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万象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网络黑社会雇“水军”操纵民意 5万可左右判决

来源:黑龙江晨报
2009年12月21日09:29

  雇用“水军”操纵民意 5万元就可左右法院判决

  网络“黑社会”内幕调查

  大多数网民不知不觉中成为“帮凶”

  “奇虎黑幕”

  暴露

  “灰色产业链” 2009年7月份,奇虎360公司正式推出了一款免费杀毒软件,承诺永久免费杀毒服务,这个举措让360立刻成为了杀毒软件行业里最抢眼的角色。但是,一个有关奇虎黑幕的质疑也接踵而至。7月29日,一篇名为“奇虎离职老员工的告白”的帖子频繁出现在各大论坛,作者通过自己的离职经历,曝出“奇虎暗中搜集用户的隐私数据”等种种问题。帖子一出,就迅速吸引了数十万的点击量和回帖,尽管公司回应这是竞争对手伪造的,但是一时间这件事显得真假难辨,而就在10月下旬,这篇帖子再次成为论坛热帖。

  让360公司感到蹊跷的是,为什么像员工爆黑幕这样的帖子能够在一夜之间就覆盖了几百个论坛,而且总是能引发不可思议的回帖量。

  奇虎360公司公关总监屠建路说:“从去年7月17日,我们推出公测免费杀毒以来,这一年多的时间,我们在互联网上遭受到恶意的、负面的攻击帖子数量应该是在数十万以上。”

  更让他们头疼的是,在奇虎360的官方网站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指责和叫骂,而公司技术人员发现,其中很多帖子呈现出一些值得琢磨的特点:比如说,这些帖子基本上都出自新注册的用户,发帖之后就再也不会使用,而且内容类似的攻击性回帖,会同时出现在好几个论坛。

  奇虎360公司工作人员表示:“短时间内发很多帖,而发帖内容基本上一样,在后台我们可以查询到,它发帖的ID或者发帖的IP,可以说是同一个IP或者说他们只有一两个IP,比如说打开翻到第二页,就全是枪帖,有时候十几个帖子,一看都是同一秒发的。”

  事实上,这仅仅是众多网络攻击事件中的一个。从杀毒软件的口水战到“封杀王老吉”事件,从康师傅的“水源门事件”到目前打得不亦乐乎的“真开心”和“假开心”,以及在网络视频领域的搜狐与优酷的盗版之争,网民们都能看到层出不穷的网上大战,而网民发帖、回帖,指责甚至谩骂攻击,更是让互联网这个虚拟的世界冒出了真实的火药味,然而,在这一桩桩口水战背后,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他们愈演愈烈,越战越勇?

  奇虎360公司公关总监屠建路说:“像这种事普通网民是不可能做出来的,就发一篇帖子,然后在短短的几周内,就迅速扩展到、蔓延到几百上千、数千这样的论坛里面,我觉得应该完全可以算得上是一种网络黑社会,因为只有这样一种专业组织在背后推动,才有可能会出现这种结果。” ★★引言★★

  如果告诉你,在网上的消息、新闻,特别是论坛里的很多帖子、话题,可能有很多都是不真实的,你还会对那些不时爆出来的所谓猛料兴趣不减吗?笔者在对一个热点事件的采访中,就发现了一个潜伏于水下的灰色产业链。

  追踪

  网络“黑社会”

  网络黑社会,听着够新鲜的。那么“网络黑社会”到底是怎么回事?

  笔者整理、选取的20个样本中,均为关注度极高的社会性事件,比如呼和浩特越狱;北大校长推荐制;也包括搜狐、优酷盗版之争,康师傅水源门等商业性热点事件。根据这些相关的主帖每天出现的数量制作了相应的波形图。笔者为此找到了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副院长吕本富,作为业界知名的网络经济专家,他告诉笔者,在这些波形图中,一部分是符合正常传播规律的。

  吕本富说:“这些热点网络事件也很正常,类似的新闻曝光以后大家就关注,然后逐渐逐渐就下来。只有平面媒体,或者电视媒体,对它有一个传播加强的作用,才会有第二个峰,然后下来就基本上属于正常曲线。”

