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12月27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8时11分报道,随着重庆市副市长凌月明敲响铜锣,重庆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在重庆联交所首次开拍。启动第一天,共有五家企业通过竞拍,竞得化学需氧量排放权87吨和二氧化硫排放权1189吨。重庆领跑西部首批排污权交易,在“后哥本哈根”时代,环保与产业升级如何并轨?中国之声连线经济观察员马光远先生:
重庆市副市长凌月明敲响启动交易的锣鼓(图片来源:人民网重庆视窗)
主持人:排污权交易是当前备受关注的环境经济政策,这次重庆启动排污权交易也是西部地区的首批,这对西部产业结构的调整意味着什么?
马光远: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后,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虽然在国际义务上没有规定我们必须有强制的减排义务,但是从整个经济的发展,从全球的责任承担来讲的话,我们有责任承担义务来减少碳排放的总量。
由于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西部产业形态的技术力量、设备状况等等决定了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方面,西部明显高于东部。这几年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同时带动东部污染向西部转移。
西部在排放权交易方面的探索,可以避免像东部一样走成本比较高的道路,所以对于西部来讲,通过排污权交易的探索,可以缩小与东部之间在排污方面的差距。虽然重庆是第一起,未来的路还很长,在制度建设等很多方面都需要完善,但是象征意义是非常巨大的。
主持人:这种排污指标拿出来交易,用这种方式能够达到保护环境和产业升级的目的吗?我们在制度的设计上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
马光远:排污权交易改变了过去对环境污染治理的管理机制,如果说过去政府排污收费制度是一种强制性制度的话,那么排污权交易就是一种激励制度,鼓励企业本身通过降低成本、降低排放总量的方式来达到企业自动去治理环境污染的目的。
这种机制提出以后就得到国际社会的青睐,但是在中国,很多东西在引进来以后由于制度本身的不完善,由于在基础建设方面很多地方并不足以确保这种制度很好的实施,所以很多会被毙掉。
比如排污权交易,我国已经探索了十年之久。但是实际上,很多地方在试点,效果并不如想象中的好。如果仅仅把这作为交易的一个口号,一个概念或者一个很新的东西,但是没有思考怎样把这种制度真正实施,扎扎实实落到实处。
我认为排污权交易本身作为一个探索,可以去做,但更重要的是不要炒作概念,应该更应该扎扎实实做一些工作,比如怎么样去完善法律?怎么样提高对环境污染总量的科学监测水平?怎样防止在排污权交易过程中的不正当交易行为?我们需要走的路很多,很多地方所建立的排污权交易可以鼓励,所以更重要的是不要炒作概念,而是扎扎实实地落实工作。
我们将第一时间派出记者调查事件、报道事实、揭开真相。)
style="PADDING-BOTTOM: 25px; PADDING-LEFT: 0px;PADDING-RIGHT:25px; PADDING-TOP: 0px" class=col1A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