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武林奇葩:福建霞浦“畲族盘柴槌”(图)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9年12月04日17:03

  每到周末,在霞浦县体育场上,总能看到一群少年迎着朝阳,挥动长达3米的木棍腾挪跳跃,一步三棍,或击或扫、或砸或挡,个个生龙活虎,在力量、激情、技巧中变化出独特技击动作,引来众多健身者驻足观看。在掌声和惊叹声中,这群少年酣畅淋漓的动作和朝阳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景……

  “他们这是在练习畲族武术——盘柴槌。盘柴槌是畲族最为古老的传统武术,至今有400多年历史。”在一旁指导的盘柴槌第20代传人兰大瑞骄傲地说。据兰大瑞介绍,盘柴槌为畲族先人雷乌龙首创,后经各代武术宗师传承、发扬,再与其他武术门派研习、交流,加上自我创新,形成了这一具有畲族特色的传统武术。今年,盘柴槌入选为福建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霞浦县文化体育局局长高建告诉我们,盘柴槌又叫盘柴糙,汉语称为棍术。盘柴槌是畲族在特定的区域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经过长期实践发展积累演变形成的,它与民族的心理、气质、经济、文化、道德和社会发展有关,也与畲族的生存环境、节日庆典、风土民俗结合在一起。通过盘柴槌,可以更好地解读畲族历史和文化,了解畲族人民在历史长河发展中自强不息、英勇顽强的精神,同时,挖掘和保存它,不仅丰富了中华武术宝库,丰富了中华体育,还可以推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对弘扬和发展畲族传统文化具有积极意义。

  特色鲜明 武艺精湛

  长期以来,畲族人民在山间过着游耕和狩猎生活,逐渐创造出一套自己的棍术盘柴槌,这带有畲族特色的棍术在狩猎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盘柴槌相传起源于畲族发祥地潮州凤凰山,原先广泛流传于各处畲民聚居地,清顺治年盘柴槌传人兰进生迁到霞浦崇儒畲族乡溪坪村后,盘柴槌从此就只在溪坪村流传。

  盘柴槌分为长棍和短棍,长棍又叫丈八棍,单人耍弄,共有10个招式。长棍由质地坚硬的红枥木制成,呈圆柱形,长3.3米,直径4.5厘米。在清代以前,棍头一端加有铁制的棱尖,狩猎中3米以外就能刺到猎物。长棍通常用于对付野兽,罕见的长度流露出从狩猎时代遗留下来的痕迹。后来畲族从四处狩猎变为定居农耕,长棍的棱尖慢慢被放弃,变成了今天的长棍。但是在如今的长棍套路中,仍然保留有冲刺的动作。

  除了自然环境,当年畲族人也常常遭受地方势力欺压,受到土匪侵扰,于是另一种棍术短棍形成了。短棍又叫齐眉棍、梅花棍,长约2米,供两人练习时对打,招式多样。短棍棍花有四门棍、双头棍、交于柴、折花棍4个环节,灵活机动,迅速凶猛,以扎实、有力、矫健、熟练为标准。

  在盘柴槌棍术中,步法分别有双头挺、三步跳、四步半、七步、九步、猴子翻身等动作,每个动作都有攻有拦,攻防结合,步伐稳健又灵活快捷,刚猛有力,招招实用。

  民族瑰宝 谁来传承

  兰大瑞说,作为民族瑰宝的畲族武术盘柴槌,从基本理论、功法到套路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以技击性强、利于实战为风格,舒展大方、动作灵活、方法自然、朴实无华、沉着稳健是它的精华,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和历史特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盘柴槌已陷入传承乏人的尴尬境地。

  谈起传承问题,兰大瑞有诸多看法。他说,由于畲族主要居住在崇山峻岭中,交通闭塞、人口少、财力有限,这给盘柴槌的发展传承带来了诸多不便。另一方面,有些畲族乡村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大量年轻人涌入城镇务工,有系统地练习畲族武术的人数寥寥无几,这种状况不能不让人为盘柴槌的传承和发扬光大感到担忧。

  2009年,盘柴槌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兰大瑞认识到畲族传统武术不仅仅是畲族的文化瑰宝,还是中华武术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让盘柴槌得到发扬光大,他关闭了在浙江龙港开办的鞋料店,回到霞浦专心致力于盘柴槌的传播。如今,兰大瑞在义务培训盘柴槌武术的同时,正着手兴办一所武术学校,以传承畲族武术。

  我们在霞浦县文体局了解到,为保护和传承盘柴槌这一传统畲族武术,霞浦县政府已投入120万元兴建了畲族古龙寺,成立了溪坪畲族武术研究会,定期举办溪坪村武术节,通过武术节,展现宣传畲族传统武术文化。有关部门还积极着手收集有关畲族武术文献资料,及时抢救盘柴槌这一文化遗产,并以“体验畲族武术与畲族民俗风情”为旅游主线,向游客展示畲族传统武术,使畲族传统武术更具开放性。(记者庄严通讯员 林新涛 欧招生 文/图) (来源:东南网-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刘士朋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