  吕院长告诉笔者,按照正常的传播规律,一个热点话题在网上的传播高峰值正常为3天,如果持续维持是违背自然传播规律的,在3到5天后,如果突然再次出现传播的高峰,又没有特殊的原因导致旧话重提,这样的高峰就极可能是人为推动上去的。经过他对这些波形图的分析,一度被热炒的王老吉添加门,360离职员工爆黑幕,以及康师傅水源门等事件,都明显出现了人为操作的痕迹。

  吕院长告诉笔者,在普通人以为被偶然爆料,甚至一些被监督曝光而出现的热点话题,其实大部分是被一股潜藏的势力在操纵。近几年来,传统广告公关业务正在迅速走向网络,网络营销的业务应运而生,但是,其中一些以“公关公司”或“营销公司”名义注册的公司,不仅能为企业提供品牌炒作、口碑维护等服务,甚至也能按客户指令进行密集发帖,诋毁、诽谤竞争对手。而且,在最近3年来,这股势力群体越来越庞大。

  吕本富认为:“虽不能说所有的热帖都是被设计的,但至少有50%左右热帖是经过人为设计的。”

  5万元能搞定

  法院判决 笔者在网上随机查询到一些所谓口碑营销网络公关公司后,以客户身份跟他们进行了接触。笔者通过QQ告诉对方,目前自己所在的公司正在参与一个项目的竞标,一家在业界知名的大客户是自己最有力的竞争对手,希望这家公关公司在竞标关键期间,炒作对手的负面新闻,让对方处于被动。这位接待员的答复显得心领神会。而最终笔者见到了这家公司的营销总监,他表示操作起来没有任何难度。

  某网络营销公司营销总监自称:“我们手下有20个团队,每一个团队都是一个群,每个群里面至少有50人,每一个人在全国的各大论坛都有很多ID号,这是我们能控制的,我们能让很多企业,在一夜之间所有负面消息在网络上满天飞。”

  根据这些网络营销公司的说法,他们通过各种手法,几乎控制了国内所有的主流论坛,对于舆论的操纵,真是做到了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某网络营销公司营销总监说:“有新闻性的一些负面东西,我们可以帮你们无限扩大,我们可以在一个晚上让你们竞争对手的负面消息在网络上铺天盖地。”

  笔者:“一晚上吗?”

  该网络营销公司营销总监:“一个晚上就可以,相当于借助他人的一个漏洞,引导着网民顺着咱们的方向去走。”

  那么,在这些版主把主帖发出去后,又怎么获得成百上千的网民的注意,进而营造出一个话题事件?笔者在走访了多家营销公司后了解到,几乎所有网络公关公司都必须雇用大批的人员来为客户发帖回帖造势,这个工作常常需要成百上千个人共同完成。那些临时在网上征集来的发帖人在行内被叫做“水军”。

  笔者:“你们有水军吗?”

  某网络营销公司营销总监表示:“肯定有,我是做这一行的。如果给我两周的准备时间,我基本上可以给你集10万人,因为水军是共享的,这个行业达到今天这个效果,在论坛上、网页上你看到的东西,毫不夸张地说应该有30-40%是我们这样的公司推出去的。”

  在QQ群、论坛等网络社区里,输入水军或者网络打手等字样进行搜索时,就会有大量的号称中国第一网络推手等的QQ群以及各种各样的招聘信息,笔者随机加入了其中的几个群。

  在“能者居上”群里,笔者遇到一个网名叫东琪的群主,当他得知笔者已经注册了各大论坛的许多ID号时,一次性给了笔者10万条的任务,要求非常简单,就是在各大论坛回帖,并在10日内完成。随后他还告诉笔者,3天后先付1000元定金,剩下的9000元随后一次结清。这样短短的10天,一个水军回复10万条帖子,就能快速赚到1万元。

  笔者在跟一个叫麦子的群主,也就是一个水军小组长聊天的过程中,在他的群共享里看到了一张工资结算表,一个水军发一条帖子,根据难易程度,可以拿到1毛钱到5毛钱不等。他在这张表上登记了他所管辖的水军相关任务的完成情况,也包括水军针对每个任务,在不同论坛的发帖情况。

