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6成被调查者认为高校自主招生增加了学生负担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9年12月15日15:27
  进入11月份以来,“高校自主招生”成了一个引起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先是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5所国内知名高校首次携手实行“五校联考”;随后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香港大学3所高校宣称要在自主招生中联手。而北大试行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则将自主招生推上了公众舆论的风口浪尖。

  从2003年开始试行的高校自主招生在培养创新人才上取得了不少成效,然而,在操作层面上一直存在一些争议。为此,上周本刊联合搜狐教育频道推出了“高校自主招生,会否制造新的高考不公”的调查,在调查中近6成的被调查者认为:自主招生增加了学生的学业和心理负担;而在自主招生中获益的学生,仅是极少数。

  五问高校自主招生

  调查补白


  自主招生,因为“被理解”为偏才怪才上大学的绿色通道,6年前甫一推出,即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自主招生,因为“被延伸”为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在这个冬天,再一次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

  从高招改革一个小小的切口,推及维系中国教育体系金字塔最顶层的制度设置——人们在审视高校自主招生制度试点6年来的历程时,更多顾及的是公开、公平、公正的理念是否得到彻底贯彻,更多担忧的是在推行这一渐进式改革中效率与公平的博弈。

  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提出了如下五点疑问,以期对正在进行的自主招生试点有所推进。须知,高考改革迈出的每一小步,都会实实在在地影响一代人的成长之路。

  当代钱钟书、吴晗

  为何迟迟没有出现


  由于一开始就将选拔目标锁定为创新人才,自主招生制度甫一推出,社会各界就普遍将其理解为“偏才怪才上大学的绿色通道”。然而在实施6年后,人们才发现:众所期待的当代钱钟书、吴晗并没有因自主招生的推行而出现;原因很简单:大部分高校依然以文化课考试作为自主招生的主要衡量依据,考生还要参加高考,而最优秀的考生得到的优惠一般也只有30分左右,平均到四五门高考科目中,也只能作为考场上一时发挥欠佳后的一点“贴补”而已,实在当不得大用。

  为何明知是“局”

  考生也不得不“上赶着”追逐


  当6年前自主招生制度刚刚被推出时,善良的人们更多的是从考生的角度理解高考改革的这一新事物,大部分人认为此举无疑给考生上大学开辟了新的通道;然而,当自主招生“被延伸”一步,演变成中学校长推荐制的时候,蓦然回首,人们才明白,所谓的自主招生毋宁说是名校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做下的一个“局”,仅此而已。因为考生一旦上了钩,就要签下“卖身契”,高考报志愿再也没了自由,而自主招生的竞争由此也演变成了高校赶在高考前提早“掐尖儿”的一场大战。但是,话说回来,明知是“局”考生也不得不“上赶着”去追逐,因为高考毕竟关系到“身家性命”,多个机会多条路。 (来源:北京晚报)
责任编辑:陈天晗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