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 天津日报

农夫老来不退休(组图)

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
2009年12月13日08:24
记者 肖秋生 摄影 李长学

  
  杨玉山在洗“冷水浴”

  周生喂牛

  老有所为

  在城市里,在公园、在广场、在河边,随处可以见到晨练的老人。他们悠然自得地安享晚年,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乐在其中。因为,他们已经退休了,想怎么玩儿,就怎么玩儿;怎么高兴,就怎么玩儿!

  农村老人跟城里的老人活得不一样,就是不一样哟!只要他们还愿意干,只要他们还能干,他们就可以接着干。不干这个,还可以干那个,干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蓟县老龄委的张学文介绍说,如今新农村的老人,已经不再像以往那样,只是单纯地在庄稼地里干农活了。他们干得多姿多彩,而且,饶有情趣。

  在洇溜镇五里庄村和八里庄村,记者采访了3位老人。

  八旬老翁健身绝活

  80岁的杨玉山,满面红光,说话高音亮嗓,走路轻快,还时不时地蹦蹦跳跳,俨然一个老顽童。

  老爷子每天都要到厂里上班,没有特殊情况,每月的出勤率都是100%。厂里对他这位“创业者”敬重有加,不让他具体干什么。他呢,看看转转,心里就高兴,和大伙儿说说话,就是对工作的支持。

  老爷子对年轻人说得最多的就是健康。他认为,健康是工作的本钱,身体结实才能干好工作。因为,他就是健康长寿的榜样。

  冬天,雪花飞舞,寒风呼号,老爷子却精神倍增。他“赤膊上阵”,只穿一条大裤衩子,站在冰天雪地里,抓起一把一把的雪团往身上搓……

  这还不过瘾,他又让人端来一盆凉水,从头顶往下浇……

  哎哟,这么大年纪,这么折腾,不是“找病”吗?

  老爷子却哈哈大笑,说,你们放心,啥事没有!

  原来,老爷子练出了一套“冷热水浴”的绝活。

  说来话长,随着改革的深入,原先的村办副业和小工厂无法维持下去,必须面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挑战。杨玉山和另外两户村民,每家出资1000元,一共3000元,办起了一个股份制的暖气片厂。老婆孩子齐上阵,没日没夜地苦干,创业的艰辛可想而知。

  一次,他赶着牛车去拉铁板,那头老牛双目失明,看不见路。也许因为他过度疲劳,注意力一时没集中,也许因为天黑路难走,结果,连人带牛车一起栽进沟里……虽然那时才50多岁,他已经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了。

  不久,他听说某地有个八九十岁的老爷子,每天用凉水洗脸、擦上身,身体特别结实,还啥活都能干呢。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从那年三伏天开始,他就每天用凉水洗脸、搓身子,一直坚持到现在,而且,还原创性地发展为“冷热水浴”。具体做法是:在大浴盆里灌满55℃的热水,泡3至5分钟,泡得浑身冒热汗,然后,走出浴盆,用淋浴头给全身从上到下冲凉水,冲3至5分钟,浑身感到冷了,再到大浴盆里泡热水,再冲凉水。如此三番五次以后,把毛巾拧干,搓遍全身,一直搓到皮肤发红、发热……

  他说,嘿,全身舒服啊!你们也试试吧。只要你能坚持下来,保证你上瘾。

  检查身体,他的血脂、血糖、血压等各项指标都正常。医生说,冷热水浴是一个古老的健身方法,冷热水交替刺激使血管富有弹性。马寅初就常年坚持冷热水浴,虽然历尽磨难,仍然高寿101岁。

  老爷子说,马老活到101岁,除了冷热水浴,心胸开阔、心态平和也是重要一条。人老了,就要少管少说,董事要“懂事”。老有所为,就是无为而治,放手让年轻人去干,人家会比我们干得好。当然,少说不是不说,对于关系发展的大事,该说的还是要说,尽董事的责任。

  真没想到,一位80岁的老农民还这般熟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服务乡亲勤劳致富

  67岁的焦尚生,手里托着一个大烟斗。没见过这么大的烟斗。干啥要弄这么个大家伙?

