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坝崖,潍县的“小上海”
来源:
人民网
2009年11月20日16:55
人民网潍坊11月20日电 据潍坊新闻网报道 现在的和平路中段,即亚星桥西头以南至胜利西街路口以北,在1954年前是东马道街、东城墙和南坝崖街所在地。具有千年历史的老潍县城区中,南坝崖街曾是最商业化,但又是历史最短的街道。从1934年建设商业街,到1954年初大部分拆除,只有20年。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南坝崖是潍县最繁华热闹的街区。全长544米,花岗岩条石铺砌的平坦街道两旁,商铺楼房鳞次栉比,白天人流如潮车水马龙,晚上霓虹闪烁眼花缭乱,“洋车”(人力车)来往鸣叫,流行歌曲回荡。集购物、餐饮、娱乐、商旅、服务于一街,喧嚣而张扬地处在全城工商业发达区域的中心地带。走进这条街,感觉就像进了黄浦滩上十里洋场,人们戏称它为潍县的“小上海”。设计开发商街
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知县张同达在城东门外白狼河西岸修筑三合土坝后,始有“坝崖”之名,以东门为界分称南、北坝崖。这南坝崖曾是处决犯人的刑场,多年来人迹罕至。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胶济铁路全线通车、清政府宣布潍县开埠,到1920年建设烟潍公路及其后台潍、潍博、潍蒋等公路先后建成,潍县成为山东中东部交通中心。
商埠开放与现代交通,推动外国资本进入与民族资本兴起和经济结构转变,促使潍县经济发生了划时代的巨变与蓬勃发展。实行公路铁路联运后,南关大马路成为交通枢纽,使地处大马路与北坝崖商业中心连接线上的南坝崖显现无限商机。但因低洼狭窄屡遭水患,这里日渐增多的商户皆是棚厦,仅东门瓮城外地势较高处有草房店铺。开埠同年在白狼河拐弯处,靠城墙筑1米多高的石砌平台,建“保安庙”供白狼河神,华山道士崔太保住持。
1932年,洪水冲毁了庙北的一段堤坝,十多户商铺倒塌。县长厉文礼为综合治理城东门外与南坝崖地区,谋划了四项互相关联的建设工程:一是建造城东门与东关庆成门之间跨越白狼河高水位的钢筋水泥大桥;二是拆除东门瓮城,利用拆下的土石改造扩宽南坝崖;三是修建向城里供水的蓄水池、泵房、管道、城上水箱和城内东马道配水设施的“自来水”;四是修建开发建设南坝崖商业街的基础设施。四项工程的资金来源:一是省政府发还1930年晋鲁战争期间县保安会垫借给韩复榘部五十九旅的军费;二是拍卖南坝崖“期地”(设计图纸上扩宽后南坝崖街两侧可用于建房的土地)所得收入;三是城厢门市房的房东捐款。
在设计中广纳博采,如街北端与大桥西头相交处,采用了法国巴黎塞纳河上马塞纳大桥与滨河市场街半平交半立交的设计手法,并在街南口设计一座典型欧洲风情大街门,既实用又增添城区景观。所有工程的施工分段招标,最终潘云亮的“潍县工业工程局”全部中标。
1933年初按计划开工,到1934年8月10日举行大桥(朝阳桥)落成典礼,随后东马道的“自来水”开始供水,南坝崖大街门和路面拓宽铺砌工程相继完工。新落成的南头大街门上,南面书“坝崖大街”北面书“表海雄风”皆厉文礼题署。规划商铺房自南向北陆续开建,建成部分随即开业。整个工程建成启用在全县引起极大轰动,城乡居民扶老携幼成群结队前往观看、体验,盛况空前。1935年潍县拍摄的第一部电影片“潍县大观”记录了当时部分情景。
1934到1948年潍县解放前的14年中,南坝崖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从1934至1937年“七七事变”前,是潍县经济发展的旺盛期。1934年中国北方四大银行(中国、大陆、金城、盐业)联合对全国经济进行调查的结论中,潍县经济列全国第十七位。足见潍县具备丰厚的经济实力,促成了第一次大规模调动民间资本集中投向房地产―――开发建设南坝崖商业街。南坝崖开发成功是全城工商业蒸蒸日上的必然现象。
