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广州大笔残疾人就保金不知去向 被用作基建(图)

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2009年11月25日14:48
残疾人就业困难,在广州,一些残疾人当起“搭客仔” (新快报资料图片)

  广州为何大笔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用在了基建

  2004年—2007年支出3.2亿,其中与基建有关的1.85亿,有关方面称“使用非常严格”

  本报讯 记者陈晓璇报道:广州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究竟花在何处?最近,市审计局首次在其官方网站公告去年对财政性资金绩效审计的结果。值得关注的是,数量庞大的广州市本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残就金”)并未公布。许多企业缴纳了这笔钱,为何未见其用途公布?对此,本报记者进行了探寻。

  疑问:逾七成“残就金”花在哪里

  按照广州市1999年起实施的政策,用人单位需按不低于上一年度平均在岗职工人数的1.5%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若每少安排一名残疾人,那企业就得交钱,每年按上一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标准的80%交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这样算起来,广州历年来这笔保障金应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但其使用却未见公开。不少缴费企业呼吁:“残就金”该晒晒太阳了!

  记者从市财政局提供的数据获悉,2004年至2007年广州市本级“残就金”征收入库合计约4.3亿元,支出也达到了3.2亿元,支出的钱花到了哪里呢?

  据统计,支出的金额涉及100多个项目,用于职业技能培训和劳动就业的有7550.28万元(其中基建有5123.10万元),而不是直接用于残疾人培训、就业的钱,就有24412.03万元(其中基建支出13446.64万元),占总支出的76.38%。

  市审计局在首次绩效审计评价时对此指出,广州本级“残就金”在对残疾人的职业培训、促进就业方面有成效。但支出结构不够合理,用于职业技能培训和劳动就业方面的支出偏低,此外,还偏离规定的支出,投入了基建项目,建立贫困残疾人慢性病医疗保险基金投入的资金也未能发挥作用。

  解释:自建基地安排残疾人就业

  为何许多残疾人就业难,“残就金”却没有直接用在他们身上呢?市残联有关负责人解释,“残就金”的使用非常严格,也并不在残联手中,而是存于市财政的专项资金账户。用于残疾人的培训、就业、康复等的一分一毫,都通过市财政的“残就金”专项资金的预算,审批后方可使用。单从培训、就业等方面的支出来看,使用率是很足的。但是在支出中占最大部分的是基础设施。一旦这部分资金没用,就会影响整个资金使用率。比如在2006年,市残联做了一个工业基地的预算,大概需3000多万元。但由于工程审批手续拖延,耽误了资金的使用。“这笔钱纳入预算却没用,使用率就低了,但没有用总比乱用好,这是暂时性的,一旦项目批下来,资金投入了使用率也就高了”。

  在“残就金”的支出中,基建支出占了很大比例,这是否已经偏离其初衷?对此,该负责人表示,由于很多企业不愿意接收残疾人,“按比例分散安排残疾人就业”很难。无奈之下,只能尝试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那基础设施投入肯定要的,这也属于有关规定中的“直接用于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其他开支”了。

  市残联还补充说,向企业征收“残就金”并不是目的,而是保障残疾人就业的手段。企业若主动招聘残疾人,一来不用缴纳“残就金”,二来也可让残疾人能就业,这是最愿意看到的局面。

责任编辑:林斯娴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