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生活新报
滇成萤火虫最重要的生存地
云南境内有50多种萤火虫 达到全国种类一半以上
当梁醒财还是学生时,在一次野外考察中无意看到了一只雌性萤火虫,遍布身体的发光器让这只萤火虫变得晶莹剔透。此后,梁醒财对这种会发光的小虫疯狂着迷,并决定要致力于萤火虫的研究。如今,作为中国研究萤火虫的第一人,梁醒财已摸清全国100多种萤火虫的分布和生存情况,但也揭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萤火虫的种群数量已濒临灭绝。
萤火虫标本
在很多省难采集
大概是常年和萤火虫打交道的缘故,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梁醒财的学生常常说他是极具浪漫色彩的人。凭借这份浪漫的心态,梁醒财用7年的时间踏遍了全国每一个萤火虫出没的地方,然而本应该充满神奇的旅程却让梁醒财的心情越来越沉重。梁醒财在考察了全国21个省市区后发现,在已有文献记载的一百多种萤火虫里,有二十多种已难觅踪影。“前几天我刚从北京考察回来,从30年前由日本科学家们统计的数据来看,北京地区存在着不下二十个种类的萤火虫,可我寻找了半个多月,仅在北京一片郊区找到了一种萤火虫的踪迹。”虽然梁醒财不能断言其他种类的萤火虫已经在北京消失,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萤火虫的种群数量早已开始锐减。 “而且,北京的情况绝不会是孤例。”
梁醒财说,目前中国萤火虫消失的态势就像一阵飓风由南往北不断蔓延,除了北京外,新疆、宁夏、内蒙古等省也已很难再采集到萤火虫样本了。“其实并不只有中国面临萤火虫锐减的局面,在美国、日本、英国、比利时等地也有过萤火虫大规模消退的迹象,不过那是在二三十年前,正好是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
萤火虫锐减
环境破坏是主因
导致萤火虫锐减的原因并不难理解,自然环境的破坏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梁醒财说,栖息地被埋、水源污染、林地减少、农药滥用都足以给萤火虫带来致命的威胁。“萤火虫以它荧光闪闪的一生举世闻名,但正是这些荧光给萤火虫带来了灭顶之灾。” 梁说,萤火虫发光是为了吸引异性繁殖后代,在上亿年的进化中,萤火虫这一独特的本领让它生存下来了,可在城市不断扩大、人工光源广泛被使用的情况下,萤火虫的荧光完全丧失了作用,当黑夜被来自城市的灯光照亮时,萤火虫却只能乱飞乱撞最后孤独终老。
“就拿昆明来说,十年前在松华坝水库、滇池周边还能不时看到萤火虫飞舞的身影,但现在昆明周边已经没有萤火虫的存在了。而作为是萤火虫主要栖息地之一的嵩明县小河乡,经过我几年的调查,萤火虫分布的地方明显缩小,几年前,很多萤火虫栖息地都有幼虫,现在几乎找不到幼虫了。”梁醒财说。
正由于脆弱的生存形态,目前在萤火虫已成了科学界衡量生态环境指示的首选物种。梁醒财说,凡是萤火虫种群分布的地区,都是生态环境保护得比较好的地方。
云南境内
分布50多种萤火虫
让梁醒财稍感欣慰的是,如今的云南成为了全国萤火虫最重要的生存地。在学生的帮助下,梁醒财已基本摸清了云南境内50多种萤火虫及其分布情况,而且这个数量已达到了全国种类的一半以上。不久前,梁醒财还在云南发现了一种体型硕大的萤火虫新种,14厘米的体长足以让它成为萤火虫中的巨无霸;在海拔3700米的高山上,梁醒财还发现了一种长角的萤火虫。
“因为云南的气候条件优越,所以吸引了各种各样的萤火虫来定居。更重要的是,只要一种萤火虫生存下来,其他的萤火虫也会随之而来,这也是云南萤火虫种类繁多的重要原因。”梁说,在云南绿春、版纳、芒市等地,萤火虫分布较多,有趣的是这些地方的城市化进程也相对缓慢。
除萤火虫的生存状况,梁醒财对萤火虫的研究与利用也非常关心。梁说,对于萤火虫利用最多的是它的荧光素酶基因,从上世纪中期开始,萤火虫荧光素酶已经广泛应用于各项领域当中,如用于检测生物物质,分析流体中的微生物污染,评估细胞活性,这些技术很多也已应用于工业生产。
梁醒财认为,挽救萤火虫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人工繁殖。“从2003年开始,昆明动物所就已经成功培育了第一批萤火虫,虽然目前还不能大批量培育,但如果有一天野外的萤火虫彻底灭绝了,至少我们还能保存着它们的DNA并让它们不断繁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