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宏斌再叩资本大门未果 融创赴港上市遭临时搁浅
来源:
新华网
2009年12月18日10:22
沉寂多时的地产大佬孙宏斌,再战江湖的首战并没有取得预想中的开门红,其执掌的融创地产原定于今天在H股挂牌上市,却在即将叩开资本市场大门的前一刻黯然退场,并从前天起退还认购金。一度被普遍看好的融创地产,由此成为继卓越地产之后今年第二家在港上市计划意外流产的内地房企。
事件
融创上市意外搁浅
本周一港股收盘之后,融创发布公告称,鉴于目前的市场状况,公司决定不会按原定时间表进行全球发售。而对于为何突然暂停IPO、何时重启上市计划等问题,融创方面语焉不详。
融创原计划在港发行6亿股新股,招股价格区间定为2.9—3.7港元,预计募集资金17.4亿—22.2亿港元。此前,著名私募基金贝恩、鼎晖投资和德意志银行均已入股,中银国际则作为基础投资人出价2000万美元认购融创股份。正因如此,外界普遍认为融创对投资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不料,到12月10日认购期限截止时,融创公开发售部分仅获得足额认购,保证金认购更是远未足额。
背景
地产狂人二度折戟
2003年,孙宏斌带领顺驰在国内地产界狂飙突进之时,“顺手”建立了融创,将其定位于开发高档住宅及商业物业,并定下宏伟目标——到2007年,销售收入要达到270亿元。不过在2004年底于成都拿到一块地之后,融创便几乎销声匿迹。
疯狂圈地的顺驰很快资金链绷紧,孙宏斌因此第一次寻求香港资本市场的庇护,却未能如愿,不得不于2006年9月将顺驰卖给路劲基建。此后3年,孙宏斌“精耕”融创。然而,从“癫狂”转型“稳健”之后,孙宏斌仍没能叩开香港资本市场大门。
影响
不致重演顺驰悲剧
虽然同样是被资本市场拒之门外,但融创的命运可能不会像顺驰那样悲惨。中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秘书长陈云峰认为,当年上市不成的顺驰最后并非栽在融资问题上,而是折在了内部管理尤其是销售回款的环节上,与上市融资比起来,管理能否精细化对融创和孙宏斌来说是会不会重走顺驰老路的关键所在。“当然,暂缓上市在短期内对融创还是会有影响的”,陈云峰解释说,一些内地房企在国内上市会遇到诸多政策限制,只能“舍近求远”,“对融创来说,在港上市搁浅可能堵死了它一条主要的融资渠道。”
探因
优势或成短板
孙宏斌可能没有想到,自己的稳健来得有点“不合时宜”。融创的招股书显示,在公司11个项目中,除了全资拥有3个位于大本营天津的项目之外,其余的都是采取与其他公司合作的方式开发,而且在北京的两个项目中,融创分别仅占25%和35%的股权。“合作开发虽然能够拓宽项目的融资渠道,但也会摊薄利润。”陈云峰表示,“融创595.5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量也稍显不足。”
在香港券商看来,与这一波赴港上市潮中的其他内地房企相比,融创还缺少亮点,不足以吸引投资者的眼球。而对于孙宏斌一改往日领军顺驰的作风,刻意保持融创的低负债率,香港群益证券研究部董事曾永坚曾指出,在如今的市场环境里,低负债率并不是一个地产公司的主要指标,公司是否拥有在重点区域的稀缺性土地资源才是打动投资者的关键。
被疑圈钱还债
对于此次融创“小型”IPO的意图,业界有颇多猜测。虽然融创明确表示,上市募集资金中的90%将用于未来项目的融资,10%用于补充营运资金,但有业内人士指出,20多亿港元的募资额只够在内地一线城市拿到一块中等规模的土地,更有业内人士在分析公司财务状况后质疑融创此次IPO是为了圈钱还债。根据招股书,截至2009年9月30日,融创的总借贷约为25.31亿元,其中9.11亿元必须在一年内偿还,约16.2亿元必须在一年后偿还,公司今年银行贷款方面的支出为7100万元。招股书还表示,如果银行加息,公司的财务状况和业绩将受到不小的影响。对此,一位房地产分析师表示,融创的财务状况多少 影响了投资者的判断。
受大环境拖累
“这一波比2007年那一波还要密,都让人审美疲劳了”,地产投资专家、北京浙江商会副会长陈俊感叹:内地房企扎堆靠岸加剧了同质化竞争,摊薄了关注度,让香港资本有了挑拣的余地。
自9月底恒盛和华南城拉开本次内地房企赴港上市潮的序幕以来,在不到3个月时间里,算上融创已经有10家内地房企在港排队IPO。其中,恒盛和华南城双双首日破发,卓越和融创更是遭遇搁浅,即便是业内公认的优质企业恒大和龙湖也不得不临时缩股或降价发售。陈俊认为,香港投资者渐趋理性是导致内地房企遇冷的主要因素,“国际资本对国内房地产行业的泡沫问题有所担忧,再加上政府决心遏制房价过快上涨,都让香港资本采取了观望姿态。”(祝剑禾) (来源:京华时报)
上网从搜狗开始
民生视点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