  一个ID号叫镜花水月的水军,通过完成针对赤壁镇打人这个话题的回帖,在12月2日、3日两天发帖约1571条就赚到了314元。只要有时间上网,再加一点点耐心就可以轻轻松松每天赚取几十到几百不等的外快。难怪有人跃跃欲试,而一些营销公司不过几个员工,就号称自己手下有10万水军,这样看来就不奇怪了。

  另一个网络营销总监称:“我们可以在一夜之间铺满最少1500个论坛,在六大门户和三大社区,我们可以做出一种非常多、非常集中的话题局面。”

  一位曾在一家网络打手公司工作过的前员工告诉笔者,水军发帖通常5毛一条,因此行内又叫他们“5毛党”,这里面有学生、兼职员工或者社会闲杂人员,鱼龙混杂,但在公司内部,却有明确的分工合作。

  笔者:“你曾经工作过的那个网络打手公司,是什么样的一个组织架构?”

  该“打手”表示:“接到一个案例以后,专门有策划的人员,然后有项目经理,这一个项目有一个流程,项目经理都要监管。有人专门写帖子再交给媒介,高级‘打手’就是媒介,然后媒介看完这个帖子,他再根据这个帖子来选择论坛,选择要发布哪些论坛,然后媒介再把选择的论坛还有帖子交给下边的水军。”

  一个打压对手的帖子,甚至是一个夸张的变形的故事,就是这样被形形色色的网络打手包装成了众人注目的焦点。而为了这样的效果,一些客户正在不断地加入进来。

  笔者:“你刚才说你曾经在一家从事网络打手这种业务的公司工作过,而且它在圈内还非常出名,那它都接过什么样的客户?”

  某网络营销公司的前打手:“那很多了,其中很多大品牌。”

  一个网络公关公司营销总监还得意地告诉笔者,经过一系列造势,他们甚至为客户成功影响了法院的判决。

  该网络公关公司营销总监说:“期待当代包青天评判,话题的矛盾性都是非常强的,相当于在网络上造出了舆论,逼到一个风口浪尖上,国家不得不判,我做到的是让2.2亿网民全知道这事,5万元就可搞定,有300家论坛是最核心最积累人气的,大概会影响50%的网民。”

  亿万网民,就这样跟着这些网络打手的指挥棒来贡献点击率,并在不知不觉中被引导和操纵,甚至无意中也成为打手的工具。

  “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等于是大家都知道,只有一部分网民不知道,他们是蒙在鼓里的。圈里人都在传,比如说谁又做谁了。”

  而上面那个员工曾经就职的网络打手公司,就曾因给一家客户提供所谓的全方位公关而累计获取了近千万元收入。从最新的统计数据看,2009年互联网广告市场预计有200亿元规模,我们无法确切了解其中有多少收入用在了打压对手和不正当的竞争上。

  “发一篇新闻帖子是300元,发一篇名人博客2000元,发一个论坛帖是3000元。”

  笔者:“这个事有必要用博客吗?”

  “非常有必要,博客会让我们的抓取率变得更高,能挤到搜索引擎的第一页第二页。”

  据业界的普遍预期,在未来的5-10年之内,网络营销将会成为最有营销力的手段之一。

  如果没有相关的法律来规范游戏规则,我们无法想象一个本来值得期待的网络营销产业会走向何方,又会带给我们一个怎样的网络世界。

  快评

  ★网络需“打黑”

  互联网是一个倡导平等、自由的世界,因此很多人更愿意从网上获取信息,认为这才更接近真实。快速激增的中国网民充分地通过互联网表达出他们的意见,推动着社会文明的进步。

  但是,恰恰是在这个几乎是最开放、参与门槛最低的公共舆论空间里,有些人为了利益,不惜炮制谣言,捏造事实诋毁对手,让互联网被泛滥的谣言、谎言所充斥,更将不知情的网民控制在为自己左右的舆论之中,而一个叫做网络打手的行业却正是通过这些病态的做法在将这一切变成产业链,“民意”成了被分食的鱼肉。

  面对如此众多被类似像网络口碑公司也就是所谓的“水军”、“网络打手”们控制的言论,我们想说的是网络同样需要“打黑”。只有如此,网络才能成为一个真实表达民意的平台。

责任编辑:肖尧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