1938至1945年是日本侵占潍县沦陷时期,推行所谓“大东亚共荣圈经济新秩序”,南坝崖交易频繁仍然热闹。
1946至1948年国民党占据潍县,一切为了内战致使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因国民党军检查严紧,城外居民及外地客商做买卖一般就不去城里和东关了,而到南北沙滩和南北坝崖,城里和东关商业严重萧条时,南坝崖依然商贸繁忙。知名店铺林立
在南坝崖先后开业的大、小商号近300多家,经营过洋广百货、书籍文具、饭店货栈、金银珠宝、中西医药、布匹绸缎、戏院舞厅、工艺绣品、电料电器、镶牙照相等多种行业。街中段偏南路东有大型游乐场“快活林”,大门内场地是白狼河拐弯处南面一片西高东低河崖坡地。许多高大柳树遮天蔽日,风景优美,有可供小吃冷饮、曲艺演出、杂耍表演等的简易设施。马戏团、杂技团曾来演出,日常游人如织,逢集日更是摩肩接踵,著名古迹“铁牛”就在游乐场南面。
在南坝崖的众多商户中,较有名的如:“王万春堂眼药店”,系明皇室后人王庆宇(原姓朱)由京来潍创建,约三百年历史。贺伟斋的“义成祥油磨房”经营有方历久不衰。王念英的“益寿堂药店”别称“虫子阎王”,治疗寄生虫病有奇效,橱窗上陈列着各种人体寄生虫标本,引人驻足。张冠群办的“华北书社”,是潍县当代进步书籍最多种类最全的书店,珍贵的北新版毛边鲁迅著《彷徨》《呐喊》能在这里买到。“兴华文具店”品种齐全,湖笔徽墨、宣纸端砚、派克笔金星笔等应有尽有。郎吉人、李少白合办“辅仁药号”批发兼零售,是全县最大药店。巩希禹的“泰祥号百货店”、李正华的“义丰号百货店”都以服务周到闻名。“鲁东饭店”是康洪奎、秦占瑞、时星九合办,裴鹤亭主厨,以鲁菜为主的大饭店。天津劝业场夏姓老板来开“摩登女子服饰店”,青岛蓝立本的“安琪舞厅”,济南“瑞蚨祥绸布庄”来设分号经营布匹绸缎。“潍县饭店”专营西餐,旅居潍县的西方人常去光顾。卞文贵的“新华堂理发店”、刘玉臣的“美丽美容理发店”、王增利的“双胜理发店”门口都安装圆柱形红白蓝三色斜条旋转灯,门面讲究。孙永川的“恒利银楼”所产金银珠宝首饰行销全国。“潍东货栈”兼营货物运销客商食宿。日商“东亚文具店”,专卖日本产各种文具用品,质优价廉。日本“实业银行”因被抢迁去东关。“新民会服务处”卖日语课本,曾发放油印的“潍县日报”和其他日伪宣传材料。1941年11月8日美英盟国向日本宣战,新民会青年团游行,沿街喊“打倒美英帝国主义”,还去砸了英美烟草公司。1942年在街南段路东建立“潍县县立医院”,院长为陈耿荣,1945年秋国民党接收后改为“后方医院”。抗战宣传阵地
街中段偏南路西中华大戏院由丁叔言1934年兴建,丁玉堂经营的县城最大戏院,京剧名家黄桂秋、李宗义、荀慧生、王永祥等曾来此演出。1937年10月19日陈秉忱等人在这里举行“纪念鲁迅先生逝世一周年大会”,有各界人士和青年学生300多人参加。
“七七事变”后,抗日救亡浪潮席卷全国,这里成了宣传抗日救亡的重要阵地。我党领导的民众抗日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组建“潍县抗敌剧团”,领导者有丁小庐、陈秉忱(后为毛泽东秘书)、陈立先、郭味蕖(后为美术家)、于希宁(后为美术家)、郎益文。团员有谭资聪、郭允娴、郭逵、巩重起、张敦厚、郎丰岗、陈汉章、赵沛如、王学洪、成范五、高小岩(后为书法家)、张汉周、柴茂棠、齐玉凤、高闺媛等三十多人。郭味蕖、于希宁、陈立先都是编剧兼演员。以这里为基地,还到城郊各处演出。所演《血吼》、《黄河岸上》、《血洒卢沟桥》、《打鬼子去》、《放下你的鞭子》等剧目引起观众强烈共鸣。
在戏院演出都是义演,观众购票入场,有时午晚两场也座无虚席,收入全部由“抗敌后援会”转交抗日前线。有一群青年看完午场后自发结队一路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去大马路砸了日商“南信洋行”的办公楼。剧团还为我党潍县县委分发油印的“论持久战”等多种宣传材料。他们以抗日救国为己任,完全自费参加活动,受到县政府及各界支持。在社会上和人民群众的心里掀起一阵阵抗日救国的雄风巨浪。
