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井前,白国周(前中)与工友一起在全家福前进行安全宣誓。 |
记者 马禄祯 煤矿生产中最危险的岗位是开拓掘进岗位。但有这么一个煤矿掘进工,在22年间没有一次磕伤、碰伤,累计带过的230名矿工和培养出的13名优秀班组长以及他们带领的班组,均未发生过工伤或事故。
这个人叫白国周,中平能化集团七星公司开拓四队开拓班班长。
能把距离死神最近的区域变成安全区域,这得益于白国周本人和他的“班组管理法”。
“安全生产每个环节都要上心”
有资料显示,我国煤矿安全事故中,89%是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
而“白国周班组管理法”的特点之一,就是始终坚持“安全第一”,坚守安全管理制度,坚决做到不违章指挥,同时严格要求和监督班组成员遵章守纪、规范操作。
白国周和他的班组成员,每年下井在350次以上,但每一次下井之前、下井之后,所有程序他都认认真真地执行。
班前会的安全宣誓、看全家福,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白国周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但他每次都庄重且认真地做。
“这既然是制度、是规定,我们就应当不折不扣去执行。因为它能增强矿工安全生产的责任感。”他说。
在273米深的井下,每次当班,他都要先查找安全隐患,这一做法后来被总结为“班前检查不能少”。
这也是他的习惯。每次到工作现场后,他总是从风门、绞车、轨道、耙斗机到工作面,依次检查一遍,能处理的就当场处理,一时处理不了的,就用粉笔留个言,通知工友们到岗后先处理隐患再开工。
仪器上、水泥板上,诸如此类的“粉笔留言”随处可见。如,“新道,绞车滚筒螺丝松了,处理后再开车”;“广辉,顶板有空顶,马上处理”。久而久之,工人们也养成了到岗先找“粉笔留言”的习惯,把班长查出的隐患处理掉,再开始干其他工作。
“安全生产每个环节都要上心、细心,来不得半点侥幸。采煤过程中,细节决定生死。”白国周经常这样告诫工友们。
一次快下班的时候,白国周发现一根锚杆打得不合格,要求返工,可是现场没有短钎子,需要到附近的三分队去借,一来一回要用半个小时。有工友说,一根锚杆也坏不了多大的事。喷进去后别人也看不到,就别再费事了。白国周对大伙儿说:这样做,就给咱矿上留下了一个隐患,不定啥时候就会出事儿。在他的坚持下,他们借来工具重新打锚杆,达到要求后才升井。
七星公司党委书记许金魁说,白国周是个“有心人”:从不放过一个细小安全隐患,并在实践中总结出“班组管理法”,提炼出简单易懂、便于操作的“六个三”:“三勤”、“三细”、“三到位”、“三不少”、“三必谈”、“三提高”。
“像‘三勤’就是勤动脑、勤汇报、勤沟通。它要求矿工要勤于分析井下情况,对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经常与队领导沟通,与上下一班的班长沟通,与工友沟通,以便在出现安全隐患和问题时能及时处置和化解。”老许解释说。
“他天天都坚持把这些管理方法运用到生产现场的每一个环节,坚持不懈抓落实,创造了一个个安全生产奇迹。”老许说。
“班组长必须是生产上的行家里手”
白国周认为,矿工活不仅是个力气活,更是个技术活儿。现在,井下生产机械化程度高,要求班组长在技术上必须是一个行家里手。
1986年,白国周到七星公司当了一名农民轮换工。师傅李翼德讲的一个事故,让白国周至今难忘。
一天,李翼德和一名工友一起干井下巷道发碹的活儿。顶棚戴帽工作完成后,他们就开始清理岩壁和砌墙。按规章要求,挖2米岩壁,要砌1米的墙。但那天为了省事,也为了加快进度,他们一次挖了1.5米的岩壁,结果还没来得及砌墙,顶棚突然坍塌,那名工友当场被砸死。
白国周明白了师傅的用意:要想干好井下工作,必须首先保证安全。要想保证安全,必须学习专业知识,学习安全规章,并且坚决按规章干活。从那以后,他处处留心,边干边学。
一次,一个老工人手扶风钻在岩壁上轻松打眼,好奇的白国周就想试试。谁知,看似十分“听话”的钻机,他扶了不到两分钟,钎子就被卡住,耽误了半个多小时的生产。
第二天,白国周就跑到书店买了几本矿井掘进方面的书,下班后就坐在屋里看书。到了晚上,怕打扰同宿舍的工友休息,他就在台灯上搭条深色枕巾。学习“卡壳”时,他记下来,向技术员请教,并在老工人的指导下验证。
很快,白国周就系统学习了绞车、电车、耙斗机等10余个工种的操作原理,在工作中独当一面。上班不到一年,白国周就当上了开拓班长,成为当时七星公司最年轻的班长,先后获得中平能化集团“技术状元”、“首席技工”等称号。
当上了班长后,他又自我加压:自己学得好,只能当一名好工人;带领全班职工把技术都学好,才是一个好的班组长。他常常对工友们说:“井下干活,不光要会干自己的活儿,还要做到哪儿缺人,马上就能补上去。”
白国周班组有个职工叫任玉东,刚上班时认为煤矿技术没什么学的,都是下力活,谁都会干。白国周就专门找他谈心,鼓励他学习。任玉东很快变得勤奋好学,不但学会了开电车,还学会了开绞车、开耙斗机。
如今在白国周班组,15个人中,有9个人拥有三个以上岗位的操作证。几年来,在公司组织的比武中,白国周班组有7人次夺得前三名,班组的开拓进尺、安全质量、成本效益等多项指标始终处于公司前列。22年来,白国周班组掘进、维修井下巷道近万米,工程质量全部达到优良级,职工收入也大幅提高。
“我这一辈子绝不违章,也绝不让职工违章”
“出了事,别说挣钱,连幸福都没有了。”这是白国周刚上班时,老师傅为他上的第一堂安全课。
白国周给自己立下规矩:“我这一辈子绝不违章。”当了班组长后,这条规矩变成了“我这一辈子绝不违章、也绝不让职工违章。”
他说:“组织上把班长的指挥棒交到我手里,同时也是把十几号矿工弟兄的安全交到我手里。这是对我的莫大信任,我要对得起组织,对得起朝夕相处、亲如手足的弟兄,更不能辜负每个弟兄家庭中那一颗颗期盼、信任的心!”
