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聋哑儿童插上梦想的翅膀--走进古田聋哑学校
来源:
新华网
2009年11月28日12:40
新华网福州11月28日电(记者许雪毅)“虽然我们有眼睛,但是看不见;虽然我们有嘴巴,但是说不了。是古田聋哑学校,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丰富多彩。”13岁盲童陈思(化名)在80周年校庆上表达全校学生的心声。
记者日前走进地处福建东部的古田聋哑学校,浓浓的校庆氛围还在:作为中国继青岛、武汉、北京等地之后开办的第七所聋哑学校,几天前它刚刚庆祝了80华诞。这群特殊的孩子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培养,他们在努力融入社会。
残疾孩子的乐园
走进盲六年级,28岁的陈丽娜老师正给孩子们上语文课。盲童陈思手摸着盲文课本朗声读道:“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这少年便是闰土。”老师陈丽娜站在他身边,偶尔纠正一下他的发音。
陈丽娜告诉记者,上二年级时,有一次她教大家“天上的白云”,盲生们想像不出“白云”是什么样子,这让她一阵心酸和心疼。现在与孩子们朝夕相处6年,她发觉,这些孩子普遍自尊心强,自理能力也强,越来越觉得他们可爱。
记者来到聋一年级,10个孩子正在老师的示范下学习“a o e”,他们比划着手势,同时嘴里发出呜呜哇哇的声音。
上午9点半左右,孩子们陆续来到操场上。这一边,盲生班的孩子排成4队,在台上一个女孩子“一二三四”的口令带动下,做起了课间操;另一边,聋生们排成12队,跟着一个男孩子的肢体示范,也热闹地活动起来。
“如今的古田聋哑学校,已经成为 残疾孩子的乐园。”校长张敏炎说。
这正是学校创办人雷静贞女士的心愿。这位畲族姑娘在经历了婆婆和未婚夫相继病故的打击后,与残疾公公相依为命。在山东青岛启喑学校受训后,她于1929年创办了古田聋哑学校,招收了5名聋童,教他们手语谈话、写字画画……
斗转星移。现在学校开设18个盲聋教学班。60个教职工和172个盲聋生在占地20多亩的花园式校园里用心经营着他们的生活。
校长张敏炎说,当初雷静贞提出特殊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爱心、信心、专心、耐心”的“四心”理论,激励着学校的老师默默耕耘,为这些盲、聋、肢残孩子带来充实的生活与美好的憧憬。
随“千手观音”翩翩起舞
在学校律动室的大镜子前,一群孩子正跟着一位年轻的女老师翩翩起舞,女老师不时走到孩子们身边纠正他们的动作,身姿温柔舒展,孩子们不无崇拜地看着她。
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一段由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带来的《千手观音》舞蹈让人印象深刻。这位女老师就是舞者之一——古田聋哑学校培养出来的优秀毕业生林凌。
“我希望用爱心来教会每个孩子,让他们和我一起共创未来。”林凌打着手语对记者说。这位出访过世界五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上千场的舞者,被国际社会誉为“全球残疾人形象大使”,她希望学校的孩子们知道,聋哑人的人生道路同样精彩。
“我喜欢这里。”刚刚成为母校一名新老师的林凌比划着手势说起教学的点点滴滴:有的孩子练了20多遍还学不会动作,让她着急;练功劳累的时候,孩子静静递过来一杯水,让她感动。
行走在古田聋哑学校里,可以感觉到孩子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在手工制作室里,孩子们有的在刻纸,有的在做十字绣,他们不时用手语交谈着;在美容美发室,几个孩子正在为同学剪头发、吹头发……据悉,针对聋哑学生的特点,学校相继设立了适合他们学习与就业的装潢设计、美术绘画、美容美发等专业。
在这里,孩子们不仅学习了知识技能,更得到一种爱的熏陶。学校老师江凤希告诉记者,有一次她到泉州培训,临走前布置了一个需费时近一个月的手工作业,一个多星期后她回到学校惊讶地发现,心灵手巧的孩子们已经很好地完成了作业,大家还早早采摘了鲜花,在黑板上写上欢迎词,坐在装扮一新的教室里等她回来,让她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未来不是梦
“我喜欢听《东汉风云》等评书,喜欢用电脑读屏软件看《亮剑》。”陈思说。这个一出生就看不到光亮的孩子,并不觉得除此之外自己和其他孩子有什么差别。他在学校里培养了很多兴趣:唱歌、看书、模仿赵本山和小沈阳……
虽然自认为学习仅是中等水平,陈思还是很努力地奋斗着。学校盲生部自2004年参加高考以来,每年均有学生考上大学,现在已有10名学生考入长春大学特教学院,其余盲生高中毕业后,也持证走上了工作岗位,这些都给了陈思信心。
“我想和大哥大姐一样考上大学,我想当历史学家,我也能学习按摩,妈妈腿脚不好,我可以给她按摩,我还能凭这一技之长养活自己。”陈思说。
“我们要让学生自强自立,残而弥坚。”张敏炎说,这些有着听力或视力残疾的孩子大多来自边远地区的贫困家庭,是政府的扶持、社会的帮助让他们可以安心在聋哑学校接受文化教育和职业培训。目前古田聋哑学校的毕业生分布在社会的各行各业。
上网从搜狗开始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