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影响力周刊
策划“义丐”徐超当明星的相晓冬,自己却差点当上了乞丐,但想要徐超当明星的初衷并没有因此改变。如今,失去工作的相晓冬,他和徐超的命运更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相晓冬 策划“义丐”徐超当明星
□本报记者 张晓娜 发自北京
在相晓冬看来,67岁的“义丐”徐超并不是弱者,“他是强者,他比我强,我都没赚到人心,但他能赚到很多人的眼泪。”
相晓冬自认为徐超是他的偶像,而他是徐超的忠实“粉丝”。
去年的汶川大地震中,“义丐”徐超三次捐款让相晓冬这个山东汉子也落了泪。2009年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的前夕,他又想起了徐超。
4月,相晓冬挥泪写下了一首诗《义丐赞歌》,发布在网上,帖子被众多网友顶起。而此时,他也意外地从网友口中得知徐超仍在南京江宁区要饭,听说自己的偶像还在要饭,相晓冬坐不住了,“他出名了,是明星,有名就有利,怎么还能要饭呢?”
“徐超继续要饭无疑就是一场悲剧,他出了名,别人都会给他钱,时间长了,他和他家人的心态就会发生变化,因为这毕竟不是劳动所得。”
“我要让这个世上少一个乞丐!做他的经纪人!让他成为真正的明星!”按这样的逻辑一想,相晓冬立马就开始了行动,他直接坐火车奔赴南京。
“当乞丐,出名也比不出名好”
南京市江宁区金宝市场。是徐超出名前和出名后的主要活动范围。在这里,徐超已经度过了七八年的寒暑。
即使是要饭,徐超口碑照样也很好,无论是面对警察还是城管,他都敢于和他们讲理。他愿意管事,遇到不平之事时,常常站出来,也会制造舆论压力,向人家说“一碗水端平啦,大家伙儿可都看着呢”。他甚至还收养了一个因精神刺激患精神病的小伙子,每次要来的饭都先让小伙子吃。
2009年4月28日一大早,徐超像往日一样,在大街上乞讨。他一路走,一路拿着要饭的缸子颠啊颠的,口中也念念有词,“行行好吧,老板,可怜可怜我,帮帮忙。”
那天似乎不是很顺利,这一个早晨他只要了一元五角钱。
然而就在偶然回头的一霎那,他看到了一双擦得锃亮的皮鞋,顺着一条笔挺的裤子再往上看,是一件料子很好的白褂子,还背了一个包。“阅”人无数的徐超不用抬头,根据经验的判断就知道这是一个有钱人。“我从来不向穿着旧鞋的穷人要钱。”
徐超拿着要饭的缸子在这个青年人面前颠了几下,只见这人从上衣兜里掏出了两元钱,接着又掏出了两元钱,“要了一个早晨才要了一元五,而这个人一下子就给了四元。”徐超欣喜若狂,他当时连连称谢“好人,好人啊。”而这个徐超眼中的好人就是相晓冬。
这之前,下火车后相晓冬就直奔江宁区金宝市场,在那儿,徐超的名气很大,他很容易就打听到了徐超的下落。相晓冬就一路尾随在徐超身后,保持着10步左右的距离,并拿着相机偷偷拍摄,“我想看看他的原生态生活。”但他的行踪还是被眼观六路的徐超发现了。
听说要和自己聊一聊,见遍了三教九流的徐超很谨慎,在看了相晓冬的身份证和记者证后,徐超才对他放下了戒备之心。
在见到徐超时相晓冬也并非没有顾虑,他刚开始还担心徐超是丐帮的,有组织,有策划,但后来发现他就一个人,而且人很仗义,非常符合义丐的标准。了解到这些后,相晓冬认识到:义丐徐超的出名并不是偶然的。
