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万象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名师心语:读书≠读教科书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9年11月20日17:05
  现在,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缺乏阅读欲望,没有阅读冲动。不想读而导致不会读,不会读而导致厌恶读。

  教科书崇拜使得阅读的范围越来越局限于教科书。读书成了读教科书,对教科书的迷信和对包括经典阅读在内的其他阅读的漠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妨总结一下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十几年的阅读状况,我们很容易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阅读教学中存在大量陈旧的、狭隘的、甚至是错误的内容。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一贯制的教科书,以不变应万变,本身的局限性已经显而易见,更何况教材本身还受到各种现实、历史、文化及其他因素的制约。

  二、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低水平重复甚至无效劳动,总体上趋向保守,没有活力。将小学、初中和高中的课文排列起来看,除了文字上还有个粗略的难度与层级序列,思想内容基本上在一个平面上反复。课文不仅充满了低水平的说教,而且是十几年一贯制的说教。不同的课文说的都是一个腔调,不同的教师讲的也都是一样的大道理。如此唠叨的阅读怎不招人生厌?看法国高中会考的作文题目和美国的语文教材,特别能让人感到我们教材的幼稚与保守。法国会考(文科)的两个作文题目是这样的:1、“我是谁?”这个问题能否以一个确切的答案来回答?2、能否说:“所有的权力都伴随以暴力?”我估计,这样的问题恐怕是绝大多数中国学生想都想不到的。18岁的高中毕业生在思想眼光和心智水平上究竟与初中生有多大不同?最近由同心出版社出版的《美国语文》,也让我们见识了这个国家的文化气魄与能量。教材按照文明史的线索编排,充分体现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与研究性,多元化的思维与个性化的思想贯彻全书。可以想见,这样的教材对于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与文化认同,对于培养现代的公民和自由的个人,都奠定了一个起点很高的基础。

  有什么样的阅读就有什么样的眼光,有什么样的阅读教学就有什么样的学生。

  三、教科书崇拜容易导致围绕教科书的精讲精练,这也是目前普遍存在的繁琐主义和技术主义的根源之一。教的是这几篇文章,考的是这几篇文章,不去反复折腾它,还能干什么?

  与此相对照的,是对于经典阅读的漠视和对于“时文”的轻视。美国教育家巴格莱说:“教育是传递人类积累的知识中具有永恒不朽价值的那部分的过程。”(《教育与新人》,巴格莱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珍惜经典,敬畏历史,应该是一个现代人的基本理念。粗俗的进化论者总认为昨不如今,今必胜昔。其实,有些文明成果是一次性的,后人是永远难以企及的。比如庄子与屈原的浪漫主义,李白与杜甫的古典诗歌;《红楼梦》的博大精深,鲁迅的犀利与深刻。阅读这些经典,可以增进学生对文明的敬畏之心,增进生命的历史感与纵深感,从而自然地将自己融铸进文明进化的链条。经典阅读具有独立的永恒的价值。放弃了经典阅读,就等于放弃了阅读中最高级和最有品位的部分,就等于摘掉了皇冠上的明珠,荒废了花园里最美丽的玫瑰,阅读由此而变得浮躁和轻薄有余,大气与恢弘不足。

  当下的阅读教学将经典阅读当作分外之事,或根本无人问津,或作为奢侈品装点门面,在不经意间将半壁江山给丢了,剩下了个残缺不全的阅读教学,作为“例子”的教科书倒成了语文阅读的唯一内容,一跃而成为反复解剖和训练的“经典”,成了阅读的“终极对象”。这是很可悲的。 (来源:新闻晚报)
责任编辑:王雪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