1938年日本侵占潍县后,对中华大戏院强行管制。1939年由日本和韩国人出资,据说是仿照东京一所新建大剧院,进行了全面重大改造,观众席减为1000人,改为“兴亚剧场”,1945年后改为“明星电影院”。
在“快活林”以南,“泰丰楼饭店”于1934年开业,是北京一流大饭店泰丰楼的分店,经理徐静海照搬总店模式,备有精细瓷器与银质餐具象牙筷箸,桌面铺台布,地面有地毯,电扇电话留声机,暖气和水冲洗手间,门厅有礼仪小姐迎送,可“叫条子”(叫妓女来作陪),是伺候官僚巨富显贵的豪华大饭店,主营西餐京津名菜北京烤鸭等。
1943年,日本驻潍领事野村奉调离潍前,县政警商当局的汉奸头目在此设宴“欢送”。1947年,国民党第二十集团军进驻潍城,其一个军事机关大门两旁写着“升官发财滚出去,贪生怕死莫进来”,而其司令夏楚中本人在调离潍县时还欠泰丰楼400多万餐费未还。
1948年4月23日,我人民解放军解放潍县战役的南线部队推进到城下,国民党兵败前拆毁焚烧所有房屋时,泰丰楼因向放火的国民党兵行贿200万,得以幸免。有了新的名字
1948年4月28日潍县解放,潍坊特别市政府千方百计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和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坝崖街政府立即帮助业户与房东修复被毁房屋。并多次在泰丰楼召开房东与租户协商会议,妥善解决使用和租金等问题。到6月初,除原大戏院外,所有房屋简易修复,大部分商户恢复营业。新组建的“大同剧社”在原大戏院废墟上搭建一个席棚(后改为草屋顶),名“大同剧场”,于1949年初开业演出。泰丰楼则因解放前损失严重,解放后失去传统客源,政府也没有资助,于1948年10月将铺底卖给“泰宾货栈”后停业。
解放后经济迅速恢复并有很大发展。又有一些商户如王雁卿的复立货栈,李锦堂、陈永斌合办同丰药店,以及恒顺货栈、潍县货栈、裕生货栈、美友商店、成记木铺、回力鞋店、重光诊所等30多家先后开业。
谭姓经理的“鸿昌祥茶庄”,在原两层楼基础上加建成三层楼,盛装开业。“快活林”改为粮食市场,此后窑货市、皮毛市等也来这里。市政府管理工业的潍坊市实业公司(后改昌潍实业公司),全市第一个运销合作组织潍坊市群力运销合作社及大华公司贸易门市部、山东畜产公司潍坊支公司、潍坊市职工学校、潍坊市吕剧团等先后陆续建立。“后方医院”旧址成了“潍坊特别市公安局南关市区分局”,后改为“潍坊市公安局第三分局”,又改为“潍坊市公安局第六派出所”与“潍坊市公安局交通队”的办公楼。
因全市经济快速发展,行经本街的人流、车流迅猛增加,使只有7米宽的南坝崖街日渐拥挤,成了制约发展的“瓶颈”。
1953年春,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的第一年,市政府作出了根治洪水危害,改善市中心地区交通状况的决定,市长刘圣清亲任工程总指挥,李守真任副总指挥。整个工程包括三项内容:一是拆除城东门与钟楼及东城墙和南坝崖街规划拆除的房屋。利用拆下的土石,兴建新白浪河西岸石坝。二是将南坝崖路面垫高2至3米,以达到与若飞桥(现亚星桥)西头路面相平。三是建设一条以原东城墙基础为中心,占压东马道和南坝崖两街路面的南北宽阔大道。当年秋开始准备,南坝崖路西和路东“快活林”以北全部商户的搬迁于12月底完成。1954年初开始施工并命名即将建设的新街为“和平路”。至此,“南坝崖街”成为历史。
如今,在昔日南坝崖地带,一座崭新的从地下到地上,多功能立体化现代综合服务大型工程及“白浪银帆”商务建筑群正在兴建,它将与已经园林化的白浪河沿河景观、南北两端宏伟美丽的彩虹桥、亚星桥组成一组绚丽壮观的潍坊新貌。(丁永恩)
上网从搜狗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