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2012》疑为中国制造正名 跨国公司正悄然转型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09年12月07日03:58
  巧合就这样发生了:一部由美国人拍摄、在中国影院上映的超级大片——《2012》和一个由中国人策划拍摄、在美国有线新闻网(CNN)循环播放的广告短片——“中国制造”,竟然会在同一时间登场,成为近些天来舆论热议的话题。

  那天,迷上了微博这个新鲜玩意儿的陈宇看完《2012》后,立即快速运动拇指,于是一条新微博从手机上跳了出去:

  “在艾默里奇的灾难片中,《2012》达到了启示录的高度。中国制造在世界洪水中崛起,中国高技能工人制造的超级方舟拯救了整个人类。这难道不是这30年以来中国制造崛起的一个缩影吗?这难道不是金融海啸以来世界经济的一个缩影吗?中国制造和中国工人是这个世界最后的救世主。”

  “中国制造”已深深融入全球化浪潮

  陈宇的这份激动是由衷的。这位北京大学中国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曾经说过,“我的世纪之梦就是希望祖国成为世界技能强国。”

  很多时候,革命是静悄悄地发生的。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出口产品往往以原材料为主,品种少、质量差,属于没人看得上眼的“地摊货”。随着30年的改革开放,今天的“中国制造”已让世人刮目相看。如今“中国制造”在世界上无处不在,甚至到海外考察或旅游的国人买回来的品牌商品乃至奢侈品也是“中国制造”。

  “今天的中国制造也是世界制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部副部长赵晋平说,“中国制造”是全球产业转移、国际产业分工和国际合作的结果。中国制造业出口的50%由外商在华投资企业完成。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的出口分别有83%和75%来自外商投资企业。因此,“中国制造”更多的是各国企业共同参与的结果。

  “中国制造”不仅能按照国际标准为世界提供高质量产品,同时还能将世界上的先进技术为我所用,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譬如,国产大屏幕平板彩电主要零部件购自日韩等国的外资企业;而日本松下产品中也含有大量的中国制造成分。目前,松下在华一级直接供应商有4125家,其中面向全国的有2619家。

  跨国公司正大踏步走向全球公司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所长王志乐研究的领域是双向的——既研究进入中国的国际跨国公司,也研究走向世界的中国跨国公司。金融风暴发生以来,跨国公司的转型研究成为他密切关注的新课题。

  他发现,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冷战结束,信息革命带来的互联网普及以及经济全球化,企业竞争环境和竞争规则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跨国公司正在向全球公司转型。

  IBM公司总裁帕米萨诺说,跨国公司通常被认为是推动全球化发展的首要动力,但如今它正悄然地呈现新的形式。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这种新型企业将被人们透彻地理解为“全球性”的,而不再只是“跨国性”的了。而今,全球整合企业是一种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目前虽处在萌发阶段,但却标志着企业演变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能佐证总裁先生这段话的最有力的案例就是IBM公司自己。目前这家美国公司65%的员工、60%的收入均产生于美国以外:其采购中心总部在深圳,全球财务中心在吉隆坡,全球人力资源中心在马尼拉,全球援助中心和客户服务中心在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八大实验室遍布全球,其中包括位于北京的IBM中国研究院。

  在全球吸纳和整合资源,打造全球产业链,已成为这些全球公司的共同特征。一项最新的调查表明:近15年来,全球最大的100家跨国公司在海外的资产、销售和雇员比例均已接近甚至超过60%。

  全球公司和全球产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整合资源,提高了资本、技术、人力等生产要素的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扩大了市场,从而极大地开发了全球生产力,并带来了全球商品出口总量和GDP总量的激增。

  适应全球化的高素质人才是什么样的?

  “我们的思想观念准备好了吗?我们拥有未来30年全球化需要的人才吗?”

  在“2009"中国国家级开发区职业教育年会”上,王志乐以大声发问结束了他精彩的演讲——《全球公司发展与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

  王志乐感到,在中国经济全面融入全球经济的新时期,特别需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高素质人才,包括研发设计、制造组装、营销服务等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人才,同时还需要懂外语、懂电脑、懂专业,具备跨文化管理等多方面素质的人才。其中,最需要具有全球化视野、心态平和并能够承担责任、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

  不仅如此,与劳动者工作态度相关的职业素质也越来越受到国际企业界关注。

  《星岛日报》曾刊发“雇主对刚毕业青少年员工的期望”的市场调查报告。在成功访问了372位近期举办招聘活动的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后,调查人员发现97%的受访者认为“工作态度”是甄选刚毕业年轻人时的首要因素,其次才是“沟通技巧及表达能力”和“仪容及谈吐举止”。而学业并不是雇主考虑的主要因素。

  香港理工大学(工业中心)首席项目主任黄德辉将内地和香港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异同做了一番比较——内地学校强调的是:知识、能力、素质;而香港学校看重的是:知识、技能、态度。黄先生认为,素质显得大而空,不着边际,而态度却是鲜明具体的。与香港学生相比,大陆学生的工作态度显得差一些,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改革开放使中国赢得了一个30年。今天的中国已经和世界密不可分,全球公司的出现不是未来学家的大胆预测,而是已经发生的现实。如何使我们的职业教育适应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为赢得下一个30年的发展做好准备,的确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
责任编辑:renyue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