事实证明,白国周这规矩可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而是不折不扣地严格执行。在任何情况下,他都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坚决做到不安全绝不生产。
祁广辉是白国周班组的工友,2008年到七星公司上班。
说到亲历过的两件事,祁广辉感慨:“别看白班长脸上总挂着微笑,说话声音也不大,但在安全生产方面,他有时候严厉得也会让你哆嗦。”
有一次,队里安排祁广辉在通风下山的平台上推车。为图省事,他和两名工友把保险绳搭在矿车上,却没有把上钩。白国周看到后,大声吼道:“有十来个兄弟在下面干活儿,如果车跑了,会是什么后果?”
升井后,白国周不仅在班前会上批评了祁广辉,还罚他50元钱。
去年5月底的一天,祁广辉上午在老家收完麦,下午匆匆赶回要上4点的班。他上完这个班就可以拿到保勤奖了。如果不上,奖金拿不到,还要扣除工资的20%,里外一算就是五六百块钱。
开班前会时,白国周发现祁广辉连打哈欠,没有精神。问明情况后,就对他说:“你精神不好,又过度劳累,先回去休息,等养好了精神,明天再上班。”祁广辉恳求说:“白班长,咱出来不就是为了挣俩钱嘛。我家在农村,这五六百块可不是个小数呀,你就让我上班吧。”但白国周坚决地说:“挣钱再多,没有安全有啥用,这个班你绝不能上!”
祁广辉因这一决定少拿了几百块钱,一度好长时间都不搭理白国周。但白国周坚持说,精神不好是个大隐患,与生命相比,其他的都是小事。别说几百块,就是再多的钱,也买不来一个家庭的幸福,买不来一个工友的平安。
开拓四队队长郭留旗说:“班里的人几乎都被白国周批评过,但没有人恨他,相反还个个感激他。他们认为,铁面无私才是对他们的负责。”
就这样,在煤矿生产最危险的岗位上,白国周创造了安全生产的奇迹。他先后带出13名优秀班组长,带过230名矿工;这13名班组长所带领的班组以及这230名矿工,从未发生过任何工伤或安全事故。
“当班组长,就要和大家心贴心”
井下矿工中,大部分为农民工,他们往往为挣钱而忽略安全生产。
如何让他们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白国周认为单靠管理还不够,还要构建和谐班组,让大家心贴心,成为一家人。
他说:“大到国家、社会,小到单位、家庭,都离不开和谐的环境和氛围。有了它,很多事情能事半功倍;缺了它,很多事情只能是事倍功半了。煤矿的班组建设也一样。”
为此,他创造了“班组管理法”中的“三必谈”: 发现情绪不正常的人必谈;对工作中受到批评的人必谈;每月必须和全体工友聚在一起谈心。
白国周说:“矿工们情绪不好会导致精力不集中,容易发生事故。通过‘三必谈’,可以使他们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工作,提高安全生产注意力。”
刘应伟是白国周班组副班长,此前曾因感情受挫而情绪低落。白国周鼓励他,“只要好好工作,一切都会再有的。”为调整他的情绪,白国周当着全班人的面和他相约:如果当月上够保勤班,就请他和大伙儿“撮”一顿。从此,刘应伟月月完成工作量,还当上了副班长、重组了家庭。
一次井下施工时,因后方装车任务比较重,白国周就临时调一名工友到后方装车。这名工友当时很不乐意,认为是在刁难他。白国周就主动和他一起去装车。升井后,见他心里的疙瘩还没解开,吃饭时又专门叫上他,边吃边聊。最后这位工友说:“班长,我本来心里有点不情愿,你这一说,啥也没有了,放心吧!”
“挖煤是个辛苦活。我是一名班长,要带领大家把艰苦的工作干得有滋有味,就要把十几个工友团结得像一家人。我虽然做不了什么大事,但对我们班里的人,我都要关心到。”白国周说。
矿工祁光辉到白国周班组工作不到两个月,就得了眼病,连续3天无法上班,身上的钱也快花光了。白国周和工友们凑了300多元钱,帮他看好了病。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两年了,祁光辉每次提起,仍然感动得直掉泪。
白国周对班里15名工友的家里情况了如指掌,谁家有事,他就约上大伙去帮忙。班里的15个“小家庭”,如今成了一个“和谐”的大家庭。大伙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生活上互相关心、工作上互相帮助。
“井下生产战线长、任务重,一些安全隐患需要相互提醒才能及时发现,如果工友之间不团结,各干各的活,看到安全隐患也不说,就容易出事。”白国周说。
“白国周班组的职工亲如一家,形成了安全生产的整体合力。”中平能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建生曾做如此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