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广客运专线广州北站,一列和谐号列车停在站台 本报记者 陈文笔 摄 |
武广客运专线示意图 |
颠覆时空观念迎接高铁时代
文/本报记者 曾 颂
长沙晚报记者 苏毅 武汉晚报记者 左洋 实习生 李青青
网络支持/金羊网
运营里程达1068.6公里的武广客运专线,按计划将于12月20日投入试运营。届时,时速350公里的列车将使广州至武汉的时间由10小时缩短到3小时。
唐朝诗人李白对长江的描写,如今可以嫁接到现代高速铁路上:朝辞广州,千里外的武汉一昼即可往返;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车”已过万重山脉。武广铁路将颠覆人们旧有的时空观念,由此引发的经济、社会、文化变局,亦将在今后的岁月里缓缓展开。
这是世界上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无砟轨道长大客运专线,也是目前我国铁路现代化最新成果的集大成者。将从根本上解决京广铁路武广段运输能力紧张的问题。
本报与《长沙晚报》、《武汉晚报》携手组成联合采访组,深入武广铁路建设的台前幕后,为您揭开它的神秘面纱。今日起,本报将陆续推出“武广来了”系列报道。
建设背景
京广线难堪重负需另辟蹊径
城市群崛起需高铁配套
“武汉到广州新建一条铁路的设想,在铁道部的‘九五’规划里就有了。到了2003年,各方觉得技术条件已经成熟,就开始积极呼吁推进武广线的立项。”接受采访时,湖北省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祖建回忆道。
在2003年3月的十届全国人大会议上,由时任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的林树森牵头,3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希望国家尽快修建京广客运专线武昌到广州段。湖南、湖北代表团也不约而同地提出同样议案,各方热切期盼武广客运专线的诞生。国务院对议案十分重视,次年就批准了可行性研究报告。
当时,中国高铁已迈出试探性一步:2003年10月,由中国自主研究、设计、施工的秦沈铁路客运专线开通,设计时速达200公里,在养护维修上采用公司化的资产经营责任制的管理模式,这一体制也是后来客运专线运营模式的雏形。
修建武广高铁的最直接原因是既有线路饱和。
广州至武汉段属京广铁路,是全国最繁忙最密集干线,其客货混跑的模式成了铁路发展的瓶颈:客车要提速,货车要重载慢行,二者互相干扰。据测算,京广线每开行一趟客车就要影响两趟货车的运输。
春运期间矛盾最为集中。在外来工集中的珠三角,京广线客车运能挖尽仍无法满足庞大的客流需求,货运更是“一辆车都发不出去”;武汉同样吃紧,“春运期间,只有通往港澳的两趟鲜货货车能通行,其他货车就算发出去也常常在路上停下,不知哪天能到。”王祖建说。
武广线的开通,将使原有路网的货运潜力得到释放。据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何邦模估计,京广线客运负担分流到武广线后,货运能力可增长不止一倍。
修建武广线的另一个背景,是中国“城市群”在经济地图上的崛起。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员董焰表示,过去中国经济发展主要以城市为核心,但近年来区域经济发展很快。“城市群”作为一个整体渐渐浮出水面———珠三角、长株潭纷纷启动一体化进程,各区域也开始规划城际轨道网。
城市群的崛起以及城市群之间的交通需求,意味着以短途运输为主的公路已不能跟上形势,运载量小的航空运输也难完成新的使命,高铁应运而生:一趟动车组以载客600~800人计,等于10辆大巴客车或者3架客机,单位载客量所占用的土地、消耗的资源更少;此外,在能源供应日益紧张、油价不断上涨、环保压力不断增大的趋势下,以电能驱动的高铁更适应时代需要。
城市群的崛起,需要高铁网络的配套。根据规划,未来三年国家将投资1.3万亿元建设“四纵四横”的客运专线;到2020年,中国每小时200公里及以上时速的高速铁路,建设里程将超过1.8万公里,占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的一半以上。比起有数十年高铁建设经验的日、法、德等国,中国高铁可谓后来居上,将用短短几年走完其他国家半个世纪的发展路程。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黄强曾断言:“到2012年,坐火车像坐公交车一样随到随走,基本上每个人想上哪就上哪。”
攻坚克难
纵贯三省跨越南岭难度最大
武广培育高铁建设主力
武广客运专线起于杨春湖畔的新武汉站,经咸宁、赤壁、岳阳、长沙、株洲、衡阳、郴州、韶关、花都,抵达番禺钟村镇的新广州站,纵贯鄂、湘、粤三省。国内几乎所有大型铁建单位都“抢”到了项目———大家都清楚,这场大会战是一次绝好的练兵机会,从中获得的经验可为日后更多、更庞大的高铁工程提供参考。
由于客运专线要保证列车高速运行,线路走向要求尽量取直,武广线转弯和上下坡的幅度极小———在华中平原,修建这样的线路较为容易;但在重峦叠嶂的湘南粤北,难度陡然增加。
“铁路从湖南郴州往南跨过南岭,山水险恶,条件艰苦。”参与建设的中铁二十五局项目经理冯正对记者说。
2007年元月冯正带队进韶关深山,把重型机器拆成单个30多吨的构件,前拖后推才运到工地。入驻后发现当地竟没有水喝,“前3个月都只能从韶关运水。后来打到第5口井才找到水源。”
即使如此,冯正仍觉得铁路建设比以前先进多了:“修武广铁路的队伍里,很多人的父辈都修过衡广复线韶关段。当时哪有什么重型设备,全靠人肩挑车推;物资也紧缺,造桥时常常发现水泥、钢材不够用。”
由于线路力求取直,修路时不免“逢山开隧道,遇低建大桥”,武广线仅韶关至花都一段,就设计了39座大中桥、特大桥,以及20座隧道、2座框架桥和1座公跨铁桥。
“梅村特大桥”是难度最高的一段:桥下就是京广铁路,双线交汇处,桥腹离既有线高压接触电网仅有两米,建设者的任务是把重达3100吨的“三跨连续梁”挂在京广铁路上方,任何一点差错都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是京广大动脉断流。
全线电网柱的施工要求也异常严苛:每根柱子中心落点的误差不能超过1毫米,柱子与铁路中心线的夹角误差不能超过1度。项目总工李进荣解释:由于列车运行速度太快,车体周围能带起强劲的“小台风”———若电网桩柱施工不够精确,或者电网与柱体的螺丝拧合不够紧密,有可能被列车“刮”倒。
“武广线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以后就构成中国高铁建设的主力军。”李进荣说。中铁二十五局的项目核心人员均在30岁上下,有的更是“80后”,他们掌握的技术已远比父辈先进。施工完成后,冯正马上投入厦深铁路的工程,而李进荣则进入珠三角城际轨道的建设前线。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