但最初相晓冬并没有把想让徐超当明星的想法告诉他,怕他承受不了,只说要去北京给他找个工作。“谁想一辈子当乞丐呢?”徐超认为,能找个工作就行,离开南京之前,徐超还从相晓冬给的五张百元大钞中抽出两张给了一个小饭店,并告诉饭店老板:每天做一碗面,少放肉和蔬菜,多放点面条,多点汤,让那个患精神病的小伙子能吃饱。而之后每次回南京,都会给那个小伙子一点钱。
处理完这些,当天晚上,徐超半信半疑地跟随相晓冬坐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
“他可是个大好人”
对“出名就可以赚到钱”,徐超强烈认同。大地震前,他每天只能要来七八元钱,还常常听别人骂他“滚”,甚至往他的缸子里吐口水。但捐款出名后,他赢得了很多人的尊重。他一天可以要到七八十元,有时一天能要到一百多元钱。
但他从不摆谱,也不和别人主动介绍自己就是那个徐超,当明星的想法,这个老人做梦都没有想过。
相晓冬告诉记者,徐超做乞丐也只有七八年的时间。上个世纪70年代,徐超曾当过四年江苏泗阳洋河酒厂(洋河大曲酒厂前身)的厂长,当时,由于当地政府欠了酒厂一大笔钱不给,耿直的徐超就下令,政府谁来要酒也不给,因此得罪了一些领导。后来当地政府说他贪污了100万,没有证据只有五个证人的证词。徐超被判了7年,在监狱里待了两年半出来后,妻子也和他离了婚。徐超不得不回到农村种地后又再婚。
徐超五十九岁那年,曾拿出七八千元钱给儿子当兵走关系,但儿子没当上兵,钱也没退回来。老婆在家里数落说他没有能耐,天天奴役他。徐超于是来北京反映情况,因为回去没钱,又没有劳动能力,就自此走上了乞讨的道路。
对这段经历,徐超似乎不愿意多谈,在记者采访中途,他几次摆手不让相晓冬多说。
相晓冬说这些是想证明他佩服徐超的原因,从厂长沦为乞丐,遭受了很多屈辱和凌辱后,徐超的心始终没有扭曲,而仍是保留了爱。“我要感谢党,我只恨那些贪官污吏。” 徐超不时会叨咕这些话。
如今,相晓冬已经改变了徐超许多,包括徐超多年乞丐生活养成的不好习惯,他告诉徐超,要勤剪指甲,痰要吐在纸上等等生活细节,“他说的我都听,但也有不听的。”来到北京后,相晓冬建议徐超理一下头发,换件新衣服,改变下形象。老人坚决拒绝了。
“这点我没同意,名人的路还没走到头,我要是改变了形象,全国人民还能认得我吗?”至今,一口江苏口音的徐超仍是一头垂肩的灰白长发,一身破旧的带补丁的蓝色衣服,这几乎成了他的标志。
当然二人有时也会有观点分歧,但这并不妨碍两个人的合作。对徐超来说,他一直固守着这样的想法,那就是捐钱可以帮助人。相晓冬对此持有异议,他认为智慧更能帮助人,“我要是赚到钱,我不捐钱,就让徐超去捐。”
相晓冬对徐超影响颇深,自从为徐超建了博客后,每每看到一些不义之事,徐超都特别痛恨,也总想记下来,甚至要拍照,“把他发到网上去,给他曝光!”
最让徐超难忘的是,今天五月,正值酷暑,他住在了相晓冬的家里。相晓冬把唯一有空调的一间大屋让给了徐超住,而自己和老婆挤到了没有空调的小屋。“对于一个乞丐,有几个人能做到他这样呢?”徐超不无感慨。
由于常年睡桥洞,徐超的腿患上了关节炎,相晓冬还带他去医院做了全身检查,给他买来了药。
说起相晓冬,徐超很激动地站了起来,他竖起大拇指摇了好几下,“他可是个好人,全中国如果有5000个他这样的好人,那我们的国家就更好了。”
“世上差点多了一个乞丐”
第一次见面后要离开南京时,相晓冬就试探性地问徐超,想不想当明星?
