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海外深陷三重门
来源:
人民网
2009年12月05日09:37
质量问题、缺乏自主品牌、被“有色眼镜”曲解,中国产品在海外的发展道路一波三折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于冬发自北京中国制造的“诺亚方舟”拯救了世界,好莱坞电影《2012》中的一个情节,也是一个暗喻:在现实世界中,“中国制造”是带领全球经济走出泥潭的“发动机”。但时至今日,被寄予厚望的“中国制造”在海外的形象并未如同电影中光鲜。
世界对中国“毒品”退避三舍
毒牙膏、毒玩具、毒水饺、毒奶粉……笼罩在“中国制造”上的一个“毒”字,让中国生产商们苦不堪言。
“即使中国出口的食品出现问题,我们也跟着担惊受怕,因为很可能会连累到服装业。”厦门市同安区一家鞋业公司的销售总经理徐丰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在他的印象中,中国产品经历的三场“毒”危机,都导致该企业的订单急剧减少。
2007年5月,一位巴拿马顾客在超市中发现,“卓越”和“酷先生”这两种牙膏配方里含有二甘醇——这是一种用在防冻剂中的有毒物质。随后,中国牙膏“有毒”的消息不胫而走,美洲、东南亚、甚至非洲30多个国家都展开了对中国产牙膏的清查行动。
两个月后,美国玩具巨头美泰公司召回了2100万件中国制造的玩具,原因是这些玩具使用了有毒的含铅油漆。徐丰清晰记得,由于受“毒玩具”事件的影响,美国鞋业零售商对产自中国的鞋子也非常谨慎,要求中国企业必须出具各种无害证明。
“全套检验手续办理下来,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徐丰很无奈,由于订单没有确定,那两个月工厂基本处于停产状态。
而迄今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去年春夏之交发生的“毒奶粉”事件,这使“中国制造”在海外的形象降到了冰点。
廉价遭遇“反倾销”
频发的安全事件严重损害了“中国制造”的海外形象。美联社同益普索咨询公司今年8月的一项联合民调显示,有57%的美国消费者对中国商品的安全性“完全不相信”,而当被问及“为何还会买中国商品”时,得到的答案几乎雷同:中国货便宜。
1997年夏天,徐丰第一次去美国时发现了巨大的商机:美国消费者把中国生产的老布鞋当成了艺术品,每双鞋的价格都要在100美元以上,几乎全部被摆放在了商店的高档橱柜里。时隔三年,徐丰再赴美国却发现,“中国老布鞋已经摆满了地摊,1美元一双。”
过去的几十年间,“中国制造”在廉价劳动力的支撑下创造了经济奇迹。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产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的已有200多种。然而,这些奇迹的背后却是难以掩饰的尴尬——“中国制造”规模世界第一,利润却单薄如纸,还经常成为“反倾销”的对象。
“我们没有自己的品牌,只能搞"贴牌"生产。国际市场一有反倾销等类似的风吹草动,中国企业就很可能倒闭。”徐丰说。
被强注“政治商标”
与此同时,“中国制造”还被部分西方学者和决策者标注为“中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工具”。
加拿大学者巴特雷米·库尔蒙在《中国大诱惑》一书中写道,中国的对外政策并非依靠军事,或者说并非单纯依靠军事资源。“北京谋求用资本或者商品让其伙伴离不开自己,从而影响他们的决策。”
华为公司在拉美地区的一名工作人员也深有感触,即使非常正常的合作项目,只要涉及中国,客户所在地国家的政府都会调查和评估“这是否会威胁国家安全”,而稍有不慎中资企业员工就很可能陷入所谓的“间谍案”。
而在西方有色眼镜下,中国商品也背负了政治和道德缺失的色彩。“美国之音”援引布鲁金斯研究所专家爱利卡·道恩斯的话称,“中国商人从来不考虑人权、环境和安全等方面的社会价值,很少捐助所在地的学校和医院等公益事业,甚至不惜和独裁政权合作,而这一切只为赚钱。”
《国际先驱导报》法律声明:本报记者及特约撰稿人授权本报声明:本报所刊其撰写的稿件和提供的图片,未经本报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有需转载者请致电至010―63073377或发邮件至ihl-market@vip.sina.com,转载稿费50元/千字,稿费请寄: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财务收,邮编:100803)
上网从搜狗开始
民生视点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