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国家退席抗议,四国部长紧急声援 “应控制温度而不是浓度”
晨报特派记者 韩小妮 李艳秋
(12月14日发自哥本哈根)
14日上午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现场再度发生小插曲。上午10点半,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加蓬、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等非洲国家的77国集团代表们认为目前的谈判进程太慢,缺乏广泛性,更多地关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轻视《京都议定书》,因此决定退出上午的磋商会。在媒体中心场外,记者看到非政府组织的代表们也聚集在一起,穿上鲜亮的蓝色雨衣,对非洲国家表示声援,打出了“支持非洲国家”、“反对扼杀京都议定书”的标语牌。
下午,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向媒体透露了这一事件的最新进展。解振华介绍说,非洲国家退席后,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四国部长立即进行了紧急磋商,认为应该声援77国集团,支持发展中国家的行动。因此,四国部长一起来到大会主席康妮-赫泽高的办公室,希望能够尊重77国集团意见,尽早召开全体会议,讨论京都议定书的案文。在四国部长的要求下,最后大会主席同意了这一意见,于下午召开全会。
解振华介绍说,目前各国对于共同愿景的问题有着不同看法。“共同愿景最实质的问题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长期目标该如何表达。现在有几种意见,一是控制温度升高,上限设为1.5或2摄氏度;二是控制二氧化碳浓度,350ppm或450ppm,并认为到2050年须将全球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降低50%。”他表示,中国代表团认为全球变暖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温度升高,因此将温度上升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是最科学的,“而控制浓度则有很多不确定性”。
针对一些发达国家要求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提供资金支持的问题,解振华表示:“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以及公约的规定,出资人只应该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不承担这一义务。至于资金给谁用,中国认为要优先给小岛国家、非洲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国家使用。同时,中国愿意通过南南合作、双边合作的形式,给与这些国家帮助。”
解振华还介绍说,要实现碳强度降低40%-45%的目标,中国在“十二五”期间需要投入2万多亿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