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聋儿走出无声世界
来源:
新华网
2009年11月19日17:26
新华网西安11月19日电(记者段博)聋儿4岁半的李逸轩来自甘肃天水,一年前他只会叫“爸爸”“妈妈”。经过一年多康复训练,当记者在陕西省聋儿康复中心见到他时,李逸轩已经能够说出完整的句子。
在陕西省聋儿康复中心主任于辉瑶的眼中,这些配戴助听器的儿童与正常孩子没什么不同。“用助听器矫正听力就如同配戴近视眼镜一样,我们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让他们走出无声世界,能够同正常儿童一样张口说话。”于辉瑶说。
过去人们常说“十聋九哑”,主要是没有条件接受早期治疗,贻误了康复的最佳时机。于辉瑶说:“幼儿时期是接受语言的最佳时机,如果这时候不及时进行语言训练,等到长大后要想开口说话非常困难。”
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我国现有听力语言障碍者2057万,其中学龄前听力障碍儿童近20万。陕西省7岁以下的听力障碍儿童有1.9万。
听力康复不仅仅是配戴助听器那样简单,很多孩子从小失聪,他们对于声音基本没有概念,对于突然听到的一切声响会感到恐惧。在聋儿康复中心,语训老师要培养他们的听觉习惯和开口会话能力,让他们习惯于用声音和语言进行交流,逐步减少对手势的依靠。
语训老师蔡砾洋告诉记者,根据聋儿的听力和语言基础,这里的语训班从易到难分为丫丫、咿咿、娃娃、咪咪、点点、苗苗和果果班。经过专业的语言培训,从高级班毕业的孩子,大多数可以同正常儿童一样正常入学。记者了解到,所有在这里康复的孩子,助听器都是免费赠送的。符合条件的儿童还可以植入人工耳蜗。
成立于1990年的陕西省聋儿康复中心目前已形成了社区指导、听力门诊、语言训练和人工耳蜗项目办等部门。康复中心共有19名专业的语训老师,他们在大学所学的都是听力语言康复专业。
咿咿班的语训老师石凡来到康复中心已有6年,毕业于北京联合大学听力康复专业。她对记者说:“在这里最开心的是能够看到孩子张口说话和家长欣慰的笑容。”与过去单纯进行听力训练不同,这里还设有舞蹈和体育训练科目,培养聋儿的听力与身体协调能力。
康复训练同时使这些聋儿的性格也变得活泼开朗起来。孩子们看到陌生人时,都能主动跑来打招呼。尽管有的孩子说话显得吃力,但他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李逸轩家在甘肃农村,因在发烧时使用庆大霉素导致失聪。在农村及偏远地区,一些抗生素类药物被滥用是儿童失聪的主要原因。于辉瑶介绍说,令人欣慰的是,随着宣传力度加大和人们认识的提高,用药致聋的情况已大幅下降。
对于这里的聋儿来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一次难忘的事情。“我心中的奥运”听障儿童才艺大赛和“奥运精彩我听到”活动,记录了这些聋儿的奥运记忆。喜欢画画的张雨晨同爸爸一起把五个奥运福娃画得活灵活现。7岁的小雨晨已经顺利从聋儿康复中心毕业,进入普通小学就读,前几天还在学校的绘画比赛中获了奖。
于辉瑶告诉记者:“陕西聋儿康复中心成立19年来,建立了以省级中心为指导、市级语训部为骨干、县区为基础的聋儿康复体系。全省已累计培训聋儿1万名以上,举办语训技术培训班培训教师、家长12766人次。今年,陕西省还将为1000名聋儿免费配戴助听器,让更多的聋儿早日走出无声世界。”
点击图片进入官方网站
上网从搜狗开始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