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汉式婚礼,分外引人注目。 |
昨中午,在长寿区某宾馆,一场传统汉式婚礼举行。婚礼中,司仪说起了文言文,部分来宾听得云里雾里。
汉婚现场司仪说文言文
部分来宾听不懂
昨中午,长寿区桃花新城某酒店,里里外外挤了不少人。酒店门口挂着汉式婚礼的预告,一张汉服结婚照格外引人注目。
正午12时18分,婚礼仪式举行。“唯天地一辟,万物润养于斯,日授其精,月润其华,天地之奥,含于其中,人以婚姻定其礼。”文言伴着磅礴的音乐响起,一对分别身着红、黑色汉服的新人出现在大厅,一男一女两位侍者紧跟其后。场下宾客,阵阵喝彩。
不过,刚才司仪念诵的那段文言文,有的宾客表示难以理解:“不知道说的什么。”多数宾客表示,虽不能逐字翻译,但大概能听懂。有宾朋解释,汉婚婚礼仪式可追溯到周朝,那时候定下礼制,婚礼也被写入其中。
新人缓缓来到布置成喜堂的舞台,相对而跪,席地坐在红色丝绸坐垫上。中间的桌子上,摆放着酒杯和陶器碟子、竹木筷子,桌旁也摆放着土黄色的陶器酒罐。按照传统仪式流程,新人行“同老礼”、“结发礼”,登堂、盥礼、入席、拜堂、敬茶。
“80后”新娘钟情汉文化
担当婚礼“导演”
这场有着浓重传统文化韵味的婚礼,主角是两名“80后”。
27岁的新郎郭先生,几年前认识同为“80后”的郑女士。郑女士是长寿一所学校的历史老师,举行一场梦想中的复古婚礼,是她的心愿。新郎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将新娘美美地娶回家。
两人到长寿的婚庆公司咨询,许多婚庆公司由于没有经验,拒绝了这单业务。
郑女士只好运用自己的专业,又查询了大量资料,最终将婚礼基本程序确定了下来。“程序真复杂,我们还是希望尽量做好细节。”在筹备婚礼的过程中,郭先生也学到更多的历史知识。
到外地定制仿古器皿
力求场景重现
郭先生说,定好婚礼程序后,仪式中需要的衣服、器具成为难题。两个多月前,郭先生找到了当地最好的传媒公司,对整场婚礼进行包装。
婚礼中,在喜堂正中的长桌上,要摆放竹木筷子、陶碟、青铜酒杯。两名新人专程到主城采购这些东西,但来了几次,都没找到满意的。
“重庆找不到,我们又到外地定制了这些陶器。”承办该场婚礼的公司负责人宋先生介绍,新人的两套衣服也是为他们量身定做,价格不菲。除此之外,司仪朗诵的文言文,也是郑女士经过研究,自己修改而成。
记者 朱隽 通讯员 李东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