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防护工程研究取得突破 攻克数十项难题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09年11月25日15:25
中新网北京11月25日电 题:解放军防护工程研究取得突破 数十项技术难题被攻克
作者 赵杰 黄睿 陶社兰
6年间,11人组成的研究室,共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3项,4人荣立二等功,4人次被评为“总参优秀中青年专家”,——这组数据来自总参工程兵某研究所第一研究室。
这个团队缘何连续多年攻克数十项防护领域技术难题?研究所政委朱洪光说,一条根本经验就是始终紧扣国家和军队战略需求,始终瞄准国际学术前沿,走自主创新之路,不断攻克核心关键技术,努力在高科技领域占领一席之地。
前瞻视野催生创新理念
“创新是科研室持续快速发展的动力源泉,前瞻视野则是开启思想创新之门的一把钥匙。”研究室主任王安宝接受记者访问时表示,搞不清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也就瞄不准技术领域的最前沿,抢占不了解决问题的制高点。
高技术精确制导常规武器粉墨登场之初,该研究室敏锐地认识到: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精确制导常规武器的命中精度越来越高,侵彻能力越来越强,将会对防护工程构成不同程度的威胁。随后发生的几场局部战争印证了他们的观点。
自那时起,这个研究室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杨秀敏,高级防护专家史维汾、侯岳衡为主体的团队广泛收集相关资料、调查了解情况、剖析研究规律,结合我国防护工程现状,针对各种破坏效应,详细规划26项研究课题,勾勒出了具有前瞻性的设计蓝图。
“事关防护工程的研究课题,不具备前瞻性决不允许立项。”某防护工程建设之初,课题组成员敏锐地思维预测到将会运用钢筋混凝土无梁板结构爆炸作用下的动力性能,那时尚未见过这方面的报道,更谈不上针对性的设计方法和加固措施了。专家组迅速做出决策,立即上马该研究课题,经过4年攻关,解决了无梁板结构设计的核心难题,课题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这个研究室以自己的学术追求和设计水准完成了诸多研究课题。“走一步看百步,重要的是立足现在看长远,他们经过多项课题历练,扑捉课题前瞻性富有独到建树。”该研究所副所长吴向阳向记者介绍道。
聚贤集智夯实创新根基
“数学模型介入可能更好些。”“应该删减第二道程序中的3小程序。”“要尽快在试验效果上找到实质性突破。”这是该研究室诸葛亮会上大家进行讨论时的情景。
在每月特有的诸葛亮会上,研究室成员在听取各个课题研究进展情况,从课题突破点、研究途径、试验方案、关键技术到成果创新,都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邓国强,话语不多,最大的爱好搞科研。杨秀敏院士心仪编制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冲击爆炸模拟计算程序,是防护工程相关课题研究的必备软件。那时国内相比较而言起步稍晚些,各项技术参数不健全。怎么办?必须尽快自己研发。杨院士力排众议,坚持课题上马,重担落在邓国强身上。
从预研立项到课题鉴定参加评奖,前后历时整整10年。邓国强不负众望,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最终建立了冲击爆炸三维计算理论框架,编制了56万条语句大型计算软件,组建了分布式并行计算集群和可视化集群,为常规武器破坏效应研究提供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值模拟平台。付出就有回报,邓国强现已被评为高级工程师,先后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
“一个研究室要攻克创新型课题,一个课题要具备创新型元素,首先本身要拥有创新型人才,这是第一位。”研究所政治部主任张建华对课题研究和人才建设有精辟见解。他表示,肩负创新型课题,人才是关键;创新型课题的核心,就是要拥有创新型人才。
目前,这个研究室形成了一支包括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4名著名防护专家、5名博士、4名硕士在内的结构合理、学术造诣高、团队攻关能力强的科研创新队伍,相继取得了一批高水平成果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为解决国家和军队建设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
使命任务牵引创新实践
打造一流团队,瞄准前沿课题,设计顶级盾牌。这是该研究室科研人员面对信息化条件下军事变革喊出的口号。
胡金生所在的年轻骨干课题小组受领某项重点课题研究发现,炸药爆炸只有几个毫秒,结构响应时间有几十个毫妙,高速摄像机无法记录。而高性能热像仪响应时间为2个毫秒,可以用热像技术记录结构响应过程。他们大胆提出借用热像仪做试验。
这个研究室专家组仔细分析试验方案可行性,当场拍板:为了能攻克难关冒险一点试验也要做。第一次由于天气和场地原因,热像仪扑捉到了响应但不清晰。经过缜密分析后进行再次试验,试验结果很成功。
还是这个课题小组,受领某项紧急重点课题,涉及到冲击震塌和爆炸震塌两个方面,国内外同行认为两者没有联系,只能分开研究,得出的结论千差万别而无法应用。小组成员胡金生在摸清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数值模拟计算发现两者的某些关键环节相似,找到了其内在联系规律,从而解决了计算难题,课题获得了2007年度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使命任务牵引固然十分重要,大胆创新实践也不可或缺。杨科之所在科研小组负责某项事关国防和军队某领域发展的重点课题。经过长时间的调研和思考,他们创造性地提出一项在多数人看来土得掉渣的衰减冲击波的方案,所用材料没有先进性,操作也没有技术含量,更谈不上方法科学性。院士专家和室领导看完杨科之模型设想和模拟计算后,坚定地支持课题组的探索。
事实证明这是个非常有效的方法,上级领导和专家们在试验现场看到测量数据后,一致认为:这个成果应用后,一个工程就可以节省几千万元的建设经费,操作十分简便,可以就地取材,经济和军事效益十分显著。
团结协作推动创新发展
2007年6月,某项防护技术研究课题由于时间紧,课题组感觉已经没有时间再进行修改了。杨秀敏院士坚决不同意上报,他认为课题成果精华没有凝练出来。于是杨院士带领大家连夜逐字审查,将400余页的研究报告删减到了200多页,报告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批注。最终该课题成果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现代科学技术的复杂性注定单打独斗已成过去式,重大科研成果的取得,往往需要强有力的科研团队密切协作来完成。”这个研究室的第二课题小组按照任务书完成了某课题既定目标,研究室专家组审查后坚决要求课题负责小组摸清冲击震塌和爆炸震塌之间的内在关系。
专家们和课题组一起翻阅相关书籍、查找详实资料进行模拟计算,大大提高了该课题创新含金量,也毫无悬念地被评为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正是研究室全体人员团结协作、严谨求实的精神,使得课题创新点频出,在评奖时令评委们耳目一新。
6年前,王安宝由一名普通科技干部被直接提拔为研究室主任。上任之初,他给自己明确目标:领导既是指挥员,也是战斗员。要带出一支团结协作、集体攻关的创新团体,要像普通战士一样冲锋陷阵、率先垂范。
创新离不开协作,协作才能带来创新。由此,他们开创出独具特色的“团队创新模式”。即:打破编制小组框框,打破不同专业界限,形成融合技术特长、瞄准学术前沿的科研创新团队。目前在院士专家带领下,这个研究室充分发挥团结集中优势力量,攻克了多项科研难题,填补了近10项相关技术领域空白。
“军事变革给研究室创新发展提供了条件,我们将攻关科技难题,攀登军队科研的更高点,为国防建设事业贡献力量。”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卫东对这个研究室的未来做了这样的展望。
上网从搜狗开始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