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经济

媒体揭秘煤矿投资泡沫幕后推手 转卖3月赚4000万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2009年12月08日04:56

  煤矿投资泡沫的幕后推手

  上海一家星巴克,来自东北的煤矿收购投资人金老板开始了他的谈话。

  他刚安慰完数位江浙的“同行”,他们是此次山西煤矿整合的“亏本者”,他们中有人投资了亿元,但只能收回数千万元。这些人,很多都是金老板2007年在投资煤矿过程相识的。

  “好像很多人都说自己在山西煤矿整合潮亏了钱,其实这要区别对待的。”金老板说,“不少有经验的煤老板其实没有亏钱,他们大都在煤矿投资最狂热时期把手里的煤矿都卖掉了;真正亏钱的,要么是那些高价买下煤矿却发现很难挖出煤的投资人,要么就是企图炒卖煤矿的投机资本。”

  “我们可能对山西煤矿整合有了些误读,山西煤矿整合,其实是终结一个正在不断吹大的煤矿投资泡沫,其中自然会有胜利大逃亡,有人会不幸买到最后一单,这就像是民间资本在相互博傻,总有人要为自己的疯狂买单。”

  金老板用自己在煤矿投资领域的多年所见所闻,向记者描述了在煤矿投资领域一些不大为门外人所知的投资泡沫诞生故事。

  煤矿转卖故事

  矿场转卖的利润有多高,始终是个神秘的数字。

  记者从数位煤老板处了解到两个挺有典型性的煤矿转卖高利润案例:一些煤老板通过把一座煤矿包装转卖,短短3个月就能净赚超过4000万元;有些煤老板则干脆先买下勘矿权,再把煤矿按整体市场价格卖出去,只要协助新买家将勘矿权转化成采矿证,短短不到半年都赚进超过10倍的投资收益。

  “煤矿转卖的利润是上不封顶的,关键是你怎么把你煤矿包装得更漂亮。”金老板回忆说,2005年前后他便发现身边的一些煤老板同行已不再专注于如何开采煤矿销售出去,而是通过煤矿包装卖出更高的价格。

  “那时很多民间资本看到转卖煤矿利润那么高,都涌进来了。” 这是金老板第一次感觉到炒卖煤矿的资本力量已开始占据煤矿并购投资的主流地位。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煤老板向记者透露,“包装”煤矿提高售价的方式其实挺多,主要有三种:人为提高储量、煤矿质量与隐藏煤矿开采难度。一是在一些储量偏低的煤矿坑道里,人为地把煤矿填满,然后请“不懂行”的买家实地勘矿,他们会感觉煤矿开采难度不高,储量也很大;其次是由于煤矿的价格直接取决于产煤的燃烧热量(大卡)有关,按大卡基本被分成电煤、有焦煤与无焦煤,有些煤老板就想办法将无焦煤或有焦煤“打扮”成电煤,因为电煤销量最好;最后是寻找专挑煤层厚的区域去打点钻孔,给买家造成煤储量很高的感觉。

  “勘矿的学问很深,不懂煤矿开采的投资人基本都会被忽悠。但问题是2005年后,很多投资客并不是冲着开采煤矿而来,而是为了包装转卖赚快钱。”上述煤老板承认,过去两年他曾见到过山西很多煤矿价格在每次转卖过程都被抬高,其实际价值却不曾改变。

  尽管金老板自己都不清楚有多少煤矿被包装后迅速抬高价格转卖出手,但很多有煤矿开采经验的煤老板基本都能知道一座煤矿价格“包装”上去的很多办法。

  2007年前后,当越来越多民间资本疯狂涌入复制煤矿转卖高利润的故事时,“包装”炒卖煤矿迅速成为一种让煤矿投资人乐此不疲的击鼓传花式博弈。去年金老板曾发现一座已被转卖了4次的年产能30万吨煤矿,报价已超过2亿元,但买家仍络绎不绝。而他此前勘过这座矿,其合理估值不应超过1.2亿元。

