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找出国人群逐“国际奖”的痛点
来源:
人民网
2009年12月31日11:00
《环球时报》前天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人热衷“国际奖”遭争议》的述评。述评说,中国人获得外国奖项成为越来越多行业的时髦。大到全球行业性奖项,小到智商评级,越来越多的外国元素闯进中国的评选坐标……一些企业和个人从“得奖”变成了“跑奖”、“要奖”。一些中国公司或“名人”经常把“某某国际奖获得者”的名号放在最显眼的地方。
富有讽刺意味的是,在中国人的茶几上,摆满了“国际奖”的奖杯“杯具”(悲剧)———许多奖都是严重注水的“国际玩笑奖”!《环球时报》记者援引斯德哥尔摩大学教授安德斯·鲍威尔的话说:“什么时候中国人的国际奖情结没有了,中国才能成为真正的大国。”
于是记者感叹道:经过30多年的飞速发展,“中国制造”遍布全球,世界前十大公司里多家是中国公司,中国武广高铁创下“世界第一”的时速,“外国月亮比中国圆”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外国奖”比“中国奖”吃香的情况却没有改变。
这篇述评看出了中国内地各等人群追逐“国际奖”的症状,可是在寻找病因时,无论记者还是被采访的专家,似乎都没有找到真正的痛点。
中国富了,中国提速了……这些都没有错,可是由此断言“"外国月亮比中国圆"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那可是乐观过了头。许多经济学家在分析中国经济发展时都发现,我们的经济是粗糙型的劳力经济而非技术经济,它的可持续性值得怀疑。在高科技领域,我们大部分还是靠引进、组装和模仿先进技术,我们连DVD芯片这样的基本技术都还要仰赖外国,还要被人家征收专利费。可以这么说,我们的“月亮”虽然比过去圆了很多,但还常常有阴晴圆缺的变幻,还没有圆到让外国圆月“一去不复返”的地步。
而这些还仅仅表明我们的某些纵比见好的硬实力。如果与发达国家比拼软实力,我们就更是“软而无力”了。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把软实力定义为“在国际事务中运用媚惑替代胁迫实现所渴望结果的能力”。奈指出,硬实力作为一种含蓄的威胁是必需的,而且应该在必要的时候运用,就像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所展示的那样。然而美国在世界的领导地位必须依靠软实力维护,也就是说,要靠美国生活方式、文化、娱乐方式、规范和价值观对全球的吸引力来维护。加拿大学者马修·弗雷泽在《软实力》一书中列举了许多国家的人反感甚至仇恨美国,但这不妨碍他们公开或偷偷地欣赏美国电影、观看NBA比赛、消费麦当劳快餐……
发达国家能够硬得起来的软实力,靠的是自由竞争和公平评判的支撑。文化创作不能仅靠金钱的堆积和人力的集聚来达成,而要靠自由思想和个性创作,任何长官意志的粗暴干预和统摄,都将使文化偏离公众趣味。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诺贝尔奖和奥斯卡奖等等,尽管在评奖时也时有失当,但很少涉嫌暗箱操作和指令干扰。这样的评奖赢得了权威性和公信力,进而造成“国际奖都权威”的“月晕效应”。
崇拜国际奖的潜意识恰恰来源于我们诸多评奖的非公正和不权威。在林林总总大大小小的评奖中,我们既要服膺于某种理念,又要听从于某个指令,还要照顾到某种关系,最后评奖结果出来之日,也是评奖权威出局之时。这种评奖不仅伤害文化生产的热情,还会诱拐文化创作的方向。几十年来,我们硬实力的发展把软实力远远抛诸身后,自有其深刻的价值和体制的潜在原因。因此,鲍威尔的话应该倒过来说:什么时候中国成为真正的大国,中国人的国际奖情结才能解开。否则,中国人就很难走出“国际奖是大爷,买回来可以骗骗孙子”的迷思,而且“国际奖”评奖机构也会不断收到这样的信息:这里钱多,人傻,速来! (来源:《羊城晚报》)
上网从搜狗开始
民生视点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