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种业集团纷纷抢滩中国市场
来源:
新华网
2009年11月28日10:45
新华网广州11月28日电(记者陈先锋 吴涛)作为全球第二大种业市场,中国正吸引着跨国种业巨头抢滩登陆。中国数千家大大小小的种子公司将与他们建立起形式多样的合作和竞争关系。
11月25日-27日,在广州举办的2009中国国际种业博览会上,美国先锋公司、孟山都公司、瑞士先正达、德国巴斯夫等跨国种业巨头纷纷占据着主要展览位置,为人们带来了既熟悉而又陌生的玉米、番茄、西瓜等展品。
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邓光联说,目前,全国有49家持有效证照的外资企业,包括独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等各种类型,外资进入步伐加快。
从具体作物种类看,美国转基因抗虫棉品种曾一度占据国内市场份额80%以上,但目前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虫棉品种已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自2000年至今,外资企业在中国共审定玉米品种84个,占3.05%,尽管总体市场份额不大,但一些品种推广速度很快;在蔬菜种子市场中,“洋品牌”占据新、奇、特品种市场,控制50%左右市场份额,利润占到80%以上。
“我们的业务在中国发展良好,这是因为中国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国家,农作物种植面积大,老百姓用了这些高产的种子,就会进一步扩大需求。”西班牙艾诺斯种业技术(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尹淑萍经理说。
据统计,中国种子市场份额已从2001年的200亿元增长到目前的500亿元左右,并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种业市场,而未来10年增长潜力更为显著。这必将吸引更多的跨国种业集团迈进中国市场。
外资企业不断布局中国种业市场,也让中国种业看到了自身的差距。“与国外种子公司相比,目前中国种业企业普遍存在科技创新能力低、经营规模小,管理水平差、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刘平说。
刘平说,育种是种业企业的生命,品种权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但中国的种业企业,多以产、销为主,育种的材料、人力资源不足。资料显示,中国拥有科研能力的种子企业不到总数的1.5%,科研经费投入平均不到销售收入的1%,而目前世界种业巨头研发普遍在8%以上。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经营规模偏小,市场竞争弱。2008年中国种业上市公司登海种业、隆平高科、敦煌种业、丰乐种业全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17亿元、10.91亿元、11.1亿元、9.41亿元。“美国杜邦先锋公司和孟山都公司2006年的营业额就已经分别达到了27.81亿元和40.28亿元。”刘平说。
“目前,中国还是需要与这些掌握先进种业生物技术的跨国企业合作,毕竟国外种业比我们多了数十年的积累。”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田冰川说。
“在国外种子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并在一些品种逐步取得市场优势的情况下,国内种子企业一方面努力发展自有品种,一方面与国外企业采取技术合作方式,争取获得其他国家的优良品种和育种技术,提高国内种业的竞争力,希望在合作中使中国种业良性发展,逐步壮大起来,进而保障好中国粮食安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徐小青说。
上网从搜狗开始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