  面对我的提问,他笑了,说,吸烟有害健康,对吧?我这个大烟斗也是一个戒烟措施,以前,在劳累的时候靠抽烟提神儿,后来知道抽烟不好,戒过几次也没成。我觉得戒烟就好比改革,搞“休克疗法”准出毛病,得循序渐进慢慢来,从限烟开始,逐步减少。别看它挺大,装的烟叶跟一般的烟袋差不多,可它沉呀,托着累,就能少抽烟,而且,想抽烟的时候,在手里把玩着它,也能克服烟瘾。所以,我现在只在特别累的时候,才偶尔抽一点儿。

  他家祖祖辈辈都是五里庄村的农民。这是个比较小的自然村,乡里乡亲的,感情很深。从1964年当大队会计算起,他为乡亲们服务了40多年。他当过民兵连长、村党支部副书记、书记,被村民们称为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他们村最穷的时候,一个整劳力干一天的分值是3角2分钱。1979年,他搞起了村里第一个副业:组建建筑队,带着五六十人,扛着铁锨,背着粮食,到市里给工厂干修房、挖沟之类的活。家里工分照记,每人每天补助5角,4角吃饭,还剩1角,年底还发30元奖金。从那时起,他带着村民走上勤劳致富的路。先后办起了砖瓦厂、古建砖厂、腌制厂、龙骨厂4家集体企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企业承包给个人经营,但集体经济还在发展,承包人每年向村委会交纳承包金,用于打机井引水灌溉、修路、照明、自来水、发展沼气等村政建设。他最大的手笔就是早在1995年就做出村政规划,从老村搬出建设新村,统一规划、统一标准,至2002年全部搬迁结束……新村被评为富裕小康村。

  在服务乡亲的同时,他还艰苦创业带头致富,3户村民每家出资1000元,干起一个股份制的暖气片厂。全厂150多人,80%以上是本村青壮年,他们定了一个原则,除了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之外,尽量多用本村劳力。他说,年轻人到外地打工就没法孝敬爹娘和照顾孩子,在本村工作,连地里的庄稼都照顾了。

  2004年,62岁的他非要“退休”,领导说,你又不是公务员,没有退休问题。原来,他是想让贤,培养年轻人挑大梁。领导理解了他的爱才之心,不过,提出一个条件:扶上马,送一程。他做到了,一步一步地让贤,如今只保留一个支部委员的“头衔”,就是当参谋、出主意。在企业,他也一再放权,只担任董事长。他说,事必躬亲是落后的管理办法,放手让经理、厂长干。我们只考虑企业发展方向和重大决策。我们是创业者,栽下了这棵树,有责任也有义务守护好它,让它越长越茂盛……

  一家富了不算富,全村富了才幸福。这是他多年以前的一个理想,应该说,这个理想基本实现了,可他还不满足。他说,我们拼命苦干多年,为了啥?就是为共同富裕。自己能花多少钱?穷惯了,也舍不得花。所以,他心里装着乡亲,谁家有了病人,谁家有了困难,他都伸出援手尽力帮助,他更关心村里的“老干部”——那些曾经当过村干部的老人,他说,他们义务为村民服务多年,我得想着他们,照顾好他们。

  土地流转养牛大户

  66岁的周生,是八里庄村的农民,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到了他这一辈儿,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他放下锄头,成为养牛专业户。

  说起养牛,他的话就多起来。他们村人口不算多,但土地也少,包产到户,人均才7分地。他最早是养肉牛,北方常见的黄牛。就像农户家里都养一头猪、一群鸡一样,买个小牛犊,养大了卖钱,除了过日子的开销,还能买些农药、化肥、农具,使家里有点儿活钱。

  为什么要养牛?他说,牛皮实,好养。玉米秸、树叶、青草、干草,啥都能吃。把它牵到有草的地方,就不用管了,不耽误干农活,带着手就养了。

  后来,他看到外面有人养奶牛,而且有人收牛奶。他就试着买了一头奶牛,奶牛下了小牛,是母牛就增加了一头奶牛,是公牛就当肉牛养,不用再买牛犊了,也能当肉牛卖,里外一算都合适。奶牛不断繁殖,养到20多头。

  那时是散养,卫生、防疫、安全等等方面都不尽完善。2004年,国家提倡搞规模养殖,建比较现代化的养牛场,他动心了,想把养牛的事业做大。在县里的支持下,采用土地流转的方式,征得40多家农户的近40亩地,建成全村第一个奶牛养殖场。他与村委会签合同,村委会与农户签合同,以租金形式回报农户,其收入高于一般土地的租金。养殖的奶牛由200多头发展到现在的400多头。

  他每天6点起床,7点就到场里,他对牛感情很深,对牛的观察也十分仔细,哪头牛的出奶量减少了,哪头牛的精神不好,可能有健康问题等等,他都能及时发现,及时解决。这是多年养成的勤劳习惯,也是多年练就的识牛功夫。他说,虽然已经是现代养殖,老经验还有用处,辛苦点儿算啥?只要牛能多产奶,只要能让大伙儿喝上好奶,咱心里就高兴。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