遏制国有部门的投资冲动,这才是防止投资过热的有效途径。

  按照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来看,一个产业过剩的标志应该是投资该产业无法获得利润,在发生亏损之后部分企业被迫退出来达到供需平衡。显然,我国的新能源产业并没有处于这种状况。在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好新能源,进入新能源领域之后,新能源产业的利润率确实有所下降。这时候一些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就纷纷游说政府,提出产能过剩论,要求政府限制新的投资者进入,以避免其利润下滑。

  这充分反映了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现状,那就是行业的发展不完全取决于市场竞争,而是受少数部门政策变动的影响极大。而一旦产业发展由政府部门说了算,看似政府在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实际上是破坏市场规则,降低资源配置效率。

  网民:部门打架未尝不是好事

  两个国家级政府部门之间说法不一,谁对谁错显然目前不好下结论,有待独立的第三方进行调查。在我看来,科技部质疑工信部的意义,不仅有利于揭示“产能过剩”的真相,更有利于推进政府部门之间互相质疑、互相监督。

  现在,科技部质疑工信部无疑开了个好头,让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质疑,从公众质疑政府行为和社会现象,上升到政府部门质疑政府部门。

  我们要意识到,政府部门相互质疑有深刻的含义,因为这种质疑的价值在效果上甚至不弱于公众质疑政府的价值。一方面,公众质疑政府产生的效果可能不如政府部门质疑政府部门,像科技部质疑工信部就产生了很大的震撼力,相信工信部必然有回应。

  另一方面,一个政府部门质疑另一个政府部门,质疑的理由更为充分,质疑的问题更有分量。此次科技部的质疑非常深刻,不但指出媒体和官方采信的是新能源产业的规划产能,与实际产能相去甚远,还特别指出,支持“产能过剩论”的主要是大企业,这些企业进入行业较早,习惯垄断高利润模式,抛出“过剩论”是试图阻止后来者。这样的质疑之声似乎折射出工信部此前的有关报告对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的调研不够深入。
责任编辑:杨笑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