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卫童年:大众传媒对儿童的消极影响刍议
来源:
人民网
2009年12月23日15:28
一、尼尔·波茨曼的呐喊
上世纪20年代的电影普及和50年代的电视普及给关注儿童命运的人带来极大的忧虑,他们认为,电影电视利用其形象手段,将成人社会一览无余地暴露给儿童,会导致儿童过早成人化,从而失去其宝贵的童年。1982年,美国纽约大学教授尼尔·波茨曼(NeilPostman)出版了一本电视批评著作《童年的消逝》,力图证明这种忧虑正在北美地区变为现实,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波茨曼认为,童年理念能否存在主要取决于当时社会的大众媒介形式。他提出了两个相应的命题:印刷媒介有效地将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相隔离,由此发明了童年;以电视为中心的媒介环境模糊了成人与儿童世界的界限,由此导致童年在北美地区的消逝。
16世纪以前,六七岁以上的儿童被认为与成人没有什么不同。但印刷术的发明和普及改变了这一切。第一,印刷术创造了成年人的新定义,成人指有能力阅读的人,相应的,儿童指欠缺阅读能力的人,儿童必须接受教育,以达到成熟的成人,这就产生了关于儿童的概念。第二,阅读行为是极具个性的。印刷术可以重新赋予人类的自我意识,让每一个独特的个体得以自我思索和讨论。“自我意识的增长,是童年概念得以开花结果的种子。”第三,印刷术起了隔离成人与儿童的作用,使儿童无法了解社会的秘密。对儿童来说,最大的秘密是性,其次是金钱、暴力、疾病、死亡、社会关系等等。印刷术大大限制了儿童了解社会秘密的可能性,将中古世纪儿童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世界的经验封闭了。当儿童渐渐长大,成人将按其发展阶段逐步透露这些秘密。
波茨曼认为,1850年到1950年间是童年的黄金时代。因为到20世纪50年代,至少美国已成功地让儿童接受教育,离开工厂,儿童有了自己的服装、家具、文学、游戏以及自己的社交世界。数以百计的法律规定儿童和成人在本质上有别,社会赋予儿童被优待的地位,并提供特殊保护。童年概念已被视为一种天生的权利,一种超越社会和经济阶层的理想。但是,首先是收音机广播,然后是电影以及电视,开始动摇了童年观念和理想。
首先,电视导致个性消失。当一个人居住在电子环境时,他变成了与他人相同的“大众社会人”。我们进入一个与他人同时存在又转瞬即逝的世界,这是我们个人经验无法了解的世界。正因如此,它消灭个性。而消灭个性,童年也就不复存在了。其次,电视所提供的图像诉诸感性,它不能提供儿童成熟所需要的理性。与文字符号相比,图画、图像是认知上的退化。它要求我们去感觉,而非去思考。电视提供了一种相当原始、又难以拒绝的选择,它取代了印刷文学里的线性逻辑,也让精英话语权边缘化现象在某些场合发生。另外,电视也模糊了成人与儿童的界限。每个人都有机会观看电视。正是电视所具有的这种“没有分别的可接近性”,彻底腐蚀了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分界线。电视不要求它的观众通过学习来掌握这种观看的技能,也不要求读者具备复杂的心智技能,这导致其结果就像心理学家说的那样:儿童难以成长为成熟的成人,而成人则开始儿童化。①
尽管波茨曼的呐喊有点矫枉过正的味道,他过分夸大了大众传媒的力量,但正是他的呐喊为我们开辟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才使得人们开始关注电视时代的儿童。波茨曼《消逝的童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大众传媒正以迅猛之势侵占我们的生活。儿童和我们一样生活在这个信息公开的世界中。成人和儿童之间享有平等的获取信息的权利,只要打开电视,展现的是同样的一个世界。对于成人来说,我们能够凭借人生的阅历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但是,儿童们在用天真的眼睛审视这个不单纯的社会。电视时代的一切都是那么直观,成人的世界在他们面前一览无遗,我们的孩子,是不是迷了路呢?就像当儿童连颜色都分不清楚的时候,突然给他一个万花筒,难免会失措。
二、媒体的低俗化与道德缺失
(一)低俗化的表现
首先我们来看看现今民生新闻。近几年来,各地电视台纷纷开设民生新闻栏目,这些节目标榜贴近百姓,反映民生。其栏目名称五花八门,但不少是将花边新闻、暴力犯罪、灾害事故、日常琐事和个人隐私等作为报道重点。
这些栏目名曰强调新闻的故事性、通俗性和新闻的接近性,但其实质是追求轰动效应。一些节目形式缺乏严肃性,不尊重新闻事实。为追求与众不同对新闻进行刻意“包装”,或改变画面节奏,或加入背景音乐,甚至还有“情景再现”,有的节目故意炒作、夸大新闻事实,吸引大家注意。还有一些新闻节目缺少人文关怀。比如在一些灾难报道中,血淋淋的灾难现场、遇难者的画面未经任何技术处理就赤裸裸地给予特写。在医院伤者及家属正痛苦万分地等待抢救,记者却拿着话筒步步追问,毫无同情心和道德心可言。另外,报道片面、缺乏公正性也是民生新闻报道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可以说,新闻是媒体最严肃、最理性、最真实的节目形式,如果新闻栏目已经滥觞到这种程度,那么其他的节目又是以何种面目登场?