“没想过,要饭怎么能当明星呢?”徐超不能理解,相晓冬又语重心长地说,“你知道吗?现在全国都缺这个义字,这个义对很多人有用,也能为你赚来钱。”
来北京后的那段时间,正值地震一周年前夕,徐超吸引了各大媒体前来报道,他逐渐相信了相晓冬的话,也认同自己是个明星,但他始终坚持自己是个“要饭的穷明星”。
因在地震中捐款出名,徐超对四川怀有一种情缘,当时他非常希望能再去四川一次,想再要点钱,然后捐给四川。
相晓冬不同意,他认为自己既然做了徐超的经纪人,就不能再让他这么做。
相晓冬在网上为徐超募捐,当时写明,个人给的钱全都捐出去,企业给的钱,捐一半留一半。尽管反响热烈,但捐者寥寥。
在四川,两人一起捐了1500元钱,为吸引媒体关注,相晓冬甚至在四川街头拉了横幅,为徐超召开新闻发布会,而此时,负面新闻也铺天盖地而来。
有人指责徐超拿别人捐的钱自己出名,甚至封杀他。“他捐的不是钱,是心。”相晓冬对此解释道。
也有人指责相晓冬是想要用义丐为自己赚钱,“看看吧,要经营版面,相晓冬已经被逼到用义丐为自己赚钱的份上了。”这样的冷言冷语,不时传到相晓冬的耳朵里,当然也传到了他的单位中国企业报社。相晓冬还在四川时,他工作单位的办公室主任和社长助理就直接飞抵四川,要相晓冬在工作和义丐之间做个选择,给他下了最后的通牒。
“我不能放弃徐超,我放弃他就是放弃了义字,我也不想让单位为难。”为了大局,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相晓冬当场写下辞职报告,告别了他已经工作五年的单位。他认为义丐就是义的试金石,谁要阻止他行义,就是不义。谁要封杀徐超,阻止徐超当明星也是不义。
被迫辞职后,一度中国企业报的社长曾同意他再回报社,但就在此时,有人匿名给报社的主管单位企业联合会写信,称相晓冬在全国招摇撞骗,被报社开除了,现在又要回报社工作,影响特别坏。“他们就是拿我说事,进而挤兑社长,抨击报社的改革。”
回报社工作的希望再一次变得渺茫。这下,相晓冬决定和徐超一起行乞,他认为自己有文化,懂策划,两个人行乞总比他一个人行乞要好。“我本想让世上少一个乞丐,但没想到世上又多了一个乞丐。这是一个多大的讽刺!”
“以义取利而不是见利忘义”
2009年6月,在山东济南闵子骞墓地,相晓冬正式拜徐超为义父,他向全社会庄严宣告,“他不仅是我个人的义父,也是义之父。我们有很多自然科学领域的父亲,但唯独缺一个义之父。徐超是最合适的人选。”
在忍受单位和社会舆论考验的同时,相晓冬也承受着来自家庭的压力。他的家庭并非完全支持他,他们看苗头好时支持,看到风声不对,就告诉他“上班去吧”。
“我要让他挣到钱,他家里也会支持,我要让他挣不到钱,我家里、他家里都会反对。”相晓冬感觉到了压力和责任的重大。
“我们主张以义取利,但很多人都看到了我们的利,而看不到我们的义。看到别人赚钱反对,看到别人行义不支持,这也是一种见利忘义。”在北京、江苏、四川、山东带着徐超走了一圈后,相晓冬得出了这个结论。这也让他明白了很多人的思想。
2009年8月,相晓冬和徐超在北京遇到了尿毒症晚期患者诗人张楠,当时张楠很需要得到别人的关注。“义丐看到这样的事,不能躲着。”徐超拿着张楠的诗集在街头行乞一个多月,这三人又把要来的八九百元钱捐给了中国红十字会。张楠表示,这些钱对她的病来说是杯水车薪,她希望帮助别人的同时别人也能帮助她。
相晓冬还在加紧为徐超策划,他为徐超注册了义丐酒,并把第一笔代言费用定在了100万元,希望可以找到企业代言,但目前一个这样的企业都没有出现。相晓冬很无奈,他说,自己没钱,只能用人格去“顶”徐超。他还想让徐超来代言他的新书《智本论》,“挣到了钱可以让徐超更好地去行义而不是去行乞”。
曾经有人担心地问相晓冬:你让老人充满希望,最后让老人失望,到时你怎么办?
相晓冬回答:“他的命运和整个社会的命运都息息相关,如果在地震几周年后的某天,他被冻死在街头,那才是整个社会的悲剧。如果我做不到让他当明星是我的能力问题,但至少能让他感受到社会给他的尊重和温暖。”
“尽管在网上我是个红人,有好多人对我竖拇指,但我现在没钱,只能吃他的,喝他的。”如今,当了明星的徐超最大的愿望就是:将来赚到了钱,彻底改头换面,告别乞丐生涯,和他同样期待着这一天的还有他的经纪人相晓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