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财政部数据显示,前11个月全国财政支出为56235.97亿元,而今年全国人大批准的支出预算为76235亿元。这意味着全国财政部门或将在剩下的1个月突击花掉2万亿元。对此,财政部长称将加强管理严防“突击花钱”。
“突击花钱”的热闹景象,几乎成了许多部门年终岁尾的“重要课题”。说它是“重要课题”,因为不仅这“钱”要花得像模像样,而且也要“花”得无可厚非。众多部门和机构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突击行动,不仅是一场“花钱”的竞赛,而且也是一场“智力竞赛”。既要得领导欢心,又希望能得民心呼应。劳心费神,真不容易。与许多民众年终岁尾“渴望有钱花”的同时,一些部门却在为“如何突击花钱”所苦恼,这样的尴尬景象的确令许多人困惑不已。
一些政府机构和部门之所以会到了年底玩起“花钱竞赛”,原因当然有很多。既可能是最初的预算没完成,以至预算大而“项目太小”;或者是预算的时候生怕“落了后”,竟然狮子大开口,结果“钱多得难花完”;也许是在花钱时“分角必争”以至有了大量节余;还可能是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
在现有财政体制下,如果不“突击”,今年的“预算完不成”,也就意味着明年的预算难扩容。有了这样的“动力”,“突击花钱”就成了一个人所共知的秘密了。因为需要“突击花钱”,就难免一些地方和机构不“花钱如流水”。不具备条件的工程急急上马;想都没有想清楚的项目,领导拍拍脑袋就完成“论证”;好好的马路可以反复翻新,而且还要打着民生的旗号;甚至“盖起了楼堂馆舍”……
政府花钱当然需要阳光,可光是“阳光财政”还是不能解开“政府钱多、民众缺钱”的尴尬。现在,我们欣喜地看到财政部终于对这种“突击花钱”的现象有所警觉并有所行动了,我们虽然尚不清楚财政部将会怎样“加强管理严防突击花钱”,但我们仍然要怀疑这一举措将只会是“治标不治本”的“止痛之举”。
要真正消除“突击花钱”的痼疾,当然需要财政部门的果敢行动,也需要对预算和财政更多的公开透明。作为民众,当我们饱受高房价之苦,当我们为子女教育、医疗开支而常怀忧虑的时候,当我们为了日常生计锱铢必较的时候,民众渴望的是一个更加健全的保障体系,一个更加合理的税负体系。代表民众报告政府:民众也想突击花钱。而当民众真正拥有了此种机会的时候,政府“突击花钱”就只会是一个笑话,而不会是一个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