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4天之内两次出手打击投机性购房
严厉“警告”难令房价上涨刹车
疯涨的房价遭到了国务院严厉的“警告”。昨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
业内分析认为,国务院4天内第二次出手打击投机性购房,是希望改变市场过高的预期,保持房价的平稳,并不会急刹车,出台从紧的调控政策,房价也很难下降。
增加供给是关键
房价居高不下,与今年的有效供给少相关。2008年,开发商很少拿地,导致今年市场的房屋供应十分有限。在北京等城市,房屋有效供应量一度低于“警戒线”,“粥少僧多”是房价上涨的主要动力。
会议提出,要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有效供给。适当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公共租赁房用地供应,在保证质量前提下,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设。
“关键是要增加供给量来平抑高房价,而不是通过压缩需求来抑制房价。抑制需求会导致交易量变小,将对经济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
在明天地产业务总监贾玉鹏看来,增加商品房的有效供应,首先需要加大整体土地的供应量。其次,要重新恢复并且严格执行70/90的政策,即70%为9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这样中小户型的供应量将极大增加。
收紧信贷税收政策打压投机
会议明确提出,要继续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消费,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加大差别化信贷政策执行力度,切实防范各类住房按揭贷款风险。
郭田勇表示,目前还有许多二套房享受着优惠政策,会议再次强调对投资性住房的打压,可能导致各银行收紧对投资性购房的优惠政策。
“针对投资投机性购房,不但不能享受优惠利率,国家可能还会提高二套房的利率。此外,可能会通过恢复二套房契税等一系列政策来进行控制。”北京师范大学不动产研究所副所长黄兴文表示。
严防“囤地捂盘”
房价今年5月达到高峰后,许多开发商捂盘惜售。而央视10月份曝光李泽楷囤地后,开发商囤地又曝光在公众眼中。
会议提出,要加强市场监管。继续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测,完善土地招拍挂和商品房预售等制度。加强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
贾玉鹏认为,目前“拿到房屋预售许可证3天内必须开盘”的规定被钻了空子,开发商有5栋楼,只要有1栋执行规定,其他的就可以延期开盘。关于“土地2年内不开发将无偿收回”的政策也被模糊掉了。
“要加强房地产市场的监管,需要出台更为严格细致的细则,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止开发商打擦边球。”贾玉鹏表示。
保障性住房降低市场需求
房价疯涨,民众对高房价颇有怨言,我国保障性住房不足凸显出来。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表示,国内去年保障性住房完成率低于预期76.4%。
会议提出,继续大规模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争到2012年末,基本解决1540万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
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陈国强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需要由 “单纯市场化”转向市场与保障并行的“双轨制”,即“市场的归市场、保障的归保障”,以实现对没有购房支付能力的低收入家庭实行廉租政策。
“保障性住房是保证居者有其屋,是民生的体现。加大保障房的建设,可以满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市场需求,保障市场的供需平衡。”贾玉鹏表示。
明年房价并不会下跌
尽管可以看出中央政府对目前房地产市场的状况并不满意,但各界并不认为明年房价会下跌。
金都集团营销策划副总经理刘江向记者表示,国务院此次可能只是希望把大家对房价的过高预期降下来,之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平稳基调不会改变。所以短期内应该不会对房地产行业出台从紧的调控政策,明年的房价也会是平稳态势,不太可能出现下降的情况。
在黄兴文看来,明年房价还是稳中有升,除非明年国内经济复苏、房价继续疯狂上涨,国家才有可能出台从紧的调控政策。商报记者 潘建/文 王飞/制表
相关链接
北京四环内期房均价首破2万
商报讯(实习记者 许甜)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昨日发布今年1至11月北京市房地产运行情况,北京四环内新建住宅期房均价首次突破2万元大关。
调查数据显示,1-11月,北京市各环线内房屋销售价格呈现普遍上涨态势,其中,北京四环内新建住宅期房均价首次突破2万元大关,达20515元/平方米,与上月相比上涨了765元。
数据显示,11月份,北京市新建住宅销售价格指数同比上涨8%,涨幅比上月提高3.7个百分点;环比上涨3%,涨幅比上月提高2.4个百分点,环比涨幅在上月重回升势后继续走高。
值得注意的是,11月份,北京市二手住宅环比涨幅达到今年以来最高值。数据显示,11月全市二手住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同比涨幅首次由负转正;环比上涨1.3%,环比涨幅在上月小幅回落后,本月提高1.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