  “这就像是民间资本在相互博傻,矿场价格在每次转让过程都在被抬高,但总有一个买单者要承担所有的投资风险。今年山西煤矿整合,倒是忽然终结了这场煤矿炒卖的泡沫。”金老板指出,亏损者队伍里,既有高价买下煤矿却开采不出煤炭的投资人,还有来不及重新包装煤矿转卖的投机客们。

  “一旦转卖几次后的煤矿价格远远高于实际价值,投资人再怎么加大开采力度,都不可能赚到钱。”金老板说,尽管这种泡沫最终以山西煤矿整合方式而被终结,但留下来的,仍是一个个疑问?该由谁来为这场煤矿投资泡沫来买单。

  谁在推波助澜?

  前些年国内民间资本涌向煤矿收购的最疯狂时期里,一个常见的现象是,一位民间投资人一手带着装满预付款的公文包,一手牵着一位煤矿评估师,四处寻找投资煤矿的经验。

  “由于矿产评估师稍微在评估报告里修改几个参考数值,整座煤矿就可能多卖数千万元。不少有勘矿经验的煤老板们宁愿自己找几个点打孔钻井,测算矿场的实际储量,也不大敢相信矿产评估报告。”金老板告诉记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矿产评估师告诉记者,矿产评估师调高矿场估值的办法挺多,一是延长矿场开采年限,有些煤矿开采年限从原本10年提高至15年;二是调低矿产年收益的折现率,根据同一个矿场估值模型,通常一座煤矿的开采收益金额是固定的,如果每年调低一部分收益额,折算到现在的收益金额,其利益分配时间就更长,这座煤矿整体估值就会更高,它主要表现在调低煤矿未来年收益的折现率方面;最后就是通过对不同勘矿区域的几个点打孔钻井,判断煤层的厚度,评估该矿场的储量究竟有多高。但事实是不同的打孔点给出的数据完全是截然不同的,矿产估值被提高的“随意性”也就增加了。

  “尽管有经验的煤老板基本都不大会相信煤矿评估师的评估报告,但对于那些不大了解煤矿开采业务的投资人,在最后决定是否购买煤矿时,评估师的估值意见影响力就相当高。”金老板告诉记者,没人能精确判定矿产评估师与卖矿主之间是否存在利益输送,但部分煤矿评估师的确在煤矿价格层层推高过程里,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甚至一些投资客开始如法炮制,找来几位评估师做一份“能够进一步提高煤矿估值”的评估报告,趁着煤价上涨时期再将煤矿高价出售。有些煤矿能按一份内容差不多的评估报告,在几位投资客手里转手好几回,每次价格都比上回高,通常是一些矿产评估师修改几个参考数值的“功劳”。

  美国矿资源评估公会会员、汉华评值有限公司董事陈逸超曾无意间看到内地两家情况截然不同的矿产评估报告,绝大多数参考数值一致,但估值完全不一致。“有些评估报告在市场都能买到,只要花20万~30万元,到时根据实地勘查改动几个参考数值就行。”陈逸超透露,“但一些国内煤矿投资人的确很信任和自己有亲戚或朋友关系的矿产评估师,信任度甚至高于独立第三方的评估机构。”

  “有些煤矿评估师给出的煤矿估价的确明显地脱离实际价值,如果他们不能短时间卖出去,基本就亏定了。”前述不愿透露姓名的煤老板透露,一些2008年高价购买煤矿的投资人曾按照上述煤矿评估报告的开采方式去采煤,却只挖出很少的煤矿,不得不重新增加更新采矿设备,投入更多的资金,现在要是按照煤矿储量估算补偿金额,其亏损幅度自然要更高。

  “总有人要为自己的疯狂买单。”临别时,金老板强调说,“在各路资本疯狂涌进矿场投资的时期里,大家的投资心态都变得盲目,一份数据采集随意性挺高的煤矿评估报告,却也能不断吹大民间资本矿产收购的价格泡沫。这只能说明是投资人自己的疯狂,最终让自己吞下投机泡沫破裂的苦果。”

责任编辑:廖恒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