我们再看看少儿电视节目中的问题。一方面,少儿节目缺乏童真和童趣,说教味浓。1958年至1960年,施拉姆对北美地区5991个学生、1958个家长和数百个教室进行了实验研究。认为儿童处于某种自身存在的需要才看电视,其需要可分为三种:第一是娱乐需要;第二是信息需要;第三是社会实用需要。因此,对于儿童来说,收看电视节目最主要的是获得娱乐,而并非信息的获取。这就要求儿童节目首先要充满童趣和童真。也就是说,儿童电视节目要从儿童的思维角度出发,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但是,我国的儿童节目却很难做到这一点,以致节目充斥着浓重的说教味,缺乏童趣和童真。这和儿童节目在价值取向上偏执于教化功能不无关系。另一方面,一些少儿节目具有明显的成人化倾向。儿童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有着与成人不同的身心发展需求,有自己的需求和选择。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要想使儿童节目取得最大的效果,要求儿童电视工作者要以儿童为本体,注意研究儿童的心理需求,要以儿童的视角去认识世界,用儿童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用儿童的语言去表达,这样才能和孩子有心灵的共通。但是,很多儿童节目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成人化的倾向。制作者如果没有充分认识到这种客观存在的差异,而是用成人的视角左右整个制作过程,以成人的视角和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世界,那么这种带有成人化倾向的节目,很难和孩子产生共鸣。
(二)媒体议程设置
“议程设置”作为一种理论假说,最早见于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D·L肖的一篇题目是《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的论文。他们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B·C科恩在考察报刊的国际报道的影响时也曾经指出:“在许多场合,报刊在告诉人们应该"怎样想"时并不成功。但是在告诉读者"想什么"方面,却是惊人的成功。”②
“议程设置”理论假说涉及新闻选择的“把关人”(gate-keeper)理论。大众传媒的新闻或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并不是有闻必录、毫无目的的取舍和加工活动,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受到媒体的经营目标、受众需求以及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新闻媒介通过选择并突出报道某些内容、设置议题,使这些内容引起公众认识层面的注意和重视。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事件的“把关”,从每日每时所发生的客观事实中挑选出一部分加以广泛传播,从而影响到受众对社会事务轻重缓急的考虑。客观世界所发生的新闻事件通过新闻媒介的“议程设置”在大众传媒中出现的频率,也是受众赖以判断该事件重要性的主要依据。大众媒介虽然不可能随心所欲地为公众“设置议程”,但是新闻界的报道本身就是具有选择性的,这就决定了不管媒介主观上怎样想,但客观上都起到了“议程设置”的作用,并以此引导公众“想什么”。不难发现,公众在某一特定时期总是被媒介反复报道的事件所吸引。如媒体报道的某些战争、典型人物、明星八卦等内容,都曾在一定时期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
同时,我们发现媒介议程设置中的议题不同对公众的影响作用是不同的。传播学家发现,公众的直接经验越少,他们为获取该方面的信息就越是被迫依赖新闻媒介。“有些议题,如失业,公众能够直接亲身体验,这样的议题就是强制性的。而有些议题,如污染,公众不能直接体验,就可成为非强制性接触问题。对非强制性接触议题的报道可能会产生议程设置效果,而对强制性接触议题的报道则可能没有效果。”③这个结论引人深思:儿童处在人生起步阶段,缺少的就是直接经验。正如洛克的“白板说”,“儿童天生就是一块洁白的画板,知识经验都依赖后天的习得,我们给他画上什么颜色,他就会成长为什么颜色。”
如今,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网络媒体一经产生就深深扎根进人们的生活中,不能想象,如果没有了电视、没有网络会是什么样子。电视、网络媒体以其直观性、实效性、娱乐性、广泛性等特质成为现代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选择。在人们越来越依赖它们的时候,我们也恰恰进入到了它们的掌控。
根据《青少年导刊》2001年第3期刊登的调查报告显示,青少年一周内对各类媒体的接触情况为:看电视7.161小时,听收音机4.116小时,读课外书3.613小时,读报纸2.505小时,读杂志2.458小时,共计是19.853小时④。同时有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495名儿童中,报告从不看电视的儿童仅有19人,占总数的3.84%;而每天都看电视的儿童为173人,占34.94%。同时,儿童平均每周有4.24天看了电视。”⑤
现在儿童已经成为“电视的一代”或者“网络的一代”,因为电视、网络等传播的公开性,成人和儿童之间不再有秘密,儿童迷失在如此强势的成人信息网络系统中。
三、被侵蚀的童年
我们要捍卫童年,并不仅仅出于成人“童年怀旧”的考虑,而是要强调儿童也不应该作为成人的“准备阶段”,童年应该是一个独立的人生阶段。我们不能因为“童年”迟早奔向“成年”这一必然结果而忽视儿童的经历。
在电子媒体时代以前的父母眼中,当时的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跟现在的小孩没法比,但他们的童年在精神上绝不欠缺,长大后回忆里的童年充满幸福感。他们小时候的作业没那么多,也没那么多电视节目可看,体味长大节奏也不那么快,时间的密度没那么强。而在这千姿百态的信息化世界,大众媒介就像无形的网,能撒向任何领域,“童年”也没有漏网。现在,看看那些刚上学的孩子们,背着沉重的大书包,即使在周末,还要参加所谓的兴趣特长班或奔波于各类补习班,好像只有如此才不至于被电子媒体时代“淘汰”。孩子们一样要学习唐诗宋词、古典名著,一个个都成了小大人。“玩”本该是童年时代最鲜明的特征,但如今,他们只有迅速地结束这个“玩”的童年时代,才能成为大众传媒所标榜的儿童明星或是儿童天才。
另外,电子媒介时代的儿童已经有了成年人的驱动力。成年人总是为了某些外在的目的而行动,他们出于功利主义考虑。当儿童行动时,他本该不是为了获得某些进一步的目的而如此做的。他活动的目的就是活动本身,当他重复一项练习使自己的活动达到一个目的时,都应不是被一些东西左右的。而现今的儿童越来越倾向于功利主义,大众传媒教会他们要名牌,他们的文具、服装最好都是品牌货。当大众消费观念牵着儿童的鼻子走时,当消费主义倾向波及儿童时,儿童也就走出了童年。儿童心理学家艾尔凯德认为:儿童现在被父母、学校以及媒体“催赶着”度过童年。
四、结合中小学实际情况的建议
(一)加强儿童媒介教育
在大众传媒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各种信息良莠不齐,少年儿童接触不良信息的情况已经难以避免。大卫·艾肯德所说过,我们没有办法控制孩子所看到和所听到的一切,所以我们应在尽可能控制不良信息对青少年影响的同时,应积极引进传媒教育,培养和增强青少年面对媒介各种信息的鉴别能力。这是德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教者应该指导学生利用广播、电视、网络、书籍等进行学习的技巧,进一步培养儿童“怎样想”的能力,同时把道德教育和媒体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既能利用传媒来了解最新社会动态、增长知识,又能自主筛选有效信息,增强自我保护能力,远离不良信息的侵扰。
(二)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改革和创新
如何利用大众传媒带来的新环境,丰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拓展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所面对的一个新课题。大众传媒对社会环境的反映具有及时性、综合性、形象性等特征。因此,大众传媒能够十分迅速地反映社会环境的变化。这些新的信息进行理论概括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任务,实现相关的新信息与教育内容的结合,才能丰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
一方面,大众传媒的形象性又可以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认知效果。同时,作为传播信息的途径,大众传媒也为拓展思想道德教育途径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网络教育和多媒体教学为远程教学和课堂教学情景的创设提供了条件,校园与外围的广播站、电视台、局域网和报刊建设也是拓展思想道德教育途径的有效措施。
注释
①卜卫:《捍卫童年》[J],《读书》, 2000,(03)
② Cohen,Bernard.The Press and Foreign Policy[M].PrincetonUniversity Press,1963
③ 沃纳·塞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方法与应用》第256、257、266、263页,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④ 王彬:《大众文化对青少年一代的影响》,
http//www.ccyl.org.cn
⑤ 曹华:《小学儿童收视兴趣与收视行为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上网从搜狗开始
民生视点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