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 法制日报

“就是倒,也要倒在油封台上”空军专家李江宁用生命诠释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图)

来源:法制日报
2009年12月29日07:37

  多年来,空军航材油封领域流传着一句话:“地球离开谁都照样转,但油封离开了李江宁就转得不那么顺畅了。”

  入伍32年,李江宁完成了20多种机型3000多台发动机、1800多万件(套)航材的油封,研制革新油封设备56台(套),节省军费近4亿元。

  如今,这位空军某航材仓库油封检修所工程师已卧病在床,但他和大家讲得最多的,仍然是那偏远的山沟、简陋的车间和一个个油封台……

  为党的事业不计得失

  油封,是通过一系列技术,对库存航空器材的内腔、外表实施特殊的防腐处理,确保装机器材质量可靠。

  它技术难度大、操作程序复杂,各种管路连接、不同压力转速、参数稍有不吻,就会损坏昂贵航材,甚至危及飞行员的生命;它工作环境恶劣,一年四季要在弥漫着各种高浓度油料挥发物的车间工作,不仅刺激皮肤、影响呼吸,稍有不慎就会引起汽油爆炸,每天像坐在“火药桶”上……

  尽管如此,李江宁从当油封员的第一天起,就把自己与油封绑在了一起,熟练掌握了各种国产发动机的油封技能。

  1991年,李江宁已在部队工作了13个年头,成长为了全军航材油封领域的行家里手。但这一年他的服役期满,不得不转业返乡。

  李江宁回到家乡后,很快被湖南省资兴市城建局领导看中,决定由他以工代干负责一个科室的工作。

  就在这时,妻子何泗竹突然收到了一封让李江宁速归队的急电。何泗竹找到一位和李江宁同时转业的战友咨询。李江宁的战友一看电报就说:“嫂子啊!部队有大事,你不该瞒着江宁!”

  其实李江宁虽然离开了部队,但他没有一天不怀念部队。电报虽然都只有3个字,但作为一个老兵,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对部队的深厚感情,一下子喷涌出来。

  在亲友们的一片反对声中,李江宁匆匆上了火车。回到部队后才知道,有100台航空发动机需要紧急油封,却没人会干,想要他回来超期服役2年。他清楚,如果这样,自己和妻子找好的工作就得“黄”,人生道路或许就会重写。

  但他没有任何犹豫,马上投入工作。没有什么事比党的事业更重要,为了这个信念,他放弃了太多太多:为完成援外发动机油封任务,他放弃了惟一一次报考军校的机会;由于部队油封专业人才缺少,他婉言谢绝国内3家航空公司的高薪聘请,放弃了担任业务处处长的机会;为油封人才的成长进步,李江宁主动要求“挪窝”,放弃了油检所所长的位置……

  为国家荣誉甘受苦累

  1993年7月,某国十几台飞机发动机和零部件储存到期,因无油封人员,向我国伸出了求援之手。仓库向上级机关推荐了李江宁。

  在异国他乡,李江宁和同去的2名干部一起,克服诸多困难,加班加点,仅用3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7个月的任务量,还手把手地培养了8名当地技术人员。

  当地基地司令员听说李江宁只是一名士兵时,连声称赞:“中国士兵了不起!”

  回国后,李江宁被国防部评为“出国援外先进工作者”,荣立二等功,并作为技术骨干被破格提干,授予少校军衔。

  2007年4月,已经是仓库油封检验所所长的李江宁再次奉命带领中国航材专家组执行援外任务。

  李江宁带领3名战友,每天在经常缺水断电、蚊虫肆虐、疟疾频发、毒蛇出没的环境中,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

  原计划3个月的时间很快到了,可是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他们又受命继续干了7个月。

  因完成任务出色,我驻该国大使激动地称赞道:“航材专家组的工作成绩很难用多少金钱来衡量,重要的是增进了两国、两军的友谊。”

  为部队需要奋力攻关

  上世纪90年代,新武器装备相继列装部队。新机航材怎么油封?李江宁无论到部队调研,还是参加有关会议,都想方设法学习琢磨新装备。

  1999年,上级下达了油封一批新机发动机附件的任务。有专家断言:“我国还不具备油封新机的条件!”

  如果返厂油封,不仅要收取高昂的维修费,而且时间不等人,更严重的是要在技术上永远受制于人。

  李江宁相信自己能行。一点点摸索,一点点研究,终于摸清了相关油封参数和方法,将困扰全军油封界的难题一举攻克。此后,李江宁再接再厉,又连续攻克了数十个新机装备航材油封的难题。

  除了完成油封任务,李江宁还在油封设备研发上立下了汗马功劳。

  2002年3月,石家庄某军工厂接到了研制新型飞机附件油封台、野战油封车的任务。有人提议,要完成任务,必须请李江宁当技术顾问。

  厂领导找到李江宁,表示如果同意帮忙,厂里将每月给他发工资。“当技术顾问可以,发工资我不能要。”李江宁的回答让厂领导既感动又过意不去。

  研制结束后,厂领导决定给李江宁补助1万元电话费,李江宁还是拒绝了。

  为油封发展俯身作梯

  油封工作很辛苦、很危险,愿意干油封并且能坚持下来的人少之又少。所以,只要有人愿意学油封,愿意了解油封方面的知识,不管是本单位还是外单位,不管是空军还是其他兵种,李江宁都会倾囊相授。

  李江宁是徐州空军学院的特聘教授,每次上课时,他都要根据学员的特点,认真准备讲稿,还手把手带着每个学员最少进行一次实际操作。

  听过李江宁课的学员都说,听李教授讲课不累。近年来,李江宁带过的学生有126批,1134人,遍布海陆空三军,一大批学生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技术骨干。

  上世纪90年代,他就整理、编写了《涡桨发动机油封操作规程》《涡喷系列发动机封存操作规程》《航空器材外部油封操作规程》等操作规程,并先后积极参加了徐州空军学院《航材封存学》《航材封存》《航材封存实习指导书》等多部教材的编写。

  2007年,空军装备部为加强航材油封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启动了《航材封存包装工艺规程》的编写工程,李江宁领受任务后舍命苦干。仅用一年时间,就独立完成了200多万字的初稿,内容之详尽令编写组其他成员叹服。

  李江宁却由于过度劳累病倒了。今年春节前夕,空装机关组织《航材封存包装工艺规程》统稿和鉴定会时,病魔已经悄悄吞噬他的身体。

  那一阵子,李江宁每天早上吃完饭就进入会场,中午和晚上也几乎不休息,直到实在撑不住才去看了医生。医生见他发高烧让他休息,他考虑到审稿工作非常关键,便每天早上6点悄悄赶到医院输液,8点钟再准时赶到会场。虽然嗓子沙哑地几乎发不出声来,但他仍努力大声地和大家讨论。

  一个月后,他到天津帮助有关研究所指导海航的油封设备研制时,一直咳嗽了一天一夜,送医院被检查出肺癌。

  如今,这本《航材封存包装工艺规程》已经下发部队。规程编研组组长傅涛说,整个编研过程只用了1年多的时间,可以说是神速,但如果没有李江宁,恐怕再投入2倍到3倍的人力,用四五年的时间也未必能够完成。

  空军装备部政委刘绍亮代表机关到医院看望他时,嘱咐他注意休息。然而,李江宁却说:“我的病情我知道,遗憾的是还有很多事情没做完,我不能躺在这里,得抓紧治疗重返油封台,就是倒,也要倒在油封台上。”

  ?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