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民众盼袁贵仁成教育“贵人”
![](https://photocdn.sohu.com/20061229/Img247329079.gif)
来源:
中国广播网
2009年12月17日09:21
2009年12月12日,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成立30年庆典在京举行,新任教育部长袁贵仁出席了庆典仪式。 中新社发王辰摄
十二月四日晚,刚刚履新三十四天的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向各国驻华使节承诺:二0一0年中国将向世界各国提供两万名政府奖学金名额。这被外界看作是“二0二0年争取在华留学人员总数达到五十万,将中国建设成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地国”的重要举措。
也有人开玩笑说,中国高校已经从一九九九年开始的“国内扩招”走向了“国际扩招”。其实,国内民众更关心的是这十年扩招后的学生就业难问题。据悉,二0一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六百三十余万人,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对此,袁贵仁刚上任二十天时曾专门召开会议,扩大“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做好明年高校毕业生入伍征集、扶持一批大学生创业、调整人才培养类型和专业结构、落实就业状况与学校领导考核适度挂钩等一系列与就业有关的举措被强调。大学生到基层去成为就业的一个重要方向。
与此同时,民众更盼“教育公平化”、“教育大众化”,网友对新任教育部长提出了五大期盼:“提高教师素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现素质教育”、“提高教师待遇”、“治理"校官"腐败”、“解决教育公平,打破地域教育差距”。当时刚刚上任七天的袁贵仁对此连用三个“非常”表达自己的感慨:“非常受教育,非常受启发,也非常受鼓舞”。
也许正是因为人们关注教育的方方面面问题之多,新上任的教育部长受关注度才如此之高。严把教师队伍的“入口”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努力实现二0一二年义务教育区域内初步均衡,成为袁贵仁对社会的庄严承诺。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不仅仅是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还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袁贵仁刚刚履新十一天时还收到了安徽十一位教授的公开信,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被重提。“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由此引发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教育创新”、“整顿学术规范”乃至“教育的去行政化”命题都被热炒。
![](https://news.sohu.com/upload/pagerevision20090916/pic03.gif)
上网从搜狗开始
民生视点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