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直面事实 迎接挑战——聚焦气候变暖之下的中国农业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09年12月25日21:03
  新华网北京12月25日电(记者姚润丰、刘羊旸、张辛欣)当为期两周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落幕时,人们意识到,解决应对气候变化这种牵扯面广、涉及关系极端复杂的重大国际问题的艰巨性。但人散曲未终,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全球气候变暖正在并将持续,将继续对我国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产生深远影响,而农业是应对灾害最脆弱的产业,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最大。记者近日就气候变暖对我国农业领域产生的影响和采取的应对措施采访了有关专家和部门负责人。

  气候变暖考验中国农业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这句农谚曾是我国北方农民千百年来生产活动的座右铭。不过,令71岁的河北隆尧县东良乡周村麦农邢老德纳闷的是,如今再按照这个农谚在秋分时节种麦子却不行了。

  “"秋分种麦正当时"的谚语已经成了老皇历啦,这几年来,秋分时节种的麦子到了冬前就开始旺长。”这位有着50多年农耕经验的农民对记者说,“苗无二旺,冬前旺长的麦苗抗旱耐冻能力较弱,容易在越冬期间遭受冻害,而且不利于养分积累,来年开春后麦苗就会变弱,稍微旱一点还可能枯死。所以这两年我就改章程,寒露种麦子了,这庄稼活还得随着天气走。现在变成了"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了。”

  像邢老德一样,气候变暖已经让中国农民开始担忧起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了。农业生产与天气、气候条件密切相关,而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靠天吃饭的格局短时期内仍无法改变,全球气候变暖已造成极端天气事件和农业气象灾害频发重发、水资源短缺、农业病虫害加重,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

  气候变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显而易见。据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介绍,近年来我国农作物受灾面积和绝收面积呈上升趋势。2005年农作物受灾面积为3882万公顷,其中绝收460万公顷。2006年农作物绝收541万公顷,上升17.6%。2007年农作物绝收575万公顷,上升6.3%。此外,气候变化使我国病虫发生时间提前、范围扩大、程度加剧、危害加重。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目前小麦条锈病发生的海拔高度升高了100米至300米,危害范围明显扩大,发生时间也由3月份提前到2月份。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表示,据统计,我国每年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约5000万公顷,因灾导致的单品种粮食产量波动可达20%左右,严重时可达30%以上,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旱灾,其次是洪涝和风雹灾害。随着全球气温升高,降水变率加大,降水的时间、空间分布差异增大,旱涝等极端气候事件出现的频率增加。

  水资源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重点领域。水利部副部长刘宁介绍,近30年来,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量减少明显,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水资源分布特点更加突出,黄、淮、海、辽水资源量减少6%,海河减少12%;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干旱年均受灾面积4亿亩,因旱每年减少粮食约245亿公斤;据不完全估计,从1950年至1980年的30年间,我国的天然湖泊(大于1平方公里)从2800个减少到2350个,湖泊总面积减少了11%。未来气候给中国农业的警示

  气候变暖已经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深刻影响。农业是气候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的部门之一,受气候变暖影响,我国农业生产布局、种植结构出现变动,大幅度增加农业成本和投资等一系列连锁反应将不可避免的逐渐出现。

  气候变暖是造成全球极端气象事件明显增多的主要原因,在未来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冷害事件将呈减少趋势,但极端高温事件、旱灾、水灾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都会增加。中国农科院有关专家表示,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到2030年,我国种植业生产能力因气候变暖可能会下降5%至10%,其中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以下降为主,2050年后受到的冲击会更大。

  气候变暖还将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农药、化肥的施用量将增加。据有关专家研究,气温每升高1摄氏度,氮向外释放量将增加约4%,释放期将缩短3.6天,要保持原有肥效,每次的施肥量需增加4%左右。施肥量的增加不仅使农民投入加大,化肥挥发、分解、淋溶流失的增加对土壤和环境也十分有害。此外,气候变化还将使我国主要作物品种的布局发生变化,如冬小麦种植范围的北界将北移。

  俗话说,收多收少在于肥,有收无收在于水。水利部部长陈雷介绍,未来50年至100年,全国多年平均径流量北方地区将会进一步减少,水资源分布会更加不均。20世纪90年代以后,干旱区从黄淮海地区继续向西北、西南、东北方向扩展,黄河中上游的陕甘宁地区、汉江流域、淮河上游、四川盆地以及辽河流域的平均年降水量也偏少5%至10%甚至更多,干旱缺水影响呈扩大、加重趋势,将给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带来很大困难。
责任编辑:陈天晗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