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推公选领导干部的方式被普遍推广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实绩、民意和德才三方面的有机结合,进而避免公推公选中存在的一些弊端,一直是困扰公开推荐选拔干部的一大难题。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开展中,江苏盱眙县注重着力探索与建立公推公选领导干部的科学运行机制,采取一系列措施,对10月下旬以来进行的两场公推公选科级领导干部活动中的诸多运作环节实施“科学攻关”,进行“技术改造”,从而有效地优化了干部选拔“流程”,提升了“入围”干部的质量。
实绩作门槛,“两个一线”见导向 遵循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建立来自基层一线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注﹚等精神,该县把推进公推公选创新、以实绩为依据、向经济一线与基层一线倾斜选拔干部作为组织人事改革、体现用人导向的重要举措。县委全委会研究决定,在2009年度招商引资“百日竞赛”期间招商和项目帮办实绩显著且符合条件的人员中开展公推公选乡科级干部活动,此举设置经济工作实绩这道门槛,打破身份、学历、级别等诸多限制,简化了在启动阶段报名、政审等程序,对当年新引进项目固定资产实际到位资金排名位居全县前列等经济工作业绩突出的,给予“一步到位”直接取得公推公选资格的待遇。同时将招录范围扩展到最基层一线,注重从大学生村官、村党组织书记、女干部、非党干部以及30岁以下的年轻干部等类型中选拔一批副科级干部。
民意定公论,“六大层面”为伯乐 该县将民意构成细分为县级决策层、科级平行层、专家权威层、社会代表层、基层群众层和单位同事层六个方面。科级平行层的218名干部和县级决策层32名领导首先进行两轮公推.演讲答辩环节,既邀请了7名来自上级组织、人事部门的专家权威担任评委,又安排了由省市优秀共产党员、县人大、政协常委、县级以上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老干部等社会各界代表80余人组成了现场观众评委。选手得分由专家权威、各界代表和电视机前广大普通群众三个方面分值组成,比例设定为60:25:15。场外短信支持投票15分,按得票多少名次分档计分,共分5档,每递增递减一档相应增减3分。根据综合得分高低,选出考察人选。为了解被考察人选在工作圈、生活圈和交际圈内的民意,该县还到被考察人所在单位进行测评,对赞成提拔者不到80%的自动落选。
置身大舞台,县内县外“零距离” 10月23日与11月8日,该县分别举行公推公选乡科级、副科级干部人选竞岗答辩演讲活动,全县先后有近3万人次观众收看电视直播,共发送支持短信7399条,县政府网站还对11月8日在县政务中心会议室举行的副科级干部人选公推竞岗答辩演讲进行视频直播,并开通了网络投票平台。当天7个多小时网络直播中,来自美国、日本、韩国、7个多小时网络直播中,来自美国、日本、韩国、新西兰等7国网民参与网络投票189人次,国内21个省市投票4400余人次,留言156条。一位加拿大网民留言道:“我老家是盱眙的。这种网络选拔干部活动要多搞搞,让我们在外游子也能关心参与家乡政治、经济发展,年轻干部敢想、敢干,盱眙多选拔年轻干部,家乡发展肯定会日新月异!”对此,盱眙县委书记蔡敦成表示:“本次网络直播是盱眙县选拔干部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的有益尝试,在今后的干部选拔工作中,县委将认真收集整理各位网友提出的好意见和建议,让由少数人选、在少数人中选干部选拔方式转变为由多数人选、在多数人中选的新方式,以进一步增加选拔干部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两委”作终裁,“用与咋用”分工明 按照“党管干部”的原则,对公推公选“入围”人选最终取舍由县委全委会决定,“用不用”与“怎么用”,县委全委会和县委常委会都有各自明确分工。该县对经组织考核的人选,按二取一的比例提交县委全委会进行票决。在全面听取干部考察汇报后,全委会充分行使干部任用的决定权,解决“用不用”的问题。对经全委会票决拟提拔的9名人选,县委常委会根据其综合素质安排合适的职位,解决“怎么用”的问题。
实行试用制,“"重"观后效”求激励 对于公推公选中脱颖而出的上任干部“"重"观后效”求激励也讲关心爱护,盱眙县在建立公推公选干部能上能下的科学运行机制上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有益的尝试。该县对公推公选出来的领导干部实行一年的试用期。在试用期内,跟踪考察其包抓的经济工作项目和现实表现,不仅要求项目做成做强、做出效益,而且要看德才素质是否胜任职位的要求。试用期满考察合格者正式任用,不合格者重新安排原职级的工作岗位,为选准用好干部再上一道“保险”。(许伟李虹吴